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独裁者还是国家英雄?对于苏联来说,斯大林究竟意味着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6-08 02:32:37
0

谈到前苏联首脑,就不得不提一个名字:斯大林。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数的英雄和枭雄,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他们的存在和丰功伟绩,无不推动着世界往前运转。

斯大林是列宁主义的坚定继任同盟,是苏维埃红色政权的核心领袖,是他提出了苏联走重工业化道路,也是他主导了大清洗运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充满了谜团和争议。今天,就来通过几个故事,窥探了解真正的斯大林是什么样的。

一、斯大林的名字

斯大林出生于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出生于农奴家庭。他的原名叫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这个名字,是后来他在革命道路中,自己给自己取的。

34岁时,他给“斯大林“,俄文意思是“钢铁”,这个钢铁一般的男人,在其后来的人生旅途中,真正践行了钢铁的意志,巩固了自己对苏联的政权,做到了铁血统治。

斯大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科巴。科巴这个名字出自格鲁吉亚的古老传奇故事,其中一个绿林好汉就叫科巴,意为“不屈不挠的人”。从这两个名字,不难看出,斯大林是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冷酷无情的内心。

二、斯大林的父亲

斯大林的父亲,嗜酒如命,将微薄的收入,都用来买酒狂欢之上。家庭的生活很局促。斯大林的父亲身体强壮,但是性格暴躁,斯大林的童年没有温馨和幸福,只有无尽的吵闹和贫困。

后来,他的父亲在一次醉酒之后,和人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最后被人用刀子捅死。这件事,给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雪上加霜。本来就贫困的生活,因为失去主要财务支撑,生活变得越发困难起来。

这给斯大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映象。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发迹之后,能如此坚忍不拔,冷酷无情的渊源吧。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就给这个人的一生轨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斯大林的母亲

历史典籍中,关于斯大林的母亲的介绍,十分稀少。只知道他的母亲是农奴出身,但是有着所有母亲的慈爱和关怀。作为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之前三个都因为先天不足而夭折了,斯大林并没有普通领袖那样的玉树临风。据记载,他仅有162公分,左手还有残疾。

斯大林的母亲,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有着朴素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去神父学校,未来当一名神父。在当时,神父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虽然收入微薄,但是有一定社会地位。

斯大林的父亲过世之后,他的母亲把他送进教会学校,希望教会的教育可以培养保佑自己的儿子。斯大林当时没有立志走母亲意愿的路,而是读了很多马克思的书籍。这也给他后来参加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后来,因为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斯大林被教会开除了。于是,为了谋生的斯大林在观象站找了一份工作。大受打击的母亲,认为是神抛弃了儿子。后来也曾试着劝说儿子回到教会学校,但是都没有成功。直到去世,斯大林的母亲也仍然惋惜的说到,真可惜!你没当上神父。

四、斯大林的幽默

铁血领袖也有幽默感的一面。历史上,曾经提及过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元帅。他的政敌就想从他身上找破绽,蓄意攻击他。于是发现,他人长的帅气,而且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出众。因为风流倜傥的本性,吸引了著名女演员,还有女军医的垂青。

因此,罗科索夫斯基的政敌,就想到从他的生活作风上入手,迫害打压他。例如,有一次,梅赫利斯就向斯大林打小报告,说罗科索夫斯基有“生活作风问题”。

但是,斯大林不置可否。也许是惜才,也许是不把罗科索夫斯基看成为政敌,斯大林并没有就这件事情小题大做。于是,幽默的回答道:“没办法啊,咱们只能眼馋的份了!我们都应该羡慕他

五、斯大林和苏联

斯大林在列宁死后,作为继任者,成立了苏联。为了清除异己,大搞“大清洗”运动,统一了思想,清除地下反动派,给军官集团大换血,但是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严重破坏了苏联的法制基础。也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种子。

