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到底为何被废
迪丽瓦拉
2024-11-06 14:44:22
0

原标题:“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到底为何被废

电视剧《大明王朝》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废。有太多的宫斗和尔虞我诈,但这都是艺术加工的结果。事实上,胡善祥被废的历史事件只是“青梅竹马败正宫”的典型案例。整个取证后事件不但没有表现出胡善祥的过错,更体现了她贤惠贤惠的性格。 《明史后妃传》直接指出“无过错被废,世闻而怜之”。

孙氏比胡善祥早进宫七年。胡善祥虽然是正妃,但自然是处于下风。

建文元年(1399年),河南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孙忠出生。虽然县主簿只是一个地方小官,但孙忠应该是个好人,很快他就爱上了同县的一位老人。这位老太太正是张氏小妾朱亲王高炽的母亲彭成伯夫人。孙经常跟着父亲去看望她,因为她从小就长得很漂亮。再加上他聪明又聪明,所以很受老太太的喜爱。

永乐八年(1410年),深受明朝皇帝朱棣宠爱的皇孙朱瞻基已经十二岁了。朱棣一心想为自己心爱的孙子找个好姻缘。当时,彭成波夫人因为女儿是公主,经常进宫。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常常称赞孙先生很有德行。

凭借着这个关系,十岁左右的孙氏被召入宫,并被送到太子府居住。明朝皇帝朱棣甚至下令让张公主亲自教她宫中礼仪。进入太子宫生活的孙氏,与皇孙朱瞻基年龄相仿,因此两人很快成为玩伴,关系非常好。

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正式下旨,为皇孙朱瞻基选立妃子。按理说,孙氏在太子宫生活了七年,与朱瞻基关系十分密切,成为朱瞻基的妃子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出了问题。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孙家在太子府住得久了,发现了一些不妥的地方;或者是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棣为了防止自己的外戚干涉政治,故意不让两位皇后是同一个张氏血统。总之,明朝开国皇帝朱棣最终选择了比孙氏小三岁的锦衣卫胡忠之女胡善祥为妾,并封孙氏为妾。

作为朱瞻基的第一任妻子,胡善祥虽然忠诚、善良、举止庄重,但她的行为对于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女孩来说似乎有点难以接近。从史料记载来看,朱瞻基显然是一个爱玩的人。所以,胡善祥的性格虽然适合她的母亲倚天下,但她却很难走进朱瞻基的心里,更何况她的对手已经和朱瞻基见过面了。孙氏与朱瞻基同住七年,关系更加密切。

虽然她是皇后,但始终很难受宠。孙贵妃带着老师去找太子。

胡善祥与朱瞻基结婚七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位。几个月后,朱瞻基被立为太子,胡善祥自然就成为了皇太子。然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就去世了。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胡善祥自然成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

胡善祥当上皇后后,仍然善待众人,举止优雅庄重,从不屈从于迎人,十分能干,将后宫的一切打理得井然有序。张太后对此也很满意,经常叫胡善祥陪她聊天,解解闷。正因如此,尽管彭成伯夫人不断地唠叨孙氏不要当正宫大夫,张太后却无动于衷。

可以说,无论是作为掌控六宫的后宫之主,还是作为母亲宠爱天下的皇后,胡善祥都是极其合格的。然而,胡善祥始终没有真正走进朱瞻基的心里。所以,胡善祥虽然是皇后,却从来没有像孙贵妃那样受宠。

按照明初的宫廷礼仪,只有后宫的皇后在册封后才会被赐金册和金宝(即金印),而贵妃以下的人都是有册无宝。正是因为孙氏受宠,朱瞻基特意向张太后请示制作了一件金宝送给孙氏。赐贵妃金宝,从此成为习俗。

对于朱瞻基来说,在胡善祥和孙氏之间,他自然希望封孙氏为皇后。不过,此时的朱瞻基虽然已经登基称帝,但在废皇后的事情上,他依然没有绝对的发言权。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和明朝皇帝朱高炽都去世了,但是张太后和张太后都没有去世。大臣们都不会允许皇帝凭自己的喜好随意废除皇后,所以他需要一个机会。

所谓的废后机会很快就来了。朱瞻基虽然结婚近十年了,公主生了很多孩子,但一直没有生过王子。在那个“王子为国之本”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直到宣德二年11月11日(1427年11月29日),孙贵妃才为朱瞻基生下了皇帝长子朱祁镇。

最终因无子嗣而被迫请求废位后,明英宗在位期间又恢复了皇后的头衔。

虽然任命朱祁镇为太子符合“有嫡系、无嫡系”的原则,但按照常理,在皇后生育能力强、皇后年龄又不是很大的时候,皇帝通常要等几年在选择皇太子候选人之前,先看看是否有嫡子出生。胡善祥皇后并非不孕。她为朱瞻基生下了顺德公主和永庆公主两位公主。此时的她才25岁,年纪并不算太大。

因此,在朱瞻基立朱祁镇为太子后,无论是皇后胡善祥,还是外国朝廷大臣,都敏锐地察觉到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皇帝正准备立皇后。

事实上,情况确实如此。朱瞻基很快召见大臣张辅、简谊、夏元吉、杨士奇、杨蓉等人,明确表示“我已年过三十,还没有儿子,如今孙贵妃有了儿子,这已经是天大的事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但是皇后该怎么办呢?”朱瞻基的意思很明确。我打算废黜女王。你怎么认为?

现在皇帝的话已经说清楚了,大臣们自然也开始拥护他了。不久,杨蓉给朱瞻基送去一份奏折,其中详细列出了胡善祥皇后的二十多条过错。结果,杨蓉的阿谀奉承就打到了马腿上。朱瞻基见了很恼火。胡善祥以德行而闻名。罪过二十以上你才信,更何况女王是我。朱棣爷爷给我挑的。如果拿出来,岂不是说我爷爷瞎了?

随后,是杨士奇站出来告诉朱瞻基,既然皇帝要废掉皇后,而皇后又没有明显的过错,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皇后主动辞职。因此,宣德三年(1428年),朱瞻基以胡皇后无子且患病为由,下令辞去皇后之位。胡皇后性格纯洁善良。眼见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她只好主动请求废黜皇后。随后将她废黜长安宫,并封为“净慈仙师”。同年三月初一,朱瞻基改孙妃为皇后。

张太后虽然没有插手废皇后的事情,但她还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她不仅经常召见胡善祥住在她的清宁宫,而且在内廷宴会时,她也经常将胡善祥放在孙皇后身后。优越的。另外,后世对于朱瞻基废皇后的举动,看法也十分统一。他们都站在胡善祥一边,口头批评、写信批评。 《明史》甚至直接指出“废皇后无过错,世人闻之而怜之”。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后去世。胡善祥伤心欲绝,失声痛哭。仅仅一年多后,胡善祥也在正统八年(1443年)十一月初五去世。此后,直到天顺七年(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才恢复了她的皇后头衔,并追谥她“恭让成顺康母敬赐章皇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中,“光”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有卓越功绩、超越前任的皇帝。这样的帝王被称为“光”,意味着...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深知,只有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保持...
二十二年追寻,还原英雄吴石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李 筱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让隐蔽战线英雄吴石的故事走...
原创 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有着入土为安和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这种信仰促使我们在亲人去世后,总是...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首次发现... 中新社南昌11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
原创 隋... 见风使舵的标杆,站队从未出错 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一直是帝王宠爱的人选。忠诚的大臣往往是国家和百姓的利...
原创 古... 大家可能都在古装剧里看过这么一幕:大红花轿抬进门,新娘羞答答地拜完堂,婆婆满脸堆笑地走过来,看似亲热...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