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国民党陆军将领袁守谦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的消息在军政界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平日行事低调的湖南长沙人,出人意料地成为黄埔一期生中首位获此殊荣的将领,让许多台湾军政高层都感到意外。
袁守谦早年加入复兴社,黄埔军校毕业后长期从事政工工作。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他先后担任过华中剿总司令部秘书长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长等要职。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黄埔一期赴台将领相比,袁守谦既没有担任过重要军事指挥职务,也没有参与过重大战役的作战计划制定,资历和军功都不算突出。
那么,为何袁守谦能率先晋升上将呢?
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他深得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信任;二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有意削弱一线将领权力,加强军队控制,因此选择提拔政工出身的袁守谦,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表态。
此后袁守谦虽曾代理国防部长一职,但实际只是蒋家父子的看门人。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和显著战功,他的军职发展也就此止步。1992年10月,袁守谦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
1951年,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开启了军种将领的晋升潮。随后,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和空军总司令王叔铭也分别在1952年和1953年获得二级上将军衔。
桂永清虽非江浙人士,却深得蒋介石和何应钦的信任。抗战胜利前,戴笠曾想自任海军总司令,但因缺乏专业知识,转而推荐在英国任军事团长的桂永清为副总司令。戴笠对桂永清家人照顾有加,两人关系密切。1946年戴笠意外坠机身亡后,桂永清在陈诚兼任海军总司令期间实际掌握海军大权,1948年正式接任总司令。
国民党退台后,蒋介石对海军表现不满,1952年将桂永清调任无实权的参军长,但为安抚他,仍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54年桂永清接任参谋总长,但上任仅数月就突然去世,终年54岁,死因至今成谜。死后被追晋一级上将。
王叔铭是黄埔一期中少有的空军专业人才。他曾在苏联接受系统飞行训练,精通各类空军作战技能。担任空军副总司令期间,蒋介石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周至柔。1953年晋升空军二级上将后,1958年又成为国民党军中首位真正的空军一级上将。1998年10月,王叔铭在台北去世,享年93岁。
1949年底,三万多国民党残兵败将逃入越南被法军关押,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国防部次长兼第一兵团司令黄杰。这位湖南籍将领虽军事能力平平,但人缘极好。1953年被释放回台后很快晋升二级上将,1954年接替孙立人任陆军总司令,1960年晋升一级上将。黄杰与蒋经国私交甚笃,后来还担任过台湾省主席和国防部长等要职。1995年1月,黄杰在台北去世,享年93岁。
1955年,沉寂多时的西北王胡宗南被蒋介石召见,询问是否愿任澎湖防守司令。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昔日手握重兵的将领立即应允,让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赴任后,胡宗南终于获得二级上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参谋总长彭孟缉视察澎湖时,曾因曾是胡宗南部下而尴尬回避,成为军政界笑谈。1962年2月,胡宗南病逝后被追晋一级上将。
1957年12月,在蒋介石亲自过问下,陆军副总司令罗奇晋升二级上将。这位广西籍将领早期发展平平,1947年任战地视察组长时因直接向蒋介石汇报而受重用。辽沈战役期间他在塔山督战得罪不少将领,获罗千岁绰号。上海解放后任陆军副总司令长达16年,创下任职纪录。
1960年,特务头子陈大庆晋升二级上将。他原是汤恩伯集团骨干,到台后凭借与蒋经国的关系转入情报系统,成为新的特务头子。1973年8月病逝后被追晋一级上将。
1961年,陆军副总司令袁朴成为黄埔一期中第八位也是最后一位晋升二级上将的将领(不含追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