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博物馆“一票难求”,有啥妙招?
迪丽瓦拉
2025-10-08 14:03:51
0

游客参观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游客在湖南怀化市博物馆参观。张卓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7046家!免费开放率91%以上!全国备案博物馆最新数据公布。

近年来,全国各地好看又好玩的博物馆越来越多。人们到此除了看展,还可以看演出、做手工、买文创,甚至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这些新玩法,增强了博物馆的吸引力。

但每逢假期,一些热门馆总是“一票难求”。要满足群众新期待,就必须进一步破解文博资源的供需矛盾。今日,请随记者走进各地博物馆,寻找破解预约难题的“钥匙”。

三星堆博物馆:

智能管理 体验升级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哪天去四川,取决于哪天能抢到三星堆博物馆的门票。”最近,陕西游客李响连续“蹲”了好几天,终于抢到了门票,随即启程,三星堆博物馆就是第一站。

李响的经历并非个例。有网友戏称:“当青铜神树的灯光在展厅亮起,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仿佛触手可及——但前提是,你得先抢到那张通往时空隧道的门票。”

“游客对三星堆厚爱有加,博物馆每天接待游客一两万人次,节假日最高峰达2.5万人次。”三星堆管委会质量管理部部长李飞说。为此,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服务,有效提升了游客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千方百计挖掘门票供给潜力,在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创新推出延时服务,闭馆时间从18时延迟至20时。此举每天增加5000张延时门票,接待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博物馆坚持“人防+技防”“线上+线下”多维发力,持续整治“黄牛”“野导”,不断规范文旅市场秩序。

“以前‘黄牛’猖獗,他们用技术手段抢票,门票一放出来就‘秒光’。现在,我们用上AI防黄牛系统,抢票的绝大部分都是游客了。”三星堆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负责人张淞说。AI防黄牛系统数据显示,如今“黄牛”或“疑似黄牛”等异常请求占30%左右,而在去年同期,异常请求占比高达87%。

在进馆服务方面,博物馆通过分析游客画像数据和现场情况,设置了三个入馆排队区域,排队更有序,通行效率明显提升;检票闸机换代升级,仅需2秒即可完成检票通闸;使用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证件也不再需要人工检票,自助检票入馆大大节省了时间。

“博物馆通过智能红外系统监测分析客流并科学分流,避免客流过于集中、发生拥挤。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拥挤情况减少70%。”李飞说,即便在持续的大客流情况下,观众依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

“三星堆的文物,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游客对讲解的需求很旺盛。”李飞告诉记者,博物馆讲解员已从3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仍在持续招募,并定期培训考核,提升讲解质量。博物馆还提供多种导览方式,不仅有7国语言的微信语音导览,还配备3000余部自助导览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国庆将至,中秋同来。“博物馆热”将继续成为这个长假的主题。李飞告诉记者,三星堆博物馆将推出“多彩的面具”“国宝彩绘”“文物冰箱贴制作”“文物拓印”等特色体验活动,观众可现场报名,现场参与。中秋前后,馆内还将设置“月映神树”中秋主题打卡区,开展拼图寻宝活动。中秋、国庆主题的文创产品也将陆续开售。

“这个长假,我们将继续开展延时服务。”李飞特别提醒游客,延时票和日间票将同步提前5天放出,假期8天(10月1日至8日)的票将一次性放完,便于大家根据抢票情况安排行程。

深圳博物馆:

因地制宜 取消预约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不用让儿女帮忙预约,我们老两口想去博物馆都是说走就走。这不,听说有新展,就又来了。”9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深圳博物馆展厅门口,钟阿伯欣喜地向记者细数博物馆免预约政策的好处,“这对操作智能手机不熟悉的老年人太友好了!”

一旁的电子屏上,显示实时在馆人数为251人。记者看到,观众仅需通过安检便可有序入场,无需验证预约信息。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政策的调整。自2024年7月起,深圳市61家博物馆全面取消“预约入场”机制,被不少网友称赞为“深圳欢迎‘不约而至’的人”。

免预约政策的初衷是让游客享受更加方便灵活的公共文化服务,省去提前规划与预约的流程。政策实施一年来,效果如何?

“免预约政策确实带动了入馆人流量的增长。”深圳市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促进中心文博展览部负责人祝笋说,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龙岗文博展览馆根据实际参观需求,已将周五、周末及节假日的闭馆时间从17:00延长至20:00,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提高展览服务效益。

“我们配套展览开展的亲子互动、交流分享、技艺操作、寻宝探究等社会教育系列活动,报名通知一发出,名额基本是‘秒光’,很受市民欢迎。”祝笋告诉记者。

免预约政策也带动了一些原本“小众”或地理位置较偏的博物馆人气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例如,中医药博物馆每周末开展“杏林公益课堂”“走读龙岗——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活动”;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红色传承·暑期夏令营”活动;矿物博物馆举办各类矿石考古小讲堂、矿物探秘研学活动等,让公众更方便地体验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然而,对于原本知名度高、人流密集的“大馆”而言,免预约政策在暑期和节假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吐槽”:“暑假出来玩,兴致勃勃冲到深圳博物馆,结果在大热天要排队一小时,真是崩溃。”深圳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今年暑假期间博物馆延长至20:00闭馆,但展厅最大承载量仅3500人,仍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平均排队时间超过半小时。

“免预约政策总体是好的,周末带娃时遇到感兴趣的馆,随时就能进,文化体验机会多了很多。”观众陈珊珊向记者表示,“但也希望政策能更加精准科学,比如热门馆或特展,工作日人少时可免预约,周末和节假日可恢复预约,避免上班族和远道而来的游客花大量时间排队,也减少高温、雷雨天的不良体验。”

湖南怀化市博物馆:

