明朝的一位大臣穿了一件破衣服上了朝,朱元璋直夸是个清官。刘伯温说:这个人
迪丽瓦拉
2025-05-30 01:36:45
0

原标题:明朝的一位大臣穿了一件破衣服上了朝,朱元璋直夸是个清官。刘伯温说:这个人

古往今来的贤君莫过洪武。何也?圣君德政也,有善也,无善也。—顺治皇帝

当过僧讨过食,当过兵当过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乞丐天子——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由微末崛起,一步一步登上皇帝宝座,他所经受的困难和险阻是常人无法承受的。

除自身吃苦耐劳之外,朱元璋用人上更是独占鳌头,曾其麾下不只是蓝玉,徐达,常遇春等将才和刘伯温等、李善长等名臣是天下名臣武将元末皆亲近朱元璋。

俗话说得好:“常在江边行,常在鞋未湿”中,就连识人颇具才华的朱元璋都有识人不清的时候。手下有一大臣,终年衣衫褴褛,朱元璋屡任清官。

刘伯温上奏朱元璋说:

“这个人留不住。”

朱元璋一开始并不相信,结果证明刘伯温推测正确,那此人到底是何许人也?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故事还得从朱元璋起讲起,那是元朝后期,元顺帝作为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软弱无能。他不谙政治,又不晓军事,不能成为开疆拓土之帝和那个守成之君。

加之连年天灾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元顺帝并没有赈灾抚慰人心而是强行征收赋税,朱元璋父母便在连年天灾、人祸之中饿死,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出仕为僧混吃混喝。

旱蝗和大饥疫。太祖年十七,父母兄弟先后殁,贫不克葬。

元顺帝所做的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无数平居民人民自发地集结在一起,决心把元朝灭了,而其中声名最显赫,战力最强悍的就是红巾军。

当时,朱元璋已走出庙堂参加红巾军,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战中任红巾军领袖。元顺帝知道以朝廷兵力无法与这些起义军对抗,就派大臣四处招安以平息这些叛乱。

定远人氏郭子兴及其党项孙德崖在濠州举兵。

恰巧故事主人公张昶奉元顺帝之命招安朱元璋。初识朱元璋时,张昶便为朱元璋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饼子,讲的是怎样荣华富贵,美女如云。

种种封赏让朱元璋唬得目瞪口呆,张昶看朱元璋凝滞的表情,也认为朱元璋是受了他的活动,哪成要朱元璋憋着半天才答出一句:

“不去”

此后,朱元璋又要张昶留守红巾军,张昶虽未答应,也拗不过朱元璋。

无奈下,他选择留在红巾军中,随着红巾军实力的不断增强,朱元璋渐渐占据南方十四省,元朝北方朝廷岌岌可危。

趁大趋势恰好,朱元璋就在南京当了皇帝,国号为大明,刚建国的新国自然要立律法,此时朱元璋就想出来一个男人,他叫张昶。

其实在朱元璋见到张昶的第一眼便对其很是欣赏,觉得有真才实学。

张昶具有干才,才智过人,谙熟前朝典故,凡国建置之制,多出自他的手笔。

待着张昶之后,朱元璋更直呼清官典范之名,反观张昶却见其麻布素衣、步步为营地登上朝堂,看得朱元璋两眼放光。

自建立明朝以来,连朱元璋这样的人都享受锦衣玉食,但是原本在元朝担任户部尚书一职的张昶穿得破破烂烂,令朱元璋非常开心。

他再三称赞张昶装扮代表廉洁,朱元璋也勉励所有大臣都要学习张昶,脱下华丽衣裳,供着布衣。此时,唯有刘伯温见怪不怪,暗中找朱元璋说道:

“张昶这个人的心思非常的密,留不住。”

此时朱元璋对刘伯温自然不听之任之,他觉得刘伯温羡慕张昶被他赏识,也使劲吐槽刘伯温一番,但没过多久朱元璋便吃到了他“没有眼力看”这颗苦果。

朱元璋在劝刘伯温抛开成见的同时,重用张昶使其纂修大明律法在当时是很大的权力。

张昶大明律法建造成功与否,决定着明朝日后政治走向与寿数高低,对臣子来说是大幸。

然而张昶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兴奋,这也是他对元朝始终心心念念的缘故。其时,张昶已多年未见妻儿,两人曾居住元大都。

