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皇帝看似贪图享乐,被世人误解为蠢材,实际上谋略远超诸葛亮
文/以史论今
说起经典的作品,最好的莫不过就是品三国煮酒论英雄。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多少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巧借东风的诸葛亮,还是割据江东的孙权,或者是天下枭雄曹操,每一个人物都塑造的十分成功,仿若让人们看见了真实的历史。这部作品让这些人物名垂青史,但也让一些人遭受不白之冤,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刘禅。
这位承接了蜀国大业的少年皇帝,给后人和无数读者留下的印象只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但是,细细想来,在那样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里,一个身无长物的人,作为帝王真的能够存活下来吗?
想想刘禅,他的父亲,是亲自与曹操孙权争得三分天下的仁义之主,在刘禅从小的生活环境里,就整日充斥着各种朝堂或者是战场上的阴谋阳谋,受这样的氛围熏陶,而且成功的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虽然说诸葛亮等等忠臣的功劳不小,但他自己也绝不可能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平庸之辈。
再说刘禅继位之后,他作为蜀国的君主,看起来造成的结果是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各个忠臣良将都没有好的结果,而且也没有他父亲想要一统中原的野心。但是,再看蜀国的状况,就会觉得,刘禅其人,根本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碌碌无为。
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里,蜀国在之前的连年征战中所造成的破败局面有所改善,蜀国境内的人民大都安居乐业,虽然他不能一统天下,却做到了国泰民安。
至于大家诟病的乐不思蜀,想来也指数战术性的示弱,否则,在作为人质的状况下,还不根据现实情况有所屈伸,而只是考虑自己的尊严,那么整个蜀国的人民又该怎样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