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在生命最后时刻三问“燕王来否?”是何用意?想立还是想杀
迪丽瓦拉
2025-07-22 08:33:28
0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南京西宫。

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老态龙钟,双目紧闭,气若游丝,躺在龙榻之上。

突然,他努力提起一口气,连问三遍“燕王来否?燕王来否?燕王来否?”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朱元璋,最关心的人,应当是即将登上帝位的皇太孙朱允炆,最重要的事,应当是为年轻的皇太孙指定辅政重臣,安排嘱托后事。

但,朱元璋却在最后的时刻,苦苦支撑,只为等待一个藩王的到来,着实让身边的人大感意外。

仅仅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父亲,想见自己儿子最后一面吗?显然不是。

朱元璋有二十几个儿子,为何唯独呼唤皇四子燕王朱棣呢?此时的朱元璋,绝非仅仅是一个舐犊情深的父亲,更是一个杀伐果决、乾纲独断的帝王。

朱元璋在生命垂危之际,想召见燕王朱棣,绝非寻常,一定有重大决定要公之于众。

朱元璋心中的决定,无非两种情况,要么觉得朱允炆镇不住各位皇叔,临时改变主意,想将皇位交给燕王朱棣;要么就是亲自下诏,处理最有可能危及皇位的朱棣,以保自己百年之后天下太平。

朱元璋着急召见朱棣,到底是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呢?

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大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让成年的儿子们担负拱卫帝国安全的重任,分别册封皇二子朱樉为秦王、皇三子朱?为晋王、皇四子朱棣为燕王、皇五子朱橚为吴王(后改封周王)、皇六子朱桢为楚王、皇七子朱榑为齐王、皇八子朱梓为潭王、皇十子朱檀为鲁王,镇守西安、太原、北平、开封、武昌等重镇,几个藩王犹如一张大网,覆盖了整个帝国的重要战略位置。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王肩负镇守边关的重任,朝廷赋予了他们较大的军事指挥权,

给他们三护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规模的“护卫甲士”,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地方大事以及军队调动,当地官员都要向当地藩王禀报而后行。

朱元璋对功勋大臣极度不信任,将守护帝国安危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儿子们,他因此还专门对在外驻守的藩王下旨: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不仅授予各位藩王拥兵守土安疆的重任,还让他们担负起为皇帝清君侧的使命。

这样的诏书,其实有很致命的隐患,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自然感觉不出来,天下都是他一手打下的,儿子们自然没人敢造他的反。但对于后来之君就大不相同了,这道诏书,等于给了藩王兴兵干政或者起兵造反法理基础!

燕王朱棣,正是抓住这个漏洞,树起“靖国难,清君侧”的大旗,光明正大地在北平起兵造反。

给了藩王兵权,又无意中又给了藩王造反的法理基础,这是致命的失误。

更严重的是,晚年的朱元璋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淮西勋贵,特别是领兵打仗的武将,非常不放心。在皇太子朱标去世后,这种不信任达到了极限。

为缓解这种极度不安全感,朱元璋大开杀戒,诛杀大批功臣悍将,几乎将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残害殆尽。当以谋反罪处死蓝玉及其党羽,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之后,放眼整个国家,再也没有可以领兵征战的大将了,留下一个耿炳文,二流都算不上,且以守城见长。

在朱元璋看来,终于安全了。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就出现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被杀光了,逐渐成长起来的藩王势力过大,没有了功勋集团的制衡,朝廷又出现了新的隐患。

无奈之下,朱元璋既想要让藩王们守卫边疆,又要让他们相互牵制,避免单个藩王做强做大。

太子朱标在,藩王们没有谁敢造反。朱标去世后,二皇子秦王驻守西安,手握重兵,燕王朱棣在秦王面前,只是小跟班,足以震慑朱棣。

秦王病逝后,朱元璋又精心安排,让驻守太原的皇三子晋王和燕王相互牵制。他将更多的兵权交给了晋王朱棡,暗中制衡燕王朱棣。

但天不遂人愿,

意外变故再次降临,晋王朱棡也突然离世。

1398年3月,晋王又突然病逝。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

朱棡的死亡,不仅是朱元璋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儿子,更是整个权力平衡再次被打破。失去了晋王这个强有力的制衡者,燕王朱棣成了北方最强大的藩王,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无人可以与其相提并论了!