文物借展 盘活资源

本报记者 赵嘉伟

今年,乘着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一座新的博物馆在湖南省怀化市拔地而起。

“和老馆相比,怀化市博物馆新馆不仅面积大多了,文物也更丰富了,原来我们怀化藏着这么多宝贝,太震撼了。”一位怀化市民在参观后连连称赞。

新建一座博物馆,主角自然是馆藏文物。说起这里部分文物的来源,其中大有门道。怀化市博物馆副馆长李莉介绍,不少文物是从湖南各地千里迢迢“赶来”的。

作为推进湖南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怀化市博物馆新馆在开馆之际,就依托“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平台,向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以及相关市州和县市区借展了200余件(套)精品文物,让湖南文物界的“流量担当”们集结“出差”,相聚怀化。

在这批“出差”文物中,有一件尤为特殊,那便是由湖南博物院借出的铜鼎。它与怀化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脯王鼎,同为在怀化市溆浦县马田坪村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此次借展,实现了“两鼎”跨越多年的重聚。

“文物运输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李莉讲解道。针对青铜器的运输,需先覆盖一层脱酸棉纸作为贴身保护,再根据文物形制“量体裁衣”,手工开槽制作内衬,确保运输途中毫厘不差。起运前,技术人员要反复测量箱体间距,用物理缓冲隔绝一切碰撞可能。

在出发前和到达后,“出差”的文物要经历至少两次严谨的点交。“点交十分考验眼力和耐心,对青铜器的点交描述要细致,以确认文物状况没有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改变。”李莉说。

为什么要让文物“出差”?根本原因在于博物馆资源分配上存在“客观缺陷”,导致博物馆参观“冷热不均”。截至2024年底,湖南全省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00家,全年接待观众总数超7700万人次。然而,其中有84家博物馆年度接待观众人数不足10万人次。

“一部分博物馆馆藏丰富,却受限于展陈空间,大量文物在库房‘沉睡’,没有面向公众展出;另一部分博物馆,特别是新建馆,则面临‘大而空’‘没东西、没内容’的尴尬局面。”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姜猛说,“当我们的办馆思路从‘单馆独奏’转变为‘多馆合唱’,博物馆相关资源流动性大为增加,通过优势互补,市州博物馆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近年来,通过文博资源的整合与重组,湖南全省博物馆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力量。“方罍之王”皿方罍等珍贵文物从湖南博物院到衡阳市博物馆“出差”,引发观展热潮;《群牛图》《奔马图》等10幅徐悲鸿真迹现身浏阳市博物馆,令观众大饱眼福;岳阳市博物馆的青瓷舞女伎乐俑等10件(套)文物由网友票选“出道”,并借助AI技术唱响千年传奇;王船山曾珍藏的独幽琴,“住”进全新打造的岳阳楼博物馆“诉说”洞庭琴韵……随着博物馆“朋友圈”不断扩大,湖南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党文婷 严圣禾 赵嘉伟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历史往往由小人物改写:从李自成到王君廓的命运启示 在历史长卷中,我们常把目光聚焦于帝王将相,却忽略...
北宋河湟之役的建立陇右都护府,... 北宋的西北边疆:陇右都护府与周边政权的博弈 引言 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强盛的王朝都怀有开疆拓土的雄...
原创 张... 三国名将张郃的传奇人生 张郃最初在黄巾起义时投军报国,成为韩馥麾下的军司马,参与平叛。当韩馥让出冀州...
原创 刘... 东汉初年,宫廷中曾发生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轶事。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后,对朝中一位德才兼备的大臣...
原创 明... 明朝有位皇帝因为体型特殊而闻名,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孙、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朱高...
原创 朱... 朱元璋的草根逆袭:从农民到皇帝的另类赏赐之道 出身贫寒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这位从放牛...
原创 孙... 孙吴阵营中能与许褚激战百回合的猛将是谁?细数这五位虎将,其中三人还曾击退过关羽!提到东吴将领,或许有...
原创 墙... 长城存废之争:一道城墙背后的文明密码 当辛亥革命的炮火终结了清王朝的统治,一股破旧立新的思潮席卷全...
北宋号称八十万禁军,当时的宫廷... 一、北宋的军事体系与禁军建设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中央禁军和地方厢军。其中,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控的精...
原创 福... 中国航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舆论场酸味十足 我国最新型航母福建舰近日成功完成三机同时电磁弹射测试...
原创 从... 【三国风云录:袁绍的崛起与陨落】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袁绍曾是最耀眼的明星。在建安五年(20...
蔡瑁和张允在赤壁之前被曹操处死... 【历史故事】赤壁之战: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经典战役 公元208年的长江之畔,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大战正...
原创 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三岁登基,却在懵懂无知中匆匆退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
原创 南... 【改写版:南宋与蒙古的恩怨纠葛:从联手灭金到兵戎相见】 13世纪初,面对北方强敌金国的威胁,南宋与...
原创 隋... 隋唐乱世中的盖世英雄 隋唐交替之际,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在这烽火连天的年代,涌现出无数令人热血沸腾...
曹魏最悲催的武将,地位极高却不... 在三国鼎立的时代,曹魏无疑是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与蜀汉和东吴相比,曹魏在人才储备上占据绝对优势,无论...
原创 三... 三国故事中,董卓之死是吕布所为,但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李肃。这位曾成功劝说吕布杀...
原创 朱... 明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沉浮人生 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是明朝开国时期的重要谋臣。他自幼聪慧好学...
原创 朱... 三筐稻谷定生死:朱元璋的另类殿试与刘伯温的惊心预言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放牛娃逆袭为开国皇帝的传奇人...
原创 元... 元朝艺术:草原与中原的文化交融 在中国历史长卷中,元朝(1271-1368年)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