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高宗赵构的宪节皇后:被俘16年,死后才得皇后名分
迪丽瓦拉
2025-11-15 05:32:11
0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京城的良缘:从邢家女到康王妃

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东京汴梁的邢家府邸张灯结彩 ——17 岁的邢秉懿要嫁给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了。邢家虽是官宦之家(父亲邢焕任朝请郎),但比起皇家还是普通门第,这场婚事能成,全因邢秉懿的 “贤名”。

当时的赵构刚满 14 岁,还是个懵懂少年,可第一次见到邢秉懿,就被她的温婉吸引。《宋史・后妃传》记载,邢秉懿 “性淑慎,有妇德”,意思是她性格温顺谨慎,有女子的美德。婚后两人住在康王府,日子过得十分甜蜜:赵构喜欢书法,邢秉懿就陪他练字;赵构偶尔犯了小错被宋徽宗责骂,邢秉懿就温柔安慰他。短短几年,邢秉懿就为赵构生下了两个女儿 —— 康大宗姬赵佛佑、康二宗姬赵神佑,一家四口的生活,成了赵构早年最温暖的回忆。

谁也没想到,这份平静在宣和七年(1125 年)被打破。这一年,金军大举南下,宋徽宗吓得禅位给宋钦宗,自己当起了 “太上皇”。次年,金军包围东京,为了求和,钦宗让赵构去金营当 “质子”。临行前,邢秉懿拉着赵构的手哭着说:“夫君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和孩子们等你。” 赵构抱着她承诺:“我一定回来,到时候咱们再也不分开。” 可他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与妻子的永别。

靖康之耻:王妃沦为阶下囚

靖康二年(1127 年),金军攻破东京,不仅抢走了大量金银财宝,还把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宫妃嫔、宗室子弟、大臣等三千多人掳往北方,史称 “靖康之耻”。当时赵构因为不在东京(他奉命去河北招募军队),侥幸躲过一劫,可他的妻子邢秉懿、母亲韦贤妃、两个女儿,都成了金军的俘虏。

被俘时,邢秉懿还怀着身孕,可金军根本不管她的身体,逼着她和其他女眷一起赶路。路上,邢秉懿因为不堪折磨,不幸流产,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宋史・后妃传》记载,邢秉懿 “从北狩,道中流产”,简单的六个字,藏着她无尽的痛苦。

更屈辱的还在后面。金军把俘虏分成几队,男的当奴隶,女的则被分给金军将领,或者送到 “浣衣院”(金军的官办妓院)。邢秉懿因为是 “康王妃”,身份特殊,没被送进浣衣院,但也成了金军将领完颜宗贤的 “战利品”。完颜宗贤多次逼迫邢秉懿屈服,邢秉懿宁死不从,甚至想过自杀,可一想到还在等丈夫的消息,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有次,邢秉懿和韦贤妃等人被关押在燕京(今北京)的一座寺庙里,她偷偷找机会给赵构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还附上了自己的一只金耳环,作为信物。信里说:“夫君若还记得往日情分,就快来救我们,我就算死,也想回到大宋的土地上。” 这封信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送到了赵构手中。此时的赵构已经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成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他看到信和金耳环,当场哭了出来,下定决心要把妻子和母亲接回来。

16 年的等待:从 “遥尊皇后” 到音信断绝

赵构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遥尊邢秉懿为 “皇后”,还特意下旨,封邢秉懿的父亲邢焕为 “庆远军节度使”,让他在南宋任职,以此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宋史・高宗本纪》记载,建炎元年(1127 年)五月,赵构 “遥册邢氏为皇后”,这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后,可邢秉懿自己却不知道 —— 她还在北方的囚牢里,苦苦等待着丈夫的救援。

赵构确实多次派人去金国谈判,要求放回邢秉懿和韦贤妃,可金国根本不同意,还把邢秉懿等人辗转关押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等地,让赵构找不到她们的踪迹。有次,金国使者来南宋,赵构特意问起邢秉懿的情况,使者却故意说:“邢王妃过得很好,陛下就不用惦记了。” 赵构信以为真,还以为妻子能平安归来,可他不知道,此时的邢秉懿,正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在北方的 16 年里,邢秉懿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 两个女儿赵佛佑、赵神佑在被俘后的第三年,就因为风寒去世了;韦贤妃虽然和她在一起,可两人也是自顾不暇。邢秉懿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生病,可金军根本不给她找医生,只能靠自己硬扛。她每天最盼的,就是能听到南宋的消息,能有一天回到丈夫身边,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绍兴九年(1139 年),邢秉懿在五国城的囚牢里,走完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年仅 34 岁。她去世时,身边只有韦贤妃一个人,临终前,她拉着韦贤妃的手说:“姐姐,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告诉陛下,我等了他 16 年,我很想他……” 韦贤妃含泪答应,把邢秉懿的遗体草草埋葬在五国城的郊外。

身后的荣光:迟来的皇后名分

邢秉懿去世的消息,金国一直瞒着赵构,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 年),赵构和金国签订了 “绍兴和议”,金国才同意放回韦贤妃和宋徽宗、郑皇后的灵柩。韦贤妃回到南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邢秉懿去世的消息告诉了赵构。

赵构听到消息后,当场崩溃,哭了整整一天一夜,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等了 16 年,等来的却是妻子的死讯。他后悔自己没能早点救出妻子,后悔自己轻信金国使者的话,让妻子在北方受了那么多苦。《宋史・后妃传》记载,赵构 “闻邢后薨,恸哭不已,辍朝五日”,意思是他听到邢秉懿去世的消息,悲痛大哭,停止上朝五天,以此表达对妻子的哀悼。

