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那样一句话,民国时期的爱情十有九悲,那是一个复杂而不得善终的年代,或许就是身处那样的艰难的境地,爱情才显得弥足珍贵。
毕竟当一个人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有什么谈情说爱的心思呢?但情之一事是完全没有道理可言的,陷进去就万般不由自己掌控了。有些感情兜兜转转还是会再相逢,而有些人最终只能相忘于江湖。
从古至今被情网所束缚的痴情女子挺多的,但能从中做到大义为重的人却是极少数的。在民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就是堪称文武双全胡兰畦。
1901年6月22日,胡兰畦出生在成都北门内酱园公馆街,众所周知那是一条富人街,住在那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
而细数胡兰畦的出身,那是真正的世家大族,她的祖上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将领胡大海,从小家里就极有富裕,在这样优渥的生活条件下,胡兰畦从小就有条件并接受到很好的教育。
从她记事开始,她就在母亲的教导之下熟读了《出师表》《满江红》等爱国文章。由此可见她的母亲也是一位非常开明优秀的女性,这种教育方式下,既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兴致与学习知识的能力,又奠定了早期胡兰畦爱国情怀的基础。
由于从小接受的爱国教育促使胡兰畦有着极高的爱国情怀。她在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期间,非常努力学习新思想接受新文化教育,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胡兰畦第一时间就参与其中了,她各种主张剪辫子宣传新思想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共鸣与支持。
加上胡兰畦早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上又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一时间她就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女校毕业后胡兰畦回到家里,父亲认为女孩子应该要安稳地生活,于是在父母的开解劝说下,她抗拒失败只好听从父亲的意见和自己的表哥杨固之结婚。
杨固之是个喜欢追名逐利的商人,相处之下,胡兰畦发现两个人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于是过了一段时间,胡兰畦就离家出走到川巴县女学当教员去了。从此夫妻二人感情破裂两地分居,这段婚姻以失败而告终。
恢复单身状态的胡兰畦整个人都是自由的,她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光彩。连四川的军阀杨森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一次的聚会上,杨森对胡兰畦一见钟情,后面在交谈中更是被她的才学所吸引。
欲罢不能之下他诚意十足地向胡兰畦求娶,并许诺以重金相赠,本以为依照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可以轻松抱得美人归,没曾想胡兰畦不为所动,直接拒绝了这门亲事。
这件事后来成为了著名作家矛盾的写作灵感。他的小说《虹》里面的女主人公梅行素。原型就是胡兰畦,在他的塑造下,梅行素和胡兰畦一样,是一个不依附权贵,不甘平凡,具有拼搏精神的战士。
1922年,那是胡兰畦第一次见到陈毅。当时陈毅正在重庆的《新蜀报》担任主笔。由于他写的文章见解独到,言辞犀利。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爱国人士的追捧与欣赏,胡兰畦就是其中一个,为此她特意去报社同陈毅结识,二人相谈甚欢,关系融洽。
1925年3月,胡兰畦和陈梦云成立了婚姻家庭。隔年夫妻俩一起去广州发展,机缘巧合下,在这里她结交了她革命道路上最重要的人何香凝,在她的帮助下,胡兰畦成为了中央妇女部的一名工作者。好景不长,在她想去武汉读书的时候遭到了陈梦云的强烈反对,于是理想不同的两人就此分开。
可能是上天眷顾,1938年初,胡兰畦随着战地服务团来到南昌,而这个时候陈毅和项英也在南昌组建新四军,这种情况下的重逢令二人百感交集,长久的分别并没有减轻两个人的感情,反而使之更加情浓,一番商议下两个人决定不想再错过彼此,想要结为革命伴侣,并得到了陈毅父母的应允。
但这件事却遭到了项英的极力反对,他认为胡兰畦虽然是地下党员,但她明面上的身份却是国民党的少将。两人一旦结合,地下党的身份必然暴露,不利于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权衡利弊之后,陈毅和胡兰畦都是革命理想高于自身的人,于是两人都表示愿意舍弃了自己的小情小爱,以大局为重,继续为各自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两人最终还是有缘无份,辗转一生,胡兰畦最后还是一个人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