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人看新闻联播南京受降纪录片时,突然叹息:其实当年我就在现场
迪丽瓦拉
2025-08-06 01:33:02
0

2014年7月7日,我党在中国抗日纪念馆为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7周年举办纪念仪式。

令人意外的是在仪式上,竟然有一位98岁的白发老人,中央领导人还亲自接见了他。

这位老人就是曾经参加过日本南京受降仪式的赵振英,

然而,早年间,在赵振英说出这一事实时,还一度被人看做是老糊涂,大家为何是这种反应?

赵振英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的事情呢?

投笔从戎,立下战功

赵振英是个地道的北京人,

因为家中重视教育,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考入北京大学,然而,这一梦想却被突然到来的日军打乱。

赵振英在上完课后,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闲逛,突然一名日军冲了出来,对着他指手画脚。

虽然语言不通,但赵振英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不让他在公园骑车。

赵振英十分不服气,

这是中国的土地,日军凭什么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日军看出了他的不不服,竟然直接扇了他一个耳光。

赵振英的脸火辣辣的疼,备受屈辱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群侵略者赶出中国。在之后,他放弃了考入北京大学的梦想,

来到了黄埔军校,成为了这里第14期学员。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54军,因为他头脑灵活,又有文化,他担任军部参谋,54军本就是陈诚的嫡系部队,

实力强悍,赵振英的到来让54军如虎添翼,他们成为了国军的“救火队”,

被紧急调往各地,参与了多场险之又险的战斗。

因为54军表现优异,他们接到了赴缅作战的任务。

俗话说“两军交战,粮草先行”,日军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先后切断了中国的各个海上交通运输线,

此时,滇缅公路成为我国唯一的物资补给线,日军也再次将目光放到了滇缅公路上。

一旦公路被切断,

中国的抗日形势就会更加险峻,为了粉碎日军计划,中国派出包括54军在内的10万远征军赴缅作战,此时,赵振英已经是新六军14师40团1营的少校营长了。

来到缅甸后,赵振英换上了全新的美式装备,经历了严酷的丛林战训练,在之后的实战中,他带领队伍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944年底,日军突破贵州独山,重庆岌岌可危,新六军被紧急召回国内,次年,赵振英跟随部队参加了湘西的雪峰山会战,此战重创了日军,加速了日军的失败。

1945年8月,

日本政府再也支撑不住,宣布投降。当时新六军装备全副美械装备,显得中国军队威风凛凛,因此,老蒋让他们前往南京负责接收工作。

而赵振英因为表现优异,又被指派为负责受降仪式现场的警卫工作。能来到这里的人身份可大都不简单,

因此,能见证这一时刻的赵振英十分兴奋。

为了参加这次仪式,

他还特意找裁缝铺定做了一套马裤制服以及一双马靴,在会场上,赵振英身姿挺拔,英姿勃发,彰显我国君威。

而在亲自看到日军受降时,赵振英也不免想起了曾经遭受到的一个耳光,此景让他感觉扬眉吐气,为祖国深深自豪。

赵振英将这件事看做他最高的荣耀,但后来,赵振英却很少提起这件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深藏功与名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解放战争打响。此时的赵振英已经厌倦了战争,他想过种种办法退出队伍,但都以失败告终。

之后,

赵振英作为新六军的一员,逐渐走向了没落。1947年5月,新六军22师在一次激战中被歼灭1500多人,武器也损失大半,两个月后,又损失了3个营2个连。

锦州战役中,14师被编入新三军,新三军军长龙天武在战局不利时直接抛弃部队逃走,新三军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也毫无斗志,没多久就被一举消灭。

不过在一片混乱中,赵振英却多留了个心眼儿,他脱掉军装,换上老百姓的布衣,趁乱逃出了战场。

终于可以不打仗,赵振英心里十分高兴,接着他开始完成最初的梦想。

他租下一间小房子,开始备考,经过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南京大学,报考了机械专业,并在毕业后来到国营工厂当工程师。

在这期间,他也认识了妻子宋玉岐,两人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医生,因一次看病结缘,没多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多年,他们的感情都如同最初那般甜蜜,这也羡煞了旁人。

2005年,宋玉岐去世,赵振英一个人孤苦伶仃,性格也变得愈发沉闷,儿子赵精一担心父亲,经常将他接到自己家住。

有时候,赵精一也会问赵振英年轻时候的事,每每这时,赵振英就叹息道:“那是不光彩的事!”

随后一句话也不肯说,赵精一也没了办法。

不过有一天,赵振英却一反常态,似乎透露出一个大秘密。

这天正值抗战胜利60周年,当晚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国战区南京日军受降仪式的记录影像。

赵振英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屏幕,全神贯注的看完了全过程,结束后,赵振英喃喃自语:“当年我也参加过受降仪式啊。”

当时儿媳也与赵振英一起看电视,听到了他的低声呢喃,儿媳立即将这句话告诉了丈夫赵精一。

赵精一想到之前父亲对年轻时期的事情闭口不提,还说“不光彩”,这明显与参加南京受降仪式这种光彩事挂不上钩,所以他认为父亲只是一时糊涂。

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才让赵精一意识到,原来父亲说的都是真的。

真相揭开

赵精一接到了一个亲戚的电话

,对方以十分兴奋的口吻告诉他发现了一张名为“陆军新编第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的合照以及一个红色日记本,而在红色日记本上,有“赵振英”三个字。

