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联老战士回忆:我们饿了7天,打进屯子抢猪食,放屁都是猪食味
迪丽瓦拉
2025-11-14 19:02:23
0

黄殿君是抗联老战士,1934年加入了抗联第一军,担任第二师师长曹亚范的传令兵。他回忆起1940年前后的经历,听后令人痛心不已。 1939年秋天,由于叛徒出卖等原因,抗联一路军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伪军四万多人,使用飞机大炮,不断进行扫荡,企图彻底消灭这支队伍。黄殿君回忆,队伍过了八道江后被敌人包围,连续三天三夜与敌人激战,但始终无法突破包围圈。到了第四天,为了突破包围,冲锋队员们抱着机枪边打边冲,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然而,敌人依然在后面追赶着他们,队伍在濛江县(后改为靖宇县)回头沟召开会议,安排第二师第二中队在附近山坡上进行阻击敌人。

那天晚上开完会后,决定集中队伍继续撤退,并让第二中队返回。曹亚范师长先后派了四个传令兵去通知,但他们都没有回来,显然都牺牲了。师长一眼看向了黄殿君,黄殿君回忆说:他一看我,我就吓了一跳,因为去的那几个人都没回来,心里明白,这一次我也得去了。黄殿君毫不犹豫地准备出发,但师长又叫住了他,递给他50发子弹。黄殿君接过子弹,感动得眼泪几乎流了出来,因为那时弹药极度紧张,50发子弹比命还重要。 战争的残酷远超电视剧里的描绘。

黄殿君的任务是将命令传达到第二中队,让他们赶紧撤回。当他一路奔跑到达战场,顺着山坡往下走时,遇到了敌人。夜幕降临,他只得往回跑,刚跑几步,背后传来了枪声。跑了不远,他突然看到前方有三个人,走近一看,竟是第二中队的成员——其中一个是指导员,一个是机枪班长,另一个是机枪射手。机枪班长的胳膊被打断,机枪射手的手腕被打伤,指导员的眼角中弹,子弹从眼角打进,从耳后穿出。这三人都伤得很重,他们告诉黄殿君,第二中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他们几个人。黄殿君只好让这三人前往师部,而他自己则留下来阻击敌人。 不到十分钟,敌人就上来了,黄殿君手中只有短匣子枪,敌人离得太远,他根本打不准,只能等敌人接近。等敌人距离自己约20米时,他才开枪,打倒几名敌人后,他迅速撤退。刚跑了几步,他感到腿上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中了一枪。无奈之下,他只得躲在一棵大树后与敌人激战。子弹所剩无几,他只得小心翼翼地使用,每发子弹都当作是命。打退敌人后,黄殿君回忆道:我一摸子弹,发现只剩下10发了,那一刻,我真的开始想家了,忍不住哭了。就在他快要昏迷之际,他摸到身上还有两颗手榴弹,果断扔了出去。

就在手榴弹爆炸的瞬间,黄殿君听到从背后传来了机枪的声音,回头一看,师部的警卫连赶来了。黄殿君死里逃生,最终保住了性命。 由于日军追击过于猛烈,队伍被打散了。

1940年初,第二师暂时冲出了敌人的包围,但面临着缺衣少粮的巨大困境。东北原始森林中的寒冬气温常常低至零下三四十度,没被冻死就已经很幸运。秋天时,第二师在不同地点埋藏了一些粮食,但当队伍找到时,发现这些粮食已被野兽吃光。大家只能忍饥挨饿,甚至连靰鞡鞋都被炖着吃。大家硬撑着,连续饿了七天,实在无法继续前进。 这时,队伍来到一个叫湾沟部落的地方。湾沟原本只是一个小屯子,后来日本人为了阻止百姓与抗联接触,将周围的居民强制迁移到此,设立了一个湾沟部落。第二师别无选择,只能攻占湾沟,寻找粮食。

