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0日,刚刚划归第一野战军的18兵团181师,根据既定的作战计划,顺利到达了西安东郊。这支部队刚刚在当地安营扎寨,师长王诚汉便接到命令,要求立即赶往一野指挥所参加会议。王诚汉毫不耽搁,迅速出发,按时抵达了指定地点。 在指挥所,王诚汉向彭总和其他高级领导做了简要汇报。彭总没有多加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开始部署接下来的战斗任务。彭总简明扼要地告诉他,根据情报,马家军的82军已经从彬县出发,带领三个师和一个骑兵旅,正向咸阳方向进军。敌人的意图十分明确,显然是打算先占领咸阳,再进而攻占西安,改变西北战场的战局。
彭总强调,181师的任务是立刻出发,迅速赶往咸阳,并尽快修建防御工事,将敌军阻挡在咸阳之外。同时,第一野战军的各部队也要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扶眉战役。彭总神情严肃地提醒王诚汉,面对马家军的骑兵部队,必须小心谨慎。他特别提到,西路军曾在与马家军交战时遭遇重大损失,尤其是马家军的骑兵极为强悍,不能轻视敌人。彭总还指出,是否能在咸阳成功阻击敌人,将直接影响后续战役的成败,因为一野目前无法调集更多部队支援。 最后,彭总补充道,几天后,18兵团的主力部队将陆续到达,那时一野将具备足够的战力,形势会得到大大改善。 听完彭总的指示,王诚汉立即表示,他将带领181师的全体官兵,毫不犹豫地完成任务。彭总再次提醒他,马家军的骑兵不可小觑,尤其要注意对抗骑兵的冲击,不能掉以轻心。幸运的是,如今的武器装备已经比西路军时期强大得多,重型武器将成为应对敌骑兵的重要优势。 为了增强181师的战斗力,彭总在王诚汉到达之前,已从一野各部队调配了多挺重机枪,并将这些武器全数交给了181师。他特别叮嘱王诚汉,要合理利用这些重武器,毫不手软地击溃敌人,也为西路军的将士复仇。 彭总还问王诚汉是否有其他需求。王诚汉立刻提出,希望从一野的库存中调配一些军刀。听到这个请求,彭总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他并非不想提供,而是认为,面对马家军骑兵的威胁,最有效的武器应该是重机枪和冲锋枪,而军刀根本不适合此时的战斗。而且,随着现代装备的进步,军刀在战斗中已基本不再使用,许多军刀已成为闲置的旧物。 然而,王诚汉坚持要求军刀,他认为在近战中,军刀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马家军骑兵的冲锋中,可以有效阻击敌人的进攻。在经过一番耐心的解释后,彭总终于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要求王诚汉明确军刀的具体用途。于是,彭总让王诚汉坐下,向他和其他领导讲解了自己的计划。 面对彭总和其他高层领导,王诚汉显得非常冷静,他毫不紧张地陈述了自己的作战思路。他解释道,在与马家军的对抗中,除了选择有利的地形,最重要的是要设立四道防线,逐步阻击敌人。 第一道防线,他计划在阵地前挖设一条拦马壕沟,所有阵地都要挖好防壕,这样敌人一旦到达,必然会减缓进攻的速度。第二道防线则由一批精锐的军刀手组成,他们将悄无声息地出击,砍断敌军骑兵的马蹄,类似于当年岳飞对抗金兵时使用的铁浮屠战术。通过摧毁敌方骑兵的冲击力,减少敌人的骑兵威胁。 第三道防线是冲锋枪阵地,设在军刀手后方。当敌人从马上跌落时,可以通过冲锋枪火力进行扫射,迫使敌人无法靠近阵地。而对于继续冲锋的骑兵,冲锋枪也能在近距离内有效打击。 最后一道防线是重机枪阵地,所有火力都将集中在这里。当敌骑兵突破前三道防线后,面对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必定会难以承受。 彭总听完王诚汉的计划后眼前一亮,深感这个计划的独特性,立即批准了他的要求,所有军刀也立刻交给了181师。 咸阳战斗很快爆发,马家军的三个骑兵团首当其冲,猛烈地向181师阵地发起冲击。然而,王诚汉精心设计的四道防线成功发挥了作用,马家军的骑兵在防线面前几乎毫无抵抗力,最终被打得溃不成军。敌军不甘失败,随即调集三个师与181师展开正面激战。 在王诚汉的沉着指挥下,181师与敌反复进行阵地战,军刀再次在近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马家军的骑兵陷入混乱,咸阳的各大阵地始终牢牢掌握在181师手中。 几天后,18兵团的主力部队陆续到达西安,马家军终于意识到再也无法坚守下去,决定撤出咸阳。此次战斗,181师成功歼灭敌军2000余人,并击毙了马家军第248师师长韩有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彭总得知咸阳战斗的胜利消息后,十分高兴,感慨道:王诚汉这小子真不简单,打得好,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