元顺帝认为张昶已死,却仍封其父为相,这一切都使张昶相信只要回元朝就一定会升官发财。

我的归元好问,犹未失财。

于是张昶就开始找方法了,他首先是说服。张昶曾对朱元璋劝说道:“你们既然当了皇上,就要开始享受,战争这类事情,就要交给麾下的大将来处理。”

众所周知,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不易,张昶这句话不啻是要朱元璋当那个昏庸皇帝,耗费朱元璋在群臣心目中的威风。

朱元璋又不傻,自然知道这样做派乃昏君之举,拒张昶建议而留心。

是语赵高亦(形容张昶)。

眼看着第一个办法没能实现,张昶便开始了第二个办法,那就是趁着修律法的关系大肆增加言行、重刑法,这一点主要是消耗朱元璋的民心,乃是诛心的计策。

有人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张昶等于把朱元璋推入火坑,但朱元璋怎能为这小伎俩所迷惑,在假意承认张昶的同时,却拒绝接受其律法。

这使张昶心里非常惊慌,朱元璋派杨宪再次对张昶进行了侦查,这次侦查直接将他抓了起来。

破兼并之家更陈利民之术要让朱元璋失去民心。

某日杨宪以探望挚友为名到张昶府上,当时张昶因朱元璋不采纳其律而提心吊胆地生了病,眼看好朋友到了他的府上,张昶的心非但不快乐,还很担心。

他知道杨宪是个刚正不阿脾气的人,一旦在自己府上发现他对元朝心向往之的罪证,张昶便完蛋。然而人世间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越是不想有任何东西曝光,这东西越是放在明面。

不久杨宪又发现张昶府中有一封家书,里面张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问题

“话江南,心塞北。”

朱元璋得到家书一看什么都懂,那不是卧底,间谍?此时朱元璋方信刘伯温先前所言,於是立即派员去抓张昶这个贼。

张昶被押到朱元璋跟前,朱皇帝望着眼前这个苍老的自己一时软磨硬泡,准备让他回元朝,可张昶挺着背脊说:

“决意叛,不获赦免。”

听到张昶这样说朱元璋才知道张昶就是要成为那个留名青史、骨鲠忠臣,所以就顺着他的意思要把他赐死。历史上并无良莠之分,张昶这个人虽为间谍,却对元朝无比效忠。

历史上的胜败并不代表人们精神上的优劣,张昶拳拳爱国的情怀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向来心狠手辣的朱元璋给了他痛快地死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六月,又诛杀参知政事张昶。

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异议?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糜... #古籍里的历史# 公安陷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重要的江陵居然也不战而降! 来聊聊关羽败走麦城最关...
原创 古... 被尊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有一句话,历来都是中国历史上名将们的座右铭,这句话就是“上...
原创 原...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关于历史人文”,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明朝和清朝对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明朝和清...
原创 入... 布尔战争终结了大英帝国,当前美国在红海与也门胡赛武装的交战将会成为终结美国霸权的“新布尔战争”。 ...
十六军连战连捷夺衢州 孙殊琦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六军按预定战役目标直奔浙江衢州地区。5月4日拂晓,...
原创 美... 1644年,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枯坐皇宫之中却毫无办法,朝臣们争相投诚,甚...
原创 牟... 美国建国后用了74年时间使其工业生产达到世界第4,用了100年时间使其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1,用了20...
原创 邺... 邺这个地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最初是齐桓公时期修筑,到战国时期,成为魏国的领土,是为邺县,魏...
中关村村史馆焕新重张 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辉煌历程,领略科技创新背...
原创 南... 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自立为皇帝,是为南宋高宗。随后,宋高宗被金兵追杀,从...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东西望) 【1914年7月8日】104年前的今天,绝对效忠孙中山,不要民主的的中华革...
原创 历... 三国名将赵云,战场之上纵横数十载,不但武功高强,还是一位翩翩美男子,正所谓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