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解放,主席寄给傅作义的信,为何被聂帅扣下?
迪丽瓦拉
2024-11-02 15:06:51
0

原标题:北平和平解放,主席寄给傅作义的信,为何被聂帅扣下?

作者: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49年1月,天津守敌拒不投降,林彪怒而下令发起总攻。

结果,只用了不到30小时,战斗便宣告结束,13万守军被歼灭,包括蒋军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陈长捷在内的将级军官29人成为阶下囚。

【天津战役,与战士们一道攻入城内的九五式轻型坦克】

天津解放之后,北平回到人民手中不再是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对此,傅作义也有清醒的认识,感到独木难支,孤立无援。

但此时的他,尚不甘心彻底失败。

傅作义忧心忡忡,在司令部的时候尽量气定神闲,回到家里则情绪低落,唉声叹气。

这一切,被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看在眼里,悄悄向北平地下组织作了汇报。

蒋军大员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早在8年之前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地下组织。

【傅作义女儿傅冬菊】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信息,产生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设想。

他首先找到罗荣桓,对他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北平是古都,有很多文物;北平还有将近200万人,如果硬打,肯定会伤及无辜,生灵涂炭;因此,和平解决为上策。”聂荣臻说。

“是啊,北平将来可能是新中国的首都,古迹破坏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我赞同你的意见。”罗荣桓点头表示同意,说,“就是不知道林彪是怎么想的。”

说到这里,有必要交代一句,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开打之前,为了打好这场战役,成立了平津战役总前委,协调和指挥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作战。总前委的成员有3名:林、罗、聂。

平津战役在华北举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是东道主,东野司令员和政委的林彪、罗荣桓是“客声”来华北的,林、罗的排名为何会在前面呢?

而且,聂荣臻加入组织的时间比林彪早了3年,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秘书的时候,林彪还是一名学员。

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前期,二人是搭档,林是军事主官,聂荣臻是政委。

即使退一步讲,二人也可以说是平起平坐,为何聂帅的排名反而靠后呢?

原因其实也简单:东野的实力太强。

平津战役进行时,东野时入关的主力部队多达70万。

要是再加上民兵民工的话,东北野战军的数量不低于80万。

而当时华北军区总兵力不到35万,下辖的3个野战兵团的总兵力则只有25万。

这些部队还不全归聂帅直接指挥,有一部分在山西战场,是徐帅在指挥。

即使不论东野的实力,从作战指挥的角度讲,也是“谁的部队谁指挥”更合适。

东野这么多部队入关,在东北已经实行“一元化”的林彪担任前委书记是自然而然的。

不管怎么说,和平解决北平涉及战争,总前委书记林彪是主要决策者。

【右起:罗荣桓、林彪】

因此,聂帅和罗帅取得一致意见之后,还需要林彪的支持,如果三人意见不一,说什么都白搭。

“傅作义是很能打的,要他低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彪听了两人的意见后,反应平淡。

“现在傅作义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要我们施压,我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可能性很大。”聂荣臻说。

林彪听了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看得出,他对和平解放北平不抱太大期望。

聂荣臻将地下组织掌握的傅作义情况,对林彪讲述了一遍。

“我当然巴不得兵不血刃解放北平。”林彪说,“可是,天津战役傅作义的表现,难道我们不知道吗?正是傅作义下令,陈长捷才顽抗到底。”

“和平解决是好事,但现实是不打不行,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我的意见是,放下幻想,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林彪补充道。

这时候,罗荣桓开口了:“目前我军占绝对优势,打下北平易如反掌,可是这一打,坛坛罐罐全被打碎了,千年古都肯定面目全非。”

看到搭档罗荣桓跟聂荣臻意见一致,林彪的脸朝向一边,一言不发。

前委书记不同意,聂荣臻只好绕过林彪,直接给西柏坡发报,向总部阐述和平解放北平的设想。

【左起:林、聂】

和平解放北平,聂荣臻是最早的提议者之一。

在聂荣臻的秘书唐永健在回忆录中,聂帅当时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

但电报发出之后,总部一直没有回复,聂帅心急如焚,天天问唐永健“回电没有?”

几天之后,主席终于来电,同意为和平解放北平努力。

主席同意了,林彪不再固执己见,把和平谈判的事情交给罗荣桓和聂荣臻来处理。

经过几轮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在《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上签字。

得知消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和平解放北平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谁知,几天之后横生枝节,又有了变数。

说来让人难以相信,问题出在一封信上。

那是1949年1月16日的晚上10时许,傅作义的代表邓宝珊正打算休息,这时候门外突然响起脚步声,紧接着有人敲门。

“谁?”邓宝珊警觉地问,他认为这个时候敲门,有可能是蒋军的特务。

“是我,林彪。”门外人说话了。

邓宝珊大惊,林彪深夜前来会有什么事呢?

