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头条看到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称宋江24代后人现身,不仅有祖传家谱,还携带着一把宝刀为证。这篇文章在短时间内火爆,吸引了11万人阅读,500多人留下了点评,令人感到羡慕。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评论中几乎全是贬低的言辞。更令人震惊的是,被批评的并非文章作者或所谓的“后人”,而是宋江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评论中的批评对象是小说《水浒传》中的宋江,而非现实中的人物。对于小说中的宋江,是否应该受到责备呢?这确实值得思考。在没有实地调查的情况下,我不敢妄下结论。如果这位“宋江”真的是宋江的后代,那么他绝非小说《水浒传》中那位“宋江”,而必然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宋江。
我相信大多数人所骂的“宋江”是小说中的人物,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否值得批评?当然值得批评,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我批评过他了!
看看原本英勇的水泊梁山,在他接手之后,特别是在他执意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变得如何狼狈不堪?
结局实在是太过悲惨,令人难以接受。奉命征讨方腊,可怜的梁山众好汉,有的被调走,有的归隐,有的阵亡,有的病死。108人变成36,再变成27,最终减少到23。不久之后,宋江、卢俊义等人又被奸臣毒害,为了防止李逵再次叛变,破坏了他的名声,宋江在临终前毒死了他。吴用、花荣得知消息后哭着祭拜宋江,然后双双自缢而亡。
一场宏伟的水浒英雄事业,因为宋江一个人的错误,除了李俊等十余人逃脱外,其他人全部惨死。难道宋江不值得批评吗?当然值得,无论怎么批评都不为过!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充满虚构的元素。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宋江和水泊梁山吗?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实际情况远远没有小说中那样热闹和辉煌,影响也相对较小,故事情节也没有那么曲折、传奇和感人。历史上的宋江,确实是山东郓城人,确实在梁山泊领导了一场农民起义,但追随者并没有108将,仅有36人。起义的原因是宋朝政府对整个梁山泊水域进行高额征税,拒不缴纳则受到缉捕和追究罪责。
贫困的农民和渔民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于是团结起来反抗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宋江起义”。与宋朝另一次农民起义“方腊起义”相比,宋江起义规模小得多,影响也相对较小。《水浒传》中描述宋江被招安后去镇压方腊起义的情节纯属虚构。历史上这两次起义,实际上并没有相互交汇,方腊和宋江从未有过真正的决战。
另外,宣和元年(1119年)12月,宋徽宗接受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确实对宋江进行了招安,但实际上宋江并没有接受。面对朝廷的大规模围剿,宋江无法抵挡,被迫从已经占领的山东青州、齐州、濮州等地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然后攻取徐州下邳(当时属于邳州,现属于睢宁)。
之后,他乘船逃至连云港海州。在登陆后,遭到了海州知州张叔夜的伏击,船只被焚毁,退路被堵死,宋江最终战败并被俘,他的起义事业就此失败。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在探讨了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尽管小说《水浒传》中的宋江因为其种种决策而备受诟病,但真实的历史上的宋江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领导了一场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规模虽小,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文章通过对小说和历史的对比,呼吁读者在欣赏小说时理性看待其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中的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