经济建设方面,在斯大林上台之后,他推动了农业集团化,执行五年计划,让苏联完成了工业化革命,给苏联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巅。也奠定了后面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的本钱。同时,他还制定了《斯大林宪法》,确立了苏联体制,但也使经济体制僵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导致战争前期,战事节节败退。但是在后期,经过深刻反思,力挽狂澜,最终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与强大的实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斯大林时期,对于苏联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时代。斯大林领导者苏联人民,走向强大,获得了冷战的本钱,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没有斯大林,俄国可能不会有今天的强大。

丘吉尔,英国前首相,曾这么评价斯大林:斯大林接管苏俄国时,老百姓只有木梨,而当他撒手人寰时,苏联已经强大到研发出了核武器。能有一个人凭一己之力,把一个国家推向强大,怎能不称为伟人呢?

六、总结

斯大林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还是有他独树一帜的杰出贡献的。苏联从一个孱弱的废墟,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斯大林的领导功不可没。

斯大林的高压管制,使得苏联国内的政治和文化得到统一和压制。甚至在发展国内经济方面,他仍然推崇高度集权化。也就是说,以完全计划的,指令的经济措施,来代替传统的自由经济形态。用政府指导,政策驱动经济运作。

这种驱动的好处显而易见,计划经济可以被人为操纵,也易于管理,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经济有一个迅速的提升。能将陷于经济泥潭的苏联,推向繁荣,纵使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水浒的故事想必已经家喻户晓,北宋末年108位好汉聚义于梁山,各个身怀绝技。以宋江为首领,他们除暴安良...
原创 李... 在千字文里有一句,“起翦颇牧,用兵最精。”这句话里的起翦颇牧指的是中国战国时的四位将领,白起、王翦、...
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我们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首先,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中国历...
原创 南... 南朝4帝中谁的能力最强?这四位皇帝各有千秋,我们来一探究竟。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刘裕无疑是一颗最...
原创 诸... 诸葛亮出山前,曾自比管仲乐毅。但是徐庶对曹操说,刘备得诸葛亮,可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为什么诸葛亮...
原创 赐... 说到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谁的人气最旺,无疑拥有四世三公身分的袁绍袁本初名列榜首。一个个人杰、才俊纷纷前往...
原创 开... 1233年,崔立把金国宗室500人打包好,送到蒙古大营,交给速不台处理。金国没想到,自己也会有“靖康...
原创 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紫禁城,这座曾经神秘莫测的皇家禁地,一夜之间成为无...
原创 抗... 各位老铁,今天小编跟大家说说,赵尚志如何从一名马夫当上参谋长的故事。 巴彦抗日游击队解散以后,赵尚志...
原创 周... 姬发,字昌,周文王之子,周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世尊称为周武王。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历史上...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福建平潭开馆 ...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里展陈的考古专用工具及发掘场景(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 新华社福州...
原创 刘... 秦始皇陵里的水银世界 秦始皇,这位一统六国、建立千秋伟业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大... 其实,我个人认为就历史功业这一块,明洪武大帝朱元璋应该算是皇帝里的天花板,但同时他也是被严重低估的一...
原创 朱...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明朝洪武年间,皇宫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原创 宋... #图文夏日征集令#南宋时期,金兵压境,朝政昏暗,百姓疾苦。赵昚临危受命,接下这个满目疮痍的江山,开始...
原创 同... 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被誉为唐朝一代名相。他的诗作流传千古,边塞诗《望月怀远》中的“...
原创 张... 标题:张爱萍、王平不想给彭雪枫当搭档,他俩的理由很直接,彭老总发火 引言: 1935年的一天,红三军...
原创 白... 同时托孤于李严,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严代表了益州本地势力。而且,历史上大家选托孤大臣,一般也不会只选一个...
原创 彭... 在新四军牺牲的将领之中,彭雪枫的牺牲令人深感遗憾,在红军时期他是红三军团第4师的政委,是彭老总麾下的...
原创 历... 从秦以来,历经数十个不同的王朝政权,巅峰时期的人口和疆域各自有多少呢? 笔者汇总整理了来自互联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