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专家打开朱以海墓葬,发现一块墓志铭,证明清朝篡改历史
迪丽瓦拉
2025-10-21 01:32:38
0

明朝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极为残忍,手段血腥,屠杀无数,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除此之外,关于明朝的皇帝,除去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其他人似乎都平庸无为,但也有观点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的朝代。

那么,明朝的真实历史到底如何呢?这些说法究竟可信度有多高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专家们对朱元璋的后代——朱以海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在墓葬中,他们发现了一块墓志铭,经过研究,发现这块墓志铭揭示了与《明史》中所记载的历史大相径庭的真相。原来,《明史》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有关明朝的描述,可能故意扭曲了历史,抹黑了明朝。

首先,来看一下《明史》中的记载:它写到,明朝末年,监国朱以海(朱元璋的第十子、鲁王朱檀的后代)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逃到了福建的厦门一带,并投靠了当时势力强大的郑成功。但两人发生了冲突,郑成功最终将朱以海杀害,并将其遗体抛入海中。

根据《明史》的描述,民族英雄郑成功似乎背叛了明朝,但历史真是这样的吗?专家们发现,朱以海的墓葬位于金门县太武山西麓的小径旁,在墓葬中,墓志铭详细记载了朱以海的真实死亡情况。墓志铭上写道,朱以海来到金门后,郑成功热情接待了他,并照顾得非常周到。可惜,朱以海因水土不服生病去世,郑成功深感悲痛,亲自为他举行了厚葬。

由此可见,《明史》中关于郑成功杀害朱以海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意歪曲了历史。事实上,清朝编纂《明史》时,很可能有意为其统治辩解,抹黑前朝,扭曲历史。这种历史篡改并非孤例,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也极力抹黑自己的兄弟和父亲,以便让百姓认可他即位的合法性。

所以,明朝的真实历史,可能并不像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那样简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人... 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仁君,但同时他也被认为是“虚伪”的代表。曹操曾多次批评刘备是一个伪君子,虚伪地做...
原创 北... 赵匡胤篡位建立宋朝后,首要任务就是巩固自己的政权,特别是要处理好军队的问题。解决军队问题并非只是简单...
原创 秦... 在春秋时期,秦国的主要对手是晋国,而且秦国被困在西边,形势非常艰难。同样,楚国的对手也是晋国,而晋国...
原创 杜... 这篇文章讲述了韩信和晁错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其中分别涉及他们的伟大功勋和最终命运。 首先,韩信的死...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百年屈辱中,武器落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然而,武器的落后并非源于国人的智慧不足,而...
原创 偶...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康熙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圣祖”。他成为皇帝的经历有些特别。在古代,天花病毒十分...
历史故事库丨天地万象,笃正风华 -晨星历史故事库- 天地万象 笃正风华 当风云变幻成为笔下的方程,当万里山河化作案头的数据,叶笃正先...
哥哥传位给他,他跪地拒绝,2年...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南朝陈的宫墙下,权力在安静地移动。陈顼,一个出身...
原创 为...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在中华文明的孕育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代由于科技和生产力...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战略家中,鲁肃无疑应当位居首位。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来自临淮东城(今...
大运河如同“古代高铁”,这场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芳 谢梦冰 10月19日,《文史研究中的大运河: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主题讲座...
破除“西方伪史论”的迷障:一场... 近年来,在短视频的鼓噪与算法的推波助澜下,“西方伪史论”如同一场网络瘟疫席卷中文舆论场。从“金字塔是...
原创 不... 这段文字讲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悲壮故事。 一、李陵的早年经历 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早...
原创 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它的意义远不止一座简单的砖石墙,它还承...
原创 他...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多场激烈的战斗,其中最为惊险、困难的一场战役,就是平定陈友谅的鄱阳...
为何“乌孙归去不称王”? 全文共2807字 | 阅读需6分钟 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一封自乌孙发往长安的信函,随着急促...
原创 八... 1900年8月14日的北京城,算是彻底没了往日的样子。 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带着光绪帝一路往西逃,留...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不高,许多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军备也未能例外。现代战争常以国家间的武器先进程度...
原创 三...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来自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是东汉末年的蜀国名将。年轻时,他一直跟...
原创 位...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古话揭示了古代功臣们常常面临的悲惨命运,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