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迪丽瓦拉
2025-06-16 11:32:55
0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我来回答。首先纠正一下题目中的两个错误,再来解释具体的原因。

错误一:“租借香港”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是“租借新界”。我们都知道,香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港岛、九龙和新界,其中港岛和九龙早已经在1842年和186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割让给英国了。1898年,英国和清政府签订条约,将新界租借给英国,期限99年,至此,香港全境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错误二:“拼死”没有,只是无奈。清政府的外交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朝代之一,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不断地割地赔款,而仅仅在三百年前,明朝时期的海军还可以轻松击败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强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面对列强的尖牙利齿,清政府能够回旋的余地其实非常小,“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所以用“拼死”来形容清政府,实在是高估他了。

下面我来分析为什么租借新界只签了99年,我将从历史背景、国际惯例、中英实力对比、最终结局四个方面来进行全位的分析。

先来看一下历史背景。1898年,列强对清政府的侵略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列强对清政府的策略就是打,打完就割地赔款。但是列强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之后,引来大清从精英到普通民众的强烈反弹,最有影响的例子是太平天国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清半壁江山,是普通民众最激烈的反抗。

太平天国根本不鸟这些列强。列强和清政府可以打,可以逼迫清政府,但是太平天国不吃这一套,所以后来列强由一开始的拉拢太平天国,转而配合、支持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开战,甚至直接派遣洋枪队参与战争。

从精英的层面来说,中国有识之士试图用变法、改革来增强国力。对于割地赔款的要求,精英阶层无不视为奇耻大辱。在这种情况下,列强改变了策略,不再用“割地赔款”这些说法,而是改为“租借”。中国人自古好面子,在外交上也是如此,用“租借”这个词,看起来如同主动权在我们,是我们租给列强的,还可以收回来,主人是我们。于是乎,德国“租借”胶州湾、法国“租借”广州湾,英国自然也不甘人后,抢着要来“租借”新界。

名字一改,列强和清政府的苟合就少了一些阻力,大清面子上也好看一些。然而本质上都是一回事,清政府当时国力贫弱,军队战斗力非常低下,名义上“租借”,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的地盘,从霍元甲、陈真等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列强在这些租界地就是一家独大。

再来看一下国际惯例。最先“租借”中国地盘的是德国,也是1898年,在欧洲实力快速增长的德国,将铁蹄踏上了中国山东。为了有一块“合法”的地盘,便于继续在中国扩充势力范围,德国逼着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德国租借胶州湾的时间是99年。

当然在签订条约之前,清政府同德国是有过一番交涉的。德国提出的条件是租借100年,因为在国际上租借100年的地盘基本上就成为租借一方的了。而清政府还算是有点眼光,一再向德国政府求情,希望能把租期减少一年。

当时的德国政府一方面为了能够尽快签署合约,赶在其他列强插手胶州湾之前尽快拿下,另一方面也认为清政府弱小,99年和100年都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大不了99年之后再续约,于是便同意了清政府的请求,将租约的时间定位99年。

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发现这种租约的形式很实用,不用发动战争便可以从中国占得地盘,于是便纷纷效仿,所以才有了英国租借新界99年的条款。

第三来看一下中英实力对比。这个实力对比非常明显,清政府完全不敌英国,要知道当时的英国可是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正处在“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时期。而清政府经过了太平天国以及同列强的几场战争,实力已经大为受损。

在这个时候,别说99年,999年清政府也得签,所以英国是不会在乎这个时间的。清政府如果一直是这种孱弱的状态,99年后包括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还是英国的。英国考虑的不是清政府,而是德国、法国这些列强,因为他们已经开了头,按照99年来签署的,如果英国破了例,势必会引起法国、德国的反对。

所以说,英国不想自找麻烦。面对任人宰割的清政府,当时的英国完全有信心能够控制香港。

最后来说一下结局。这里说的结局,一个是当时清政府和英国谈判的结果,双方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清政府的代表人物是被现在有些人吹捧的李鸿章大人。签约的结果是英国租借了新界,加上原来割让的港岛和九龙,英国已经完全控制了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