为了找粮食,黄殿君和另外四名战士组成了先锋队,趁夜潜入湾沟。途中,他们被敌人发现,但战士们立即撒谎称自己是抗联成员,出来寻找粮食,快饿死了,愿意投降。敌人信以为真,让他们扔掉武器并进门。黄殿君等人把枪扔进去后,成功进入了敌人阵地,利用匣子枪威胁敌人,迫使20多个伪军投降。黄殿君将敌人的武器收缴后,开始带领队伍搜寻食物。 黄殿君回忆,当时战士们已经饿得不行,许多人甚至在民房中吃起了猪食。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大家只好吃猪食——那是由麸皮、谷糠、豆腐渣等简单食材做成的,冬天时,大家用锅把它烧热再吃。战士们几乎无所不吃,饥饿让他们连猪食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黄殿君发现一户人家里有些饼干,他赶忙伸手去拿,但货架被玻璃门挡住,他一拳打碎玻璃,拿到了一把饼干。然而,屋里竟然有日本兵正在睡觉。黄殿君毫不犹豫地大喊不许动,一边拔枪,一边打了几发子弹。随后,机枪班经过时,黄殿君告诉他们屋内有日本兵,机枪班立刻扫射,打死了敌人。黄殿君则趁机再次取走了不少饼干。 不久后,师长发出撤退命令,大家带着粮食迅速撤离。然而,日军的追击依然猛烈,队伍不得不边走边战斗。黄殿君回忆道:我们已经七天没吃饭了,放屁都是猪食味。即便如此,粮食依然严重不足。师长决定派黄殿君和其他四人回到湾沟寻找粮食。 他们返回湾沟时,终于找到了一名联络人,联络人为部队储存了大量土豆。黄殿君高兴不已,但当他们按时去接头时,部队却再也没有出现。最终,他们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整整二十多天没有见到队伍。 期间,他们躲在地窖里,度过了艰难的日子。虽然粮食丰富,但他们不得不忍受日本军队的追捕。黄殿君和伙伴们不断前行,寻找队伍。最终,他们找到了抗联的牺牲战士们,甚至发现师长曹亚范也在一处帐篷中牺牲了。随着叛徒的出现,队伍的命运愈加悲惨。黄殿君和其他人被俘,几个月后,他们在伪军的队伍中逃脱,并最终躲到了姐姐家中,直到解放。 抗联的日子极其艰苦,缺衣少粮、冻饿丧命,很多战士为此牺牲。而那些能活下来的,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幸运。如今,国家强盛,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真正的英雄,他们的付出才造就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邓大军有42万人,而挺进大别山的队伍只有七万,为什么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呢?虽然我军频频获胜,但依然...
原创 朱... 有人评价说,历史上最忙碌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治理国家非常用心,但除了他圣明的...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是对君主的褒奖,意味着尊敬和谨慎。古人认为,如果一位君主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日夜谨慎行事...
原创 阿... 许多人误以为北海道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列岛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北海道直到大约155年前才完全成为日本的领...
原创 中... 夏朝是中国首个世袭制朝代,标志中国从石器向青铜器时代过渡,为后世制度奠基,其存在获历史资料与考古证据...
原创 皇...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威严是非常显赫的。无论是文朝的百官,还是普通百姓,看到皇帝时,都会恭敬地跪地叩...
原创 凭... 翻开陈胜的历史,处处显得神秘莫测。当我们把事件的时间线理清楚后,更是感到不解和惊讶。 根据《资治通鉴...
原创 司...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与巩固,都离不开贤臣猛将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除此之外,还需要顺应历史的潮流...
原创 大... 大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政权,至今在很多人的心中仍然充满争议。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无...
原创 文...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风貌。尽管在不同...
文史|明末清初夏县名宦、乡贤张... 保存于夏县司马光墓文物保护所的《侍御张君墓志铭》石刻,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立石,是迄今为止夏县...
原创 玛... 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之一,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原创 一... 大明通行宝钞这东西,说起来真挺讽刺的。明明印着 “天下通行” 四个篆字,边框还刻着龙纹,看着挺唬人,...
原创 刘... 刘备为何选择娶孙尚香?在中国古代,婚姻往往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家族乃至国家之间的联姻。刘备与孙...
原创 秦... 我们并不推崇封建王朝那种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反感。然而,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之...
原创 赤...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麾下谋士的智谋下降,而是受到了许多复杂因素的...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然而,东吴似乎总给人一种保守自守的印象。实...
从射石没镞到千矢挽澜,古代神箭... 全文共2870字 | 阅读需6分钟 漫漫史籍中,以弓箭扬名的英杰豪侠着实不少。在中国古代,射艺是评判...
原创 毛... 毛泽东到底有多英明、伟大呢?黄克诚大将曾经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 井冈山的红旗不倒,象征着中国革命...
原创 抗... 黄殿君是抗联老战士,1934年加入了抗联第一军,担任第二师师长曹亚范的传令兵。他回忆起194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