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黄俄计划分四步进行,为啥没成功?沙俄:长城以北,志在必得
迪丽瓦拉
2025-07-05 11:03:42
0

回顾黄俄计划分四步进行,为啥没成功?沙俄:长城以北,志在必得

沙俄一直怀有将长城以北地区纳入其版图的雄心,构想着一个被称为“黄俄罗斯”的新领土。这一宏伟的计划并非一蹴而就。

这一计划的推动动机包括沙俄对领土扩张的渴望,以及与早年蒙古人对罗斯诸国的统治有关的历史背景。

在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领导下,蒙古大军曾征服过罗斯诸国,而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则在此后两个世纪中为蒙古人效劳。或许出于类似的动机,沙俄希望通过借助蒙古人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目标。

真正的黄俄计划在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之际正式启动。沙俄的财政大臣维特提出了一个相对温和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是什么呢?

令人意外的是,在5年后,即1905年之后,沙俄却悄然从东北地区撤离。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896年,尼古拉一世在加冕典礼期间成功邀请李鸿章来到沙俄,并与财政大臣维特一同展开了一场巧妙的思想工作。他们怂恿李鸿章签署《中俄密约》,以借用东北地区修建铁路。

沙俄的提议表面上看似正当,声称修建这条铁路将有助于俄军迅速支援清军对抗日军。这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陷阱。

首先,铁路修建需要大量土地,而修建后的铁路沿线土地很快就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使他们在中国拥有了大片领土。

其次,铁路建设巨大的资金投入,促使沙俄的华俄道胜银行在东北开设了多家分行,逐步掌控了该地区的经济命脉。

此外,沿线的森林和矿藏也被沙俄随意开采,使中国失去了大量难以再生的财富。

为了满足对铁路建设和运营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沙俄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多所俄语学校和教堂。这不仅为俄国人提供了在东北安家落户的机会,同时也通过俄罗斯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这一连串的举措使得东北地区迅速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明察秋毫的人们都能够看出,《中俄密约》的签署实际上间接地将东北地区出卖给了沙俄。俄语学校和教堂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满足铁路建设的劳动力需求,更是通过文化的输出,将沙俄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巩固得更加深厚。这种文化传播手段使沙俄在东北地区逐渐树立了强大的影响力,为后续的地缘政治格局埋下了伏笔。

沙俄的这一步走得异常顺利,他们不仅获得了在东北修建铁路的资格,还在当地开设银行、学校、教堂,甚至发行了卢布,仿佛这片土地已成为他们的独有领地。这一切构成了沙俄在东北地区建立势力的巧妙布局。

沙俄对外东北的控制起源于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割地行动。在1860年,沙俄通过一次割地协议,从清朝手中取得了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领土。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许多中国的原住民,他们在外东北进行屯田和居住已经有着长久的历史,对于搬迁并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了展现慷慨大度,沙俄当时向清朝保证,对于那些居住在外东北的中国人,不仅不会强迫他们搬迁,而且郑重承诺俄军不会对他们的居住地进行任何干扰。因此,一部分中国人选择留在外东北,仍然受清朝的管理,并定期向当地官员交纳税款。

随着大量俄国人迁徙至外东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凸显。许多愿意勤劳耐劳的中国人纷纷涌向外东北,为俄国人提供劳务,以换取收入。这种积极的劳动力交流促使外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和社会交流奠定了基础。

到了1900年,外东北地区已经聚集了至少5万名中国人。在沙俄推行黄俄计划时,这些中国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沙俄当时立下决心吞并东北,但这些中国人可能成为阻碍他们计划的力量,同时也可能泄露军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沙俄做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决定:要彻底清除外东北地区的所有中国人。

