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可还有另外一批"国家",它们有政府、有军队、有边界,甚至发行自己的护照和货币,却始终进不了国际社会的大门。
中国不承认,联合国也不认,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的那个冬天,不只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消失。整个东欧和高加索地区,民族矛盾像被捅破的蜂窝,一下子全炸了。
先说阿布哈兹。
这块地方在黑海东岸,风景好得不得了。苏联时期,它是格鲁吉亚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阿布哈兹人跟格鲁吉亚人,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历史恩怨一大堆。
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独立。格鲁吉亚政府派军队打过去, 1993年9月被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争造成大量格鲁吉亚族平民被迫逃离。
2008年8月,格鲁吉亚军队趁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动手,没想到俄罗斯反应比谁都快。
五天时间,战争结束,俄罗斯正式承认阿布哈兹独立。现在只有俄罗斯、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瑙鲁、叙利亚这5个国家承认它。
阿布哈兹全靠俄罗斯养着,货币用卢布,经济援助靠莫斯科,连驻军都是俄罗斯的。
南奥塞梯的故事更早。
1918年到1920年间,格鲁吉亚曾对南奥塞梯人大开杀戒。 5000人被杀,13000人死于疾病和饥饿,这笔血债,奥塞梯人记到现在。
2008年8月7日深夜,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下令突袭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维和部队营地被炮击。
俄罗斯的回应很快,空军轰炸,地面部队压境,黑海舰队封锁港口。8月26日,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独立,格鲁吉亚损失了18.2%的国土。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在摩尔多瓦东部,1990年宣布独立。 这地方最奇特的是,它活在苏联时代。
国旗、国徽全是苏联标志,连意识形态都保留着。人口50万,俄罗斯族、摩尔多瓦族、乌克兰族各占三分之一。
除了它自己,加上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互相承认,没有任何联合国成员国认它。 经济靠走私和非法贸易,老百姓拿着这里的护照,出不了国。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曾在阿塞拜疆境内,居民以亚美尼亚人为主。
1988年开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了这块地方打了三十多年。 2020年,阿塞拜疆用土耳其无人机,44天就把亚美尼亚军队打垮。 2023年,阿塞拜疆收复全部领土。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从此成为历史。
科索沃的事更复杂。
这地方对塞尔维亚人来说,是民族的发祥地。 14世纪的科索沃战役,塞尔维亚王国在这里被奥斯曼帝国击败。从那以后,这块地方在塞族人心里就跟圣地一样。
可现在住在这里的,90%以上都是阿尔巴尼亚族人。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78天,战后,联合国托管这块地方。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不认,俄罗斯坚决反对,中国也不承认,可美国和它的盟友陆续承认了。
到2022年,大约99个国家承认科索沃,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少,可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 将近一半不认,科索沃就进不了联合国。
欧盟内部都不统一: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西班牙至今不承认。
科索沃经济状况很差,失业率高,年轻人大量外流,每次塞尔维亚在国际场合提起,都说那是"被占领的领土"。
塞浦路斯岛上,南边住着希腊族,北边住着土耳其族。1974年7月,土耳其说要保护土族居民,出兵占领了北部三分之一的领土。
1983年,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全世界只有土耳其一个国家承认它。 货币用土耳其里拉,经济严重依赖安卡拉,它有自己的护照,可这护照只能去土耳其。
联合国在南北之间划了一条绿线,维和部队驻守了快50年。 这条线把首都尼科西亚一分为二,成了欧洲唯一被分割的首都。
西撒哈拉在非洲西北角,撒哈拉沙漠西部。 1975年,西班牙撤离,摩洛哥马上宣布西撒是自己的领土,西撒哈拉人成立解放阵线,拿起武器开打。
摩洛哥占领了西撒四分之三以上的地盘,剩下那点地方,解放阵线控制着,1991年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获得47个国家承认,还是非盟成员,可中国和联合国都不认。
联合国想组织全民公投,让西撒哈拉人自己决定未来,可这事拖了三十多年还没搞成。 原因很简单,游牧部落在沙漠里到处跑,谁有资格投票?双方吵来吵去,就是定不下来。
摩洛哥修了一道2700公里长的沙墙, 用地雷和铁丝网把占领区围起来。这道墙把西撒哈拉分成两半。
索马里兰在1991年索马里内战时宣布独立。 有17.6万平方公里,在非洲之角这么乱的地方,居然相对稳定。 有选举,有议会,有法院,甚至还打击海盗,可就是没人承认它是个国家。
2024年,索马里兰跟埃塞俄比亚签了备忘录,说要给埃塞提供出海口,换取承认独立。到了2025年7月,还是没动静。
索马里兰人拿着自己的护照,去不了任何国家。 想出国,得先搞到索马里护照,证明自己是"索马里公民",才能办签证。
2014年,改变了很多东西。
2月,乌克兰发生政变,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逃往俄罗斯。 3月,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
公投从宣布到举行,只有十天,俄罗斯说投票率83%,赞成率96.77%。乌克兰不认,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谴责,可克里米亚已经在俄罗斯控制之下。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不承认俄罗斯的吞并,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也是这个态度。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故事跟战争连在一起。
2014年4月,乌克兰东部爆发武装冲突。 这两个州的人,74.9%和68.8%以俄语为母语,跟俄罗斯的关系比跟基辅更近。
5月11日,两地举行公投,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乌克兰政府军开进去,打了一场血腥的战争。 2014年7月17日,一架马来西亚客机在顿涅茨克上空被击落,298人全部遇难。
双方在明斯克签了两次停火协议,可谁都没认真执行,零星交火从没停过。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承认这两个"共和国"独立,三天后,俄军发动全面进攻。9月,俄罗斯举行公投,宣称99.23%的选民支持加入俄联邦。
联合国认定这次公投非法,投票在俄军占领区举行,没有国际监督,程序完全不符合国际法。
中国不承认这些"公投", 除了俄罗斯、朝鲜、叙利亚,没有哪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顿巴斯的独立或并入俄罗斯。
这些"国家"都活在尴尬的夹层里。 它们有政府,有军队,有货币,可就是进不了国际社会。护照没用,贸易困难,老百姓想出国跟偷渡一样。
这些政权的命运,取决于大国博弈。 俄罗斯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为了制衡格鲁吉亚。美国承认科索沃,是为了削弱塞尔维亚。土耳其承认北塞浦路斯,是为了在地中海东部站稳脚跟。
普通人呢? 他们夹在中间,拿着没人承认的护照,过着半封闭的生活。想去别的国家,得绕很多弯。想做生意,只能靠走私或者黑市。
有的可能会慢慢被母国收回,像纳卡那样。有的可能会一直僵持下去,像北塞浦路斯过了50年还是老样子。还有的,可能会在大国博弈中成为筹码。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乌克兰危机来龙去脉》2022年2月23日报道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网《俄格冲突剖析》学术论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建交国家一览表"及相关政策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