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时期,合纵连横策略,让秦国与六国之间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让秦国东进的计划受阻。同时秦国内部乱作一团,秦昭襄王虽然是秦王,但是实际掌权人却是他老妈芈八子(也可以称为芈月)和他那个能文能武的老舅魏冉,这样他在秦国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果然有问题的时候就有解决问题的人出现,范雎闪亮登场,不对,是悲惨出场。
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在战国的舞台上艰难前行。
早年,他虽有才华,却因家贫,就跟着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做门客。
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本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出差,却因齐襄王的赏识而泛起波澜。
齐襄王听闻范雎能言善辩,送来十斤黄金与牛肉、美酒,
可这却被须贾知道后,认为他出卖魏国机密
。回国后,须贾向魏相魏齐告状,范雎迎来了一场噩梦。
魏齐不问青红皂白,命人狠狠鞭打范雎,打得他肋骨断折,牙齿掉落。
范雎无奈装死,被人用席子卷起来扔到厕所。
那些喝醉酒的宾客竟向他身上撒尿,以此侮辱他。然而,范雎并未放弃,他悄悄对看守说若能放他出去,定当厚谢。幸运的是,看守动了恻隐之心,范雎得以逃脱。
后被郑安平藏起来,改名张禄。
此时,
秦昭襄王的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扮成差役,趁机将范雎推荐给王稽。王稽与范雎交谈后,认定他是贤才,便带他回到秦国。
途中,遭遇国相魏冉,魏冉反对其他诸国的说客入秦,对王稽进行盘查。范雎就躲在车里骗过魏冉,可范雎料定魏冉还会再来搜查,果断下车跟随。果然,魏冉再次派兵搜查车辆,未发现范雎后才作罢。
来到秦国后,王稽向秦昭襄王推荐范雎,称他能让秦国摆脱危如累卵的处境,但秦王却未重视,给了范雎一个很低的待遇,范雎也没得选,就这样一待就是一年多。
这一年里,魏冉担任相国,范雎毫无机会。直到魏冉建议秦王带兵越过韩、魏攻打齐国的纲寿,范雎看到了机会。
他上书秦王,秦王在离宫召见他,范雎到了宫中,秦王在门口迎接,可范雎还往里走,就被侍卫拦下,可范雎却说“大秦只识宣太后,和穰侯魏冉,那有什么秦王。”
一下就指出了秦王的尴尬处境,在此后指出秦国霸业受阻的原因在于魏冉不忠心。接着,提出“
远交近攻
”之策,
就是远方的国家,秦国要交好,近的国家要打,这样一来发下来的土地就可以并入秦国的国土。
魏冉要打齐国是因为他的封地在齐国,如果打下来,这对秦国来说没什么用,因为隔着韩、魏两国。秦王一听就很高兴,就让范雎做客卿。
随着时间推移,范雎日益得到秦王信任。他以历史上的权臣为例,提醒秦王注意太后和穰侯等人专权行为。
秦王深以为然,废掉宣太后,驱逐穰侯等人。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王免掉穰侯相位,任用范雎为相,封他为应侯。
范雎成为秦相后,仍自称张禄。
当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须贾看到乔装的范雎以为他以做佣人为生,可怜他并赠粗棉袍。范雎念及旧情,放了须贾,但要他传话让魏王送魏齐的头来,否则血洗大梁。魏齐吓得逃到赵国,躲在平原君家中。
范雎向秦王举荐恩人王稽和郑安平,又散尽家财报答恩人。秦王为给范雎报仇,诱骗平原君到秦国扣留为人质,逼迫魏齐自杀。赵王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秦王才放回平原君。
范雎“远交近攻”策略是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他通过军事和外交两者结合,先是利用强大的军事势力,去拉拢周围的韩、魏两国,让他们走“亲秦路线”,再去辐射到赵、楚两国,形成同盟,这个时候燕、齐两国也得加入。那就开始打韩,魏逐步吞并,最终走向统一中国的路线。
感谢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