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源:
1.《三国志》卷36《关张马黄赵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2.《三国志》: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3.《三国志》: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如梦使馆
编辑丨如梦使馆
前言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意识到了贤臣良将的重要性,
因此自从曹操创业以来,一直都在努力的招贤纳士。
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都会受欢迎,曹操也是如此,
在三国乱世里,军事实力最强的当属于曹操阵营了,旗下虎将众多,这些猛将跟随曹操,帮曹操打赢了大多的战斗,可谓是曹魏阵营的基石。
那么曹操麾下都有哪些猛将呢?这些猛将都为曹操做了什么?
曹操最爱的猛将是关羽
要说曹操非常的会做人,人家的名声,
其实在三国初期一开始是相当好的
,并不是别人口中的反贼,像是当时东汉末年,为什么乱起来,不就是贪官当道,皇帝贵族只知道享乐吗。
而曹操当了官以后,那叫一个公正廉明
,不愿与这些贪官贵族们同流合污,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后来董卓进洛阳篡汉乱政,别的什么汉氏重臣啊,还有什么王公贵族啊,一个个都害怕董卓的强大势力,一声也不敢吭。
但是曹操却不同,人家就是不看董卓的脸色来,要跟董卓斗到底,虽然没有发生演义里刺杀董卓这么夸张的事情,但不愿意与董卓合作,
后来被董卓嫉恨,曹操慌忙逃离洛阳是实打实发生的。
后来曹操更是发誓要除掉董卓,把自己老家的家底都给卖了个干净
,就是要招兵买马,与董卓抗争到底。
曹操先前当官公正廉明的名声,再加上他与董贼势不两立的英雄壮举,
很快就为曹操招揽了一大堆猛将,
而曹操也趁此做大做强,逐渐发展成了自己的势力。
在曹操的众多猛将中,要说曹操最为勇猛的几个猛将,
能排得上名号的,自然是关羽了
,关羽和曹操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彼此之间的关情很复杂,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先拿出身来说,两个人的出身都很相似,
一个是曹操得罪了董卓,亡命于天涯
,一个是犯了事,亡命于天涯。
这样共同的游侠经历背景,本就能说到一块去,再加上关羽这个人,
是生性多疑的曹操,最爱的那种人,原因无它,关羽够仗义。
哪一个当主公的,不佩服这种忠诚仗义
,又武力超群的猛将呢,所以当初关羽暂时投靠曹操以后,曹操那叫一个心喜啊,是又送关羽好马,又对关羽嘘寒问暖,操心关羽的吃喝问题。
这在古代,可以说是难得的君臣佳话了,
后来关羽要离开曹营,
背叛曹操,曹操也没有多说什么,除了满满的舍不得以外,曹操并没有怎么为难关羽。
可以说,曹操对关羽,那待遇是相当的不错了,
虽然关羽在曹营没有待太长时间
,但是对于曹操来说,这就是他心中最好的猛将。
张辽许褚
说完了曹操的伤心事,
自然要说说那些始终没有背叛曹操
,衷心庚庚为曹操出力的猛将了,要说这些猛将里,那必须是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虎痴许褚,另一个就是猛人张辽了。
张辽是三国时期有勇有谋的名将,也是三国中唯一打过魏蜀吴三方的人,
但是张辽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曹操的麾下。
张辽出生在一个寒门人家,因为出生在边塞
,从小骑马射箭样样精通,长大之后,张辽便一腔热血的投身军营。
一开始张辽被并州刺史丁原所用,可是没过多久,丁原就被调入京城,
而张辽也阴差阳错的到了董卓手下,
董卓被杀后,张辽又开始跟着吕布。
因为自己背后没有任何的关系
,作为一个外人,张辽在吕布的军营中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张辽也并不在意这些名利,他只想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到了张辽28岁时,
因为他的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被吕布提升为鲁相。直到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辽才率领自己的部下,投靠了曹操,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
张辽前半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他从来没有主动离开任何一个将领,
可是这些将领却一个个的离开了他,直到中年才遇到明主曹操。
虽然曹操非常赏识有才之人,
但是却生性多疑,而张辽作为外姓者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得到重用。
为了得到曹操的重用,
他必须要让曹操相信自己
,很快张辽就等到了机会,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打响,张辽与关羽搭档承担了冲锋陷阵的任务。
不幸运的是,敌将颜良最终被关羽斩于马下
,张辽没能捞到头功,但这也没什么,毕竟也是打了胜仗的,曹操信任关羽,也爱屋及乌,对张辽产生了信赖之情。
后来,张辽便在曹营混的顺风顺水,
跟着曹操打了大大小小许多场仗
,而张辽一生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为曹操镇守合肥,这个地方主要是东吴的孙权想要,曾多次向这里发起攻击。
但是每一次,张辽都能化险为夷,打的孙权大败而归,正是有张辽守在这里,
曹操的这一片领土才始终没有落到东吴孙权的身上。
可以说,
张良虽然不是曹操麾下武力最出众的
,但他是曹操麾下最值得托付的,能保一方平安,这样的虎将,怎会不值得托付呢?
