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明知道是老八送来的死鹰,为何不追究他?
迪丽瓦拉
2024-11-16 21:14:42
0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明知道是老八送来的死鹰,为何不追究他?

《雍正王朝》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就是康熙大寿时期,各位皇子都争相借此机会献礼。其中有编书祝寿的,也有诵念一万遍金刚经的,当然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十四也是派人送来了收礼。当时老十四送的收寿礼是一块天外陨石。上面刻着一个“寿”字。

康熙适逢大寿,听到老十四远在千里也在惦记自己,非常高兴,非要当众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可是康熙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是一个“死鹰”,原来老十四送来的这份寿礼却被老八暗中调换成了“死鹰”,康熙看到这件礼物气的晕了过去,这也导致了康熙重病。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康熙并没有追查是谁送来的寿礼。这是为何呢?

第一点原因:康熙年迈

康熙当时已经接近暮年,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追查死鹰这件事。所以康熙就没有追查。如果康熙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话,那么肯定会追查死鹰这件事,当时的康熙无论是在年龄上面,还是在精力上面都无暇顾及。

第二点原因:康熙忌惮八爷党

康熙知道满朝大臣都是八爷党的人,能够将老十四的礼品换成“死鹰”的,不用想肯定和“老八”有关。康熙想要将老八连根拔起确实有些苦难,而且这个时候国家需要平稳度过,如果追查死鹰的话,国家很容易发生动乱。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所以康熙看到“死鹰”以后便将一干能臣全部罢免,让人感觉是传位于“老十四”。其实是等新皇帝继位后重新启用。如果康熙惩罚老十四,那么老十四如果领兵作乱该怎么收场,如果康熙惩罚八爷党,国家就会发生动乱。

第三点原因:手心手背都是肉

不管怎么说“老八”和“老十四”都是自己的儿子,都是心中的一块肉。康熙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互相争夺去皇位,心中必定不好受。此时的康熙不仅仅是一个皇帝,而且还是一个父亲。所以康熙心中想的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何况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康熙严查了这件事,不是等于将家丑公之于众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
原创 隋... 见风使舵的标杆,站队从未出错 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一直是帝王宠爱的人选。忠诚的大臣往往是国家和百姓的利...
原创 古... 大家可能都在古装剧里看过这么一幕:大红花轿抬进门,新娘羞答答地拜完堂,婆婆满脸堆笑地走过来,看似亲热...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