亲戚让赵精一辨认一下是否是他父亲的笔迹,赵精一也十分好奇,立即让他将照片用传真机传来。

当他看清“赵振英”三个字后,发现果然是父亲的笔迹,他立即询问亲戚来龙去脉,

得知他们是从一位叫做晏欢的贴主上看到的。

赵精一又联系晏欢,虽然距离晏欢发帖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但两人还是轻易取得了联系。

经过询问才知,原来晏欢的外公曾经是一名国军军官,而且他的名字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历史中反复提及,这让晏欢对远征军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之后,他开始四处寻找与远征军有关的资料,一次,他偶然间点进一个美国网站,这个网站里面有许多远征军史料,

其中,一张照片以及红色日记本引起了他的注意,日记本上的许多名字,都曾经是外公周围的人。

晏欢联系到了网站负责人尼尔·葛顿南,

这才知道,原来尼尔·葛顿南的父亲是新6军14师的一名美国少校联络官,他想寻找到父亲曾经的战友。

经过尼尔·葛顿南的允许,

晏欢将这两件史料上传到黄埔军校网上,这才被赵精一的亲戚发现,之后,赵精一将父亲的存在告知了对方。

在两人的打听下,赵振英也将之前这段历史缓缓道来,直到这时候,赵精一才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这么了不起。

之前晏欢也收到了很多远征军后人的来信,但大多远征军已经离世,这成为了他的遗憾,

而如今,得知赵精一的父亲赵振英的存在后他十分兴奋,还联系了尼尔。

尼尔也十分兴奋,

特意赶到北京拜访赵振英。虽然两人年龄悬殊,但尼尔却与赵振英十分亲近,原因无他,他在赵振英身上感受到了与父亲相同的气质。

临别之际,

尼尔将父亲收藏的国军少校领章以及与新六军的集体合影送给赵振英,这两份礼物对赵振英意义非凡,他激动地接了过来。

后来,赵振英的故事传出,还被导演拍成了纪录片,赵振英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2014年7月7日,赵振英在卢沟桥抗战纪念仪式上受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接见,隔年,赵振英又收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赵振英这个名字,正式上了光荣榜。

结语

赵振英的一生波澜壮阔,他为中国阻击外敌,却对功勋闭口不提,这样的品格令人敬佩。虽然他自己选择默默奉献,但祖国不会忘了每一个对国有功的人。

他的事迹和精神,诠释了真正的英雄主义与谦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信息来源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朝鲜人民军的最初班底,由东北解放区的朝鲜义勇军,以及在延安的朝鲜族军政干校成员为骨干,同时兼具了坚持...
原创 靖... 1405年,朱元璋最欣赏的女婿梅殷溺水而亡,曾被朱棣胁迫写血书劝驸马投降的宁国公主,直接冲进了皇宫,...
原创 朱...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韩... 可以这样回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和伟大的人民,绝不是用“调侃韩国”来定义的...
原创 罕... 北京前副市长雷洁琼在90多岁的时候来到毛主席故居,写下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个字,也是对毛主席一...
原创 曾... 文 / 子玉 “完人”是历史打给曾国藩的标签,因为在为师、为将、为相的角色扮演上他都是天花板级别的,...
原创 印... 印加帝国是历史上位于今天南美洲西部的国家,作为南美洲历史上出现的唯一一个帝国。印加帝国的国力十分强盛...
原创 彻... 深夜时分,1373年,朱元璋以叙旧之名,召见徐达入宫款待饮酒。 几杯酒下肚,徐达脸上泛起红晕,回忆起...
原创 项... 公元前202年也就是汉高祖五年,经过了四年的血战,汉朝大军终于把西楚霸王项羽逼到了绝境。项羽大军困守...
原创 魏... 经过李悝变法,魏氏很快就富强了起来。当一个人有了钱,他就会想要更多,比如权力,女子,车子,房子等。上...
一口气看完民国所有军阀兴衰史 在整理此文之前,其实我也不知道民国军阀到底有多少,因为实在太多太琐碎了。 单单北洋军阀里边,就分化出...
北京市档案馆仿真复制珍贵影集,... 100多年前,为庆祝京张铁路竣工,著名摄影师谭锦棠拍摄了一本《京张路工撮影》,记录了京张铁路的全貌,...
原创 青...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苏做了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在民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在《三国...
原创 苏...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长期被剥夺的合法席位,同时还成为了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外交历史上的...
原创 明... 明朝厉害的锦衣卫,为何在异国一夜间被团灭,消亡于历史长河? 世人皆知锦衣卫是明朝最为强大的特务机构,...
圆明园大发现,专家对其进行修复... 清王朝修建、维护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圆明园,于1860年被侵略者抢夺一空后,为了消灭证据,一把火烧掉了整...
原创 特... 1991年,那个一度独步全球、显赫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以世人难以想象的戏剧性方式骤然解体,历史的车轮...
原创 凤... 凤姐为什么奉承不了邢夫人 韩雪丽 其实凤姐成了琏二奶奶,她要面对的婆婆是邢夫人,这才是她的直接上司...
原创 毛... 毛主席一生唯一的一次希望政府照顾下九弟,你知道吗? 1970年,毛主席给湖南政府写信:“我年纪大了,...
原创 英... 英国归还我国的第一座城市:比香港大5倍,如今这里富得流油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陷于空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