除了张辽以外,另一个就是虎痴许褚了,对于许褚的评价,
曹操那是相当的高的,人曹操总是说这许褚,就是他的樊哙。
这樊哙是谁,这可是当年,刘邦的好兄弟
,鸿门宴上,豁出姓名,救刘邦于水火的一大猛将啊,曹操称许褚是自己的猛将,这证明了曹操是发自内心的,把许褚当自己的好兄弟,并且非常信任他。
而这许褚,之所以叫虎痴
,形容起来也是颇为形象,顾名思义,这个人的力气,可以像老虎一样大,不过有舍有得,力气虽然大了,脑子却不太聪明,反应有点慢。
但这对曹操来说,都不算什么,
越不聪明的人越单纯
,越肯为他卖命,所以曹操非常满意许褚的优越点,把许褚当自己的心腹爱将培养。
曹彰曹仁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
在科举制度没有诞生以前,古代选用人才的方式
,大多都是从自己家里挑选,很少会给平民,还有外姓人机会,因为古代的皇权宝座是嫡长子继承制,传来传去都是自己家的。
所以在官职上,多用自己的家人兄弟,
这有利于皇权的稳固,可以确保权力始终在自家人手里,不会沦落到外人手上。
而曹操这么一个性格多疑的人,除了必要的扩充人才以外,多多少少也会选用一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才,
用于平衡各方势力,确保权力始终在自家手上。
所以曹操的旗下,
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曹氏猛将,
当然了,虽然有着亲情在,但人家也是有真凭本事的,不然不能服众,反而会坏了曹操的名声。
而与曹操有血脉联系的这些猛将里,曹操的儿子曹彰肯定要算一个,
要说曹操的儿子,每一个都实力不俗
,像是曹植,文学水平非常高,著名的七步成诗,就是曹植的杰作,还有曹丕,更是智力不俗,能继承曹操的位置,管理曹操的江山。
而这曹彰的优点,就是武力过人了,
从小他就想成为大将军,稍微长大点以后,就跟着曹操东奔西走,帮曹操打江山,可谓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大奖,而且还不用操心他谋反,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能跳到哪里去,非常省心。
而另一个,就是曹操的堂弟曹仁了,
要说他最出名的,就是当抗关羽了
,当初曹仁负责守卫樊城,然后敌将关羽来进攻。
面对这么一个强敌,曹仁硬生生的扛下来了,是一点机会也没有给关羽,
不论关羽使出什么手段,都被曹仁化解。
可以说,曹仁不担有智谋,还值得托福
,再加上这一层血脉联系在,对曹操衷心,可以说,曹仁也是曹操最放心的猛将。
结论
当然了,曹操麾下的猛将还有很多,
这些猛将都用自己的一生
,为曹操的理想做出了一份贡献。
而曹操对于这些猛将,其实也没有愧对他们,只要是有功劳的,
曹操都会实打实的赏赐重用,让他们的一身力气,有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