为了弥补对妻子的亏欠,赵构下旨,追谥邢秉懿为 “宪节皇后”,还特意派人去金国,把邢秉懿的灵柩接回南宋,与自己的陵墓(永思陵)合葬。他还下旨,让邢秉懿的父亲邢焕官至 “枢密使”(相当于宰相),并追封邢家的其他人,让邢家成为南宋的名门望族。

赵构还在皇宫里修建了一座 “宪节皇后殿”,殿里摆放着邢秉懿的画像和她生前用过的物品,他每天都会去殿里看一看,仿佛妻子还在自己身边。有次,他看到邢秉懿当年送给他的那只金耳环,又忍不住哭了起来,对身边的人说:“朕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宪节皇后,她为朕受苦 16 年,朕却没能让她过上一天好日子。”

:南宋最悲情的皇后,一生都在等待

邢秉懿的一生,是南宋历史上最悲情的一页 —— 她本是康王府里的贤妻良母,却因为 “靖康之耻” 沦为阶下囚,在北方的囚牢里苦熬 16 年,最终没能等到丈夫的救援,客死异乡。她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后,却从未在南宋当过一天皇后,这份迟来的名分,对她来说,或许只是一种安慰。

《宋史・后妃传》对邢秉懿的评价很高:“后在北庭,备尝艰辛,始终不屈,可谓贤矣。” 意思是邢秉懿在北方的囚牢里,受尽了艰辛,却始终没有屈服,堪称贤德。她用自己的坚韧和忠贞,诠释了一个女子的气节,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位 “悲情皇后”。

邢秉懿的故事,也反映了 “靖康之耻” 给南宋皇室带来的灾难 —— 无数的妃嫔、宗室女子,像邢秉懿一样,在北方遭受着屈辱和折磨,她们的痛苦,是南宋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而赵构对邢秉懿的思念,虽然有迟来的愧疚,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丈夫的柔情,让这个在历史上饱受争议的皇帝,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如今,在浙江绍兴的宋高宗永思陵旁边,还有一座小小的皇后陵,那就是邢秉懿的宪节皇后陵。陵前的石碑上,刻着 “宋宪节皇后邢氏之墓” 几个字,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这位悲情皇后 16 年的等待与坚守。

文献考证:还原真实的邢秉懿

为了准确还原邢秉懿的一生,我们参考了多部宋代权威文献,这些资料为了解她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1. 《宋史・后妃传・宪节邢皇后传》(中华书局 1977 年版):作为记载邢秉懿生平的核心文献,详细记载了她的出身、与赵构的婚姻、被俘经历、去世情况及死后追谥,是研究邢秉懿最权威的资料。
  2. 《宋史・高宗本纪》(中华书局 1977 年版):记载了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的重大事件,其中多次提到邢秉懿,包括遥尊她为皇后、派人去金国谈判救援、得知她去世后的反应等,补充了《宋史・后妃传》的不足。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著,中华书局 1988 年版):这部宋代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了南宋初年的历史,其中有关于邢秉懿被俘后在北方的遭遇、赵构与金国谈判的细节,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邢秉懿的悲惨经历。
  4. 《宋会要辑稿・后妃》(徐松辑,中华书局 1957 年版):记载了宋代皇后的册封、追谥等信息,其中有邢秉懿遥尊为皇后、追谥为宪节皇后的具体时间和流程,帮助我们梳理她的 “皇后之路”。
  5. 《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这部书记载了宋、辽、金三国的历史,其中有关于 “靖康之耻” 中被俘皇室成员的记载,包括邢秉懿的被俘过程、在北方的关押地点等,印证了她的悲惨遭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如果吴石当时一直跟随国民政府,他凭借在军中的高地位,解放后本可以过上安逸的高官生活。即便留在大陆,凭...
原创 古... 受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古代的嫡庶观念都有一定了解,觉得它非常严格。然而,影视剧呈现的嫡庶观念其实经...
原创 闯...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史学家和后人对其命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且有代表性的...
原创 彭... 有一种威严,仿佛天生带着让人敬畏的气场,哪怕没有丝毫恶意,也能让周围的人不敢轻视或应付了事。开国元帅...
原创 关... 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不仅在史实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塑造了忠诚与勇猛并存的武圣...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京城的良缘:从邢家女到康王妃 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东京汴梁...
原创 是... 一、大意失荆州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流传千古的格言,精准地揭示了深思...
原创 周... 周朝建立之后,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最大优点是能确保政权的平稳交接...
原创 济...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贺春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政委,向所长王英光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
原创 退...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洛阳和长安。面对危机,唐玄宗匆忙逃往蜀地。当他终于抵达成都时...
聊聊三国:三国时期,魏晋玄学为...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面对蒋济这个太尉的征召,阮籍为什么会拒绝呢? 这个问题,后世其实一直...
什么是黄帝纪年,为何革命党人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夜。不到两个月,十余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然...
原创 苏... 许多人提到犹太自治州,脑海里可能立刻想到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及中东的沙漠地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苏...
原创 盘... 按照谥法的规定,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祖,而守成皇帝的庙号则为宗。虽然历史上也有个别例外,但大部分王朝...
原创 三... 一提到三国时期,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往往是那些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
原创 黄... 1940年11月,江苏海安的我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争论的双方身份差异明显,其中一...
原创 匈... 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和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两国都...
原创 此... 清朝末期,列强纷纷入侵,国家危在旦夕。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百姓疾苦,生死未卜。社会动荡,灾难不...
原创 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对世界...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在此时被重新整编为八路军,分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设四个主力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