朱元璋意识到,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了。

面对这个意外,年迈的朱元璋又开始了最后的布局,以求亡羊补牢。

一方面加强了对燕王的监控,派出心腹大将左军都督杨文以“参赞燕王军事”的名义,前往北平监视朱棣;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加强宁王朱权的实力,宁王朱权就藩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因此拥有带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试图用安抚的手段,打消朱棣不安分的企图。他曾对对朱棣说:“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

自感时日无多的朱元璋,在去世前夕,又做了两件事:一是下旨让所有的藩王进京,朝拜皇太孙朱允炆,确定君臣名分,增强皇太孙的威望。

二是留下制约藩王的遗诏:

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葬祭之仪,一如汉文帝勿异。布告天下,便知朕意。孝陵出俱因其故,勿改。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行事。

这份诏书,有几条至关重要的信息,以此来禁锢藩王的行为:

第一,钦定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包括藩王在内的所有人,只能潜心辅佐,决不可生出二心;

第二,藩王们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待着,不要返回南京奔丧;

第三,藩王封地里的文武官吏,一切都要听从朝廷的命令;

第四,藩王们真正的权力,仅限于自己的三护卫,其他的一律不能触碰。

朱元璋能为朱允炆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但他在临终之际,想再次召见朱棣,会不会是想效妨隋文帝杨坚呢?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病危,

想召见皇长子杨勇,打算废掉太子杨广,改立杨勇为皇位继承人。杨坚在弥留之际想行废立大事,是因为他在病重期间,发现太子杨广与自己的宠妃有染,因而对太子的人品产生怀疑。

皇太孙朱允炆,表现出色,至纯至孝,人品没有任何瑕疵,朱元璋病重期间监理国政,也没有任何失误,不存在因朱允炆自身问题,让朱元璋行废立大事。

更何况,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努力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倾尽全部心血,全力培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并第一时间立其为皇太孙,略过一众年富力强的儿子,直接确定皇孙为大明帝国的皇位继承人。

为确保皇孙顺利登基,已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朱元璋,不惜再次对大将蓝玉下手,并以此案为突破口,大肆屠杀开国元勋,将有能力威胁皇权的文武重臣,屠杀殆尽。

此时弥留之际的朱元璋,不太可能改变长期以来深思熟虑选定的储君。

即将离开人世的朱元璋,内心无比的忧虑。在他心里,年轻的皇孙朱允炆,宅心仁厚,长在深宫,既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也没有军旅历练和带兵打仗的能力,更不知世事艰难、人心险恶,在久经沙场、老辣干练、杀伐果决的燕王面前,就是一只温顺的羔羊。

虽然在最后的时光里,他尽自己所能做足预防措施,但军中威望极高且胆识过人的燕王朱棣,如果真有野心觊觎帝位,将皇室喋血,生灵涂炭,胜负难料。

既然临时改变主意,改立燕王朱棣为皇位继承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他临终之际,一定要见到燕王本人,只有两种可能:或杀或关。

人之将死,更多的将回归人的本性,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孙,对军功卓著的燕王,作为父亲,朱元璋本就深感亏欠,此时的朱元璋绝没有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狠心,钩弋夫人毕竟是外人,而朱棣却是亲生骨肉,而且朱棣并没有造反的迹象,也没犯过任何过错,朱元璋下不了杀朱棣的决心。

他此时唯一能为朱允炆做的,只有一件事:让朱棣在自己和王公重臣面前,歃血盟誓,此生绝不背叛朱允炆,如有违背,人可诛之。

同时宣布将其软禁在京城,禁止前往藩国,使其彻底与军队隔离,让朱棣虽有藩王之名却无藩王之实。再选一能战之将,统领北方防务。

如此,纵使朱棣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掀起任何风浪了。

只可惜,直至断气,朱元璋也没能等来燕王朱棣!只能带着无尽的忧心,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一手建立的大明帝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能... 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中,彭德怀和陈赓这两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彭德怀...
原创 他... 1957年7月,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52位学员毕业,多大数人面临重新分配工作,作为原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
原创 她... 1937年3月,延安展开“批张”运动,当时32岁的许世友在这次运动中受了委屈,一怒之下,便决定带着洪...
原创 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 在各种古装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知县或者是县令粉墨登场。知县和县令都是古时候官员的代称,在很多人看来...
原创 在... 文|运筹帷幄春风aLFHs0 编辑|运筹帷幄春风aLFHs0 听说关注我的人,财神爷都偏爱几分!想要...
宋太宗不想把皇位给侄子,150... 宋朝是一个疑案丛生的半壁江山。宋朝300年有四大疑案分别为金匮之盟、斧声烛影、陈桥兵变、德诏自刎。此...
原创 唐... 封建王朝中,经常发生党争事件,比如宋朝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之争,清朝康熙年间以...
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15】| ... 【编者按】2024年是中央主力红军出发长征90周年。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策划、推出“重走中...
宋朝是华夏文明巅峰,却喜欢割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从公元960年—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享国三百...
博物馆展览上新啦!408件(套...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27日下午,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
原创 “... 朝代之间的更迭变换,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常态了。朝代更迭,属于是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博弈。不过,大...
原创 德... 二战时的德国,当初他们仅仅是败在苏联和美国手下,强如法国和英国都被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德国能够攻占莫...
“当代中国数字传播网”正式上线 2024年9月26日,当代中国数字传播网(www.cccntv.com)正式上线发布会在位于北京市房...
考古揭开郑州航空港区“将军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9月27日,“文博中国”发布郑州航空港区将军冢遗址主要发...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