另外一个结局,便是中国收回香港了。中间插播一段历史知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收回香港呢?要知道,当时大军挥师南下,一路解放了广东省和海南省。虽然说英国依旧船坚炮利,但是在渡江战役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同英国的“紫英石”号护卫舰交过手,解放香港问题不大。

其实当时的领导人是为了新中国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出发而做的决定。当时潘汉年和廖成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上级建议暂不解放香港,因为当时欧美列强已经封锁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沿海港口,而香港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大陆进行交往的一个国际港口。通过香港,中国可以获取重要的军事物资和外汇,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当时的领导人出于整体考虑,暂时让准备解放香港的军队停止行动,保留了这个国际大通道。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承认香港是英国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宣布过与列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都不成立。所以到了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与英国谈判。邓公何等人也,一开始就对英国表明了态度:我们是谈香港如何收回的问题,而不是讨论归属权的问题。

当时的英国刚刚在马岛之战中击败阿根廷,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也是位态度强硬的英雄人物。然而在邓公面前,撒切尔也无法占得便宜,最终出门之时差点摔了一跤,大概是心疼这块宝地的丢失吧。

可是,香港就是中国的。当时签订租借条约的时候,英国大概没有想到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够成为独立自强的东方巨龙吧!1997年7月1日,离开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水浒的故事想必已经家喻户晓,北宋末年108位好汉聚义于梁山,各个身怀绝技。以宋江为首领,他们除暴安良...
原创 李... 在千字文里有一句,“起翦颇牧,用兵最精。”这句话里的起翦颇牧指的是中国战国时的四位将领,白起、王翦、...
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我们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首先,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中国历...
原创 南... 南朝4帝中谁的能力最强?这四位皇帝各有千秋,我们来一探究竟。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刘裕无疑是一颗最...
原创 诸... 诸葛亮出山前,曾自比管仲乐毅。但是徐庶对曹操说,刘备得诸葛亮,可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为什么诸葛亮...
原创 赐... 说到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谁的人气最旺,无疑拥有四世三公身分的袁绍袁本初名列榜首。一个个人杰、才俊纷纷前往...
原创 开... 1233年,崔立把金国宗室500人打包好,送到蒙古大营,交给速不台处理。金国没想到,自己也会有“靖康...
原创 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紫禁城,这座曾经神秘莫测的皇家禁地,一夜之间成为无...
原创 抗... 各位老铁,今天小编跟大家说说,赵尚志如何从一名马夫当上参谋长的故事。 巴彦抗日游击队解散以后,赵尚志...
原创 周... 姬发,字昌,周文王之子,周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世尊称为周武王。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历史上...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福建平潭开馆 ...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里展陈的考古专用工具及发掘场景(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 新华社福州...
原创 刘... 秦始皇陵里的水银世界 秦始皇,这位一统六国、建立千秋伟业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大... 其实,我个人认为就历史功业这一块,明洪武大帝朱元璋应该算是皇帝里的天花板,但同时他也是被严重低估的一...
原创 朱...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明朝洪武年间,皇宫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原创 宋... #图文夏日征集令#南宋时期,金兵压境,朝政昏暗,百姓疾苦。赵昚临危受命,接下这个满目疮痍的江山,开始...
原创 同... 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被誉为唐朝一代名相。他的诗作流传千古,边塞诗《望月怀远》中的“...
原创 张... 标题:张爱萍、王平不想给彭雪枫当搭档,他俩的理由很直接,彭老总发火 引言: 1935年的一天,红三军...
原创 白... 同时托孤于李严,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严代表了益州本地势力。而且,历史上大家选托孤大臣,一般也不会只选一个...
原创 彭... 在新四军牺牲的将领之中,彭雪枫的牺牲令人深感遗憾,在红军时期他是红三军团第4师的政委,是彭老总麾下的...
原创 历... 从秦以来,历经数十个不同的王朝政权,巅峰时期的人口和疆域各自有多少呢? 笔者汇总整理了来自互联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