开门之后,林彪掏出一封信交给对方。

邓宝珊一看,信没有封口,就想打开看看什么内容。

这时候,林彪伸手拦住了他,郑重说道:“邓先生,先别拆,等我走后,你再看信。”

林彪走后,邓宝珊迫不及待把信打开,在灯下细看。

不看则已,一看大惊失色。

【傅作义将军】

信的大体内容是:

傅部屠杀百姓,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现在我们兴义军吊民伐罪,傅部几十万大军却没有胆量迎战,躲在北平城里……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缴械和接受改编两条路,限你们在20日之前就此作出答复。否则的话,一旦破城,作为战争的责任人,会受到人民严厉惩罚。

这封信哪里是谈判,简直就是最后通牒。

因此,邓宝珊看过之后,不知所措。

幸好,邓宝珊是西北军将领,从西安事变前就赞同我方的主张,跟杨虎城将军是密友。

抗战期间,邓宝珊始终和我军保持联系,还几次到延安访问,受到高规格接待。

抗战胜利后,他的两个部下先后举行起义。

邓宝珊对我方表示,只要有合适机会,他自己也会起义,他早是我们的同志。

邓宝珊看出这封信不对劲,不利于北平和平解放,他没有把信交给傅作义,而是将此事告诉了我方谈判代表苏静。

苏静一看着急了,赶紧给聂荣臻打电话汇报。

聂荣臻听后也很意外,决定先扣下此信,他对苏静说:“你告诉邓宝珊,那封信现在不能给傅作义看,只能在谈判无望的情况下那样做。”

1月25日,傅作义把北平几十万守军开出城外,接受我军改编,大局已定之后,林彪再次致电苏静,催他把信交给傅作义。

邓宝珊无奈,只好将那封信交给傅冬菊,让她转交给父亲。

傅冬菊担心父亲受不了,就把那封信压了下来。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进驻北平】

然而,到2月1日,这封信还是在报纸上公开刊出了。

傅作义看到之后很生气,说:“竟然还有这事?”

后来他长叹一声颓然坐下,说道:“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没用了。”

然而,他仍旧气不过,给林彪去信,自称自己是“战犯”,要投案自首。

2月8日,聂荣臻出面宴请傅作义,林彪郑重地说,我们公布那封信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你们过去的罪行不能否认,现在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努力也值得肯定,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分明。

后来,主席会见聂荣臻和林彪的时候,笑着说道:“你们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这出戏唱的好啊。”

原来,那封信就是主席写的,意在让犹豫不决的傅作义早下决心,以免夜长梦多。

当然,傅作义生气,并非是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直到1974年,傅作义将军逝世的时候还说:“我今生做得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经过努力让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左)】

参考资料:

1,《开国中将苏静:从未领兵打仗却等于10万雄兵》,颜梅生

2,《著名搭档大结局》,少华,湖北人民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条荔枝道,承载了多少送往长安... 又到荔枝飘香时。得益于现代冷链物流技术,千里之外的枝头鲜味隔日可达。回望古代,荔枝的运输堪称一场与时...
原创 隋... 杨侗(604年-619年),皇泰主,字仁谨。杨侗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之子,隋朝末代皇帝之...
原创 公... 时间,究竟都去哪了?常常我们会抱怨时间飞逝,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却仿佛什么也没留下,只是匆匆而过。每当...
原创 最...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一位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足足担任了30年的太子。他的一生...
原创 3...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与深远的眼光,他在民国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原创 他... 1978年,宋任穷的调任令他感到意外,他从七机部被调至中组部担任部长,而他对此心中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原创 洪... 洪武时期,高丽是如何摆脱元朝的控制,同时又试图避免明朝的过度牵制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国的统治手段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这两...
东周时期贵族饮食考古发现:女性...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考古研究领域,古人的饮食方式、习惯及其变迁,广受学界与公众关...
原创 王... 在三国时期,孙吴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尽管其统治在江东稳定了多年,但与蜀汉和魏国相比,其历史的参与度和影...
【抗战胜利80周年】追忆台湾“... 近日,在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萧开平带领下,中新社记者走访位于台湾屏东佳冬乡的萧家古厝,探访...
原创 为... 丁宝桢是清朝晚期赫赫有名的廉洁官员,被誉为清官典范之一。作为晚清少数几位秉持正直操守的官员之一,丁宝...
原创 毛...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提到毛主席的晚年,不禁让人心生惋惜与沉痛的感慨。那时,他的人际关系...
原创 从... 刘邦年轻时,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完全不在乎家里一切。父亲刘太公看到儿子这样日复一日的混日子,内心...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