在这场残酷的行动中,具体来说是在1900年7月16日,沙俄下令将海兰泡的所有中国居民驱逐至黑龙江。尽管表面上被称为“送”,实际上却是将这些人推入江中,活活溺死。对于那些因不敢下水而未下水的人,俄军采取了直接灭顶的手段。在短短的5天内,沙俄就成功地铲除了海兰泡地区六七千名中国居民。类似的悲剧也在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身上发生。

这场规模庞大的屠杀之后,外东北地区失去了中国人的痕迹。沙俄事后解释称,由于两国交战,这些居民无法被容许留下。

完成对外东北的中国人的清除后,沙俄将全部精力投入侵略东北的计划中。

当时,由于义和团的事件,八国联军对中国进行了入侵。在这次入侵中,沙俄不仅是京城的主要力量,而且在东北更是充当了绝对的侵略主力。

从1900年7月到10月,沙俄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率领17万大军分七路占领了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2000万东北居民沦为亡国奴。在这期间,东北的居民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其悲惨程度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这是沙俄黄俄计划中的关键一步,占领了东北后,他们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南下的出海口旅大。有了这个出海口,沙俄在东方的统治地位将变得牢不可破。

沙俄占领东北,虽然是师出有名,但他们肯定需要找个理由,毕竟不能明着说是为了军事行动。因此,他们计划逼迫清朝的盛京将军增祺充当傀儡,负责东北事务,而实际上由沙俄派人掌控。与此同时,他们迫使清廷签署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实际上就是迫使清朝割让东北。

当时,反对这一行动的声音很多,因为其他列强不可能坐视沙俄独占如此庞大的一块领土。这使得列强威胁清朝,如果敢与沙俄签订割让东北的协议,那么其他列强也会采取类似行动。

除了外部压力,东北居民组成的抗俄义军也不断袭击俄军,尤其是破坏铁路建设,给俄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到了1902年,沙俄似乎难以承受外部压力,答应分批撤军。刚撤出第一批人马后,他们停滞不前,反而调集更多的军队前来巩固东北。

显然,沙俄不再愿意提供世界任何理由,他们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军力,不服就来打一仗,否则就别指手画脚。侵略的事实已经十分明显。

在沙俄的黄俄计划中,除了夺取东北,他们还计划占领整个蒙古,包括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将整个长城以北纳入俄国人的统治范围。

这一计划几乎与对东北的入侵同时展开。沙俄在内外蒙受贿赂,成功地获得了当地王公贵族的支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自行采取行动,然后加入沙俄的势力范围,至少在形式上归属于沙俄。

由于夺取东北的第三步计划出了问题,导致第四步夺取长城以北的计划也受到了影响,进展放缓,甚至在几年后进行了计划的修改。

1904年,日本不满沙俄在东方的侵略行为,发动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以沙俄惨败而结束,迫使他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东北。

这一战败对沙俄的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夺取东北的步骤受阻,长城以北的计划也因日本战争而遭受挫折。沙俄在东北的野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迫使他们重新评估并调整原有的计划。这一战败成为黄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导致沙俄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计划受到了挑战。

沙俄的撤离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国领土野心的削减。在他们看来,尽管在日本战争中失利,但仍存在夺取中国领土的机会。

尽管俄军从东北撤出,但中东铁路的主干线仍然掌握在沙俄手中。他们仍可以利用这条铁路继续对东北北部产生影响,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即使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沙俄对东北北部的活动并未停止。他们继续在该地区建立学校、教堂、银行,发行卢布等。尽管暂时无法通过武力占领,但他们对东北北部的影响仍然显著。

此外,沙俄调整了黄俄计划的第四步,打算与日本共同分享中国的领土。从1907年到1916年,他们四次与日本签署了秘密协议,共同瓜分了内蒙,同时承认了日本对半岛的统治权,以此来换取沙俄对外蒙的控制权。

如果不是1917年沙俄发生了直接的崩溃,按照这一计划继续进行,将长城以北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显示了沙俄在中国领土问题上的坚定野心,尽管历经战败和调整,但他们对东北北部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