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基于春秋战国骑射技术,谈古代骑射发展历程
迪丽瓦拉
2025-05-29 03:32:31
0

原标题: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基于春秋战国骑射技术,谈古代骑射发展历程

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屡受北方胡人侵扰,再加之国势衰微,连中山这样的小国都能进犯赵国边界,赵武灵王在与胡人的交战中看到了骑射的长处,在全国发起了一场向胡人学习的运动,史称“胡服骑射”,赵因此强盛,一举而灭中山。

事实上,赵武灵王时期的北方胡人骑兵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中国有最早文字记载的骑兵部队普遍认为是秦国的“畴骑”,早于胡服骑射三百余年,见于《韩非子》一书:

“秦穆公曰:‘吾欲辅重耳而入晋,如何?’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歩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

可见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具备一定数量的骑兵,且长久以来几乎贯穿于整个冷兵器时代,那么骑射究竟有着怎样的重要性,才能在战争史上长久不衰呢?

一、骑射的诞生与发展

1.骑射的诞生和优势

纵观人类历史,生存才是驱动发展的永恒动力。

人类迫于生存的压力,不断地在寻求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从采集、捕猎到后来的种植、放牧,效率都在不断地在提高。

战争也是这样,人们追求更高效的杀伤手段,造成的杀伤越大,胜利的希望就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骑兵和弓箭应运而生。

马和弓箭绝对算得上良配,马儿赋予人更高的移动速度,弓箭则带给人们更远的杀伤能力,在这一点上,游牧民族是绝对领先于农耕民族的,成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具有先天的优势,孔武有力、崇尚勇气,游牧民族称得上天生的战争机器。

而这一切的序幕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中被拉开了。

2.骑射的发展

战争的出现往往促进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如此,古代也是如此,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冲突是在汉代。

中原地区楚汉之争后,农耕民族衰弱,游牧民族强大,这时的汉王朝不得不想北方的可汗和亲来赢取发展时间,事实证明,同等时代下的游牧民族不会是强大起来的农耕民族的对手,农耕文明具有更加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在这样的基础下,农耕文明的科技往往领先于游牧民族数百年。

除此之外,农耕文明还有另一个大杀器——弩。《孙子兵法·作战篇》就有提到:

“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这足以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弩箭就被农耕文明运用到战争中来。

相较于弓箭,弩箭的杀伤距离更远,威力更大。同时,弩还具有更快的射速,可以形成密集的火力覆盖,游牧民族在骑术上带来的优势,荡然无存。

这时的骑兵普遍是轻骑兵,漫天的箭雨密集攒射,骑兵的冲锋也就成了死伤率居高不下。

当时,汉武帝西征大宛引进汗血宝马,同时又在河套等地大肆养马,此时农耕民族在战马数量和质量上已经不输游牧民族。

另外,汉民族在锻造技术上的领先,据《汉书》记载,在西汉之时,工匠就已经掌握了炒钢、灌钢的技术,炼出来的钢硬度极高,钢刀钢枪也开始逐步列装于汉代的军队。

那时起,就有这一汉五胡的说法。在科技碾压的情况下,匈奴被大汉朝打得四分五裂,被迫迁移。骑射则在农耕民族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在名将如卫青李广的带领下,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战争奇迹。

二、骑兵的革命

1.马镫

谁也无法预料到,中国在骑兵战争中最伟大的发明竟然是小小一个马镫。

昭陵出土的六骏图中的飒露紫宝马身上就带有一条系着铁圈的带子,据考察,这应该就是早期的马镫,而马镫的发明足以在骑兵身上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它带来了马上受力的支撑点,马上砍杀也具有了可行性。

高速移动的战马配上骑兵手中的冷兵器,大队的骑兵带着强大的动能冲阵,在战场上绝对称得上是杀气四溢的血肉磨盘。

时间过渡到五胡乱中原时期,游牧民族入侵带来的绝对不只是人口和财富的损失,更多的是科技流失,秦汉几代确立下的技术优势轰然倒塌,游牧民族在掳走汉人的帮助下,迅速完成军备武装,攻守之势,再次逆转。

来自中原汉地的先进锻造技术,更加坚固铁甲铁剑开始在骑兵中普及,重骑兵开始出现,浑身包裹着铁甲的重骑兵即使面对着箭雨的攒射也能发起冲锋,一汉五胡的战损比逐渐成为历史。

这便是唐初之时,被唐太宗引为生平之耻的渭水之盟的由来。

2.与时俱进的骑兵

时代总是在发展的,骑兵之所以长久不衰在于永远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出现演变。据新唐书记载:番邦诸酋请作天枢,为太后记功德,署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新唐书描述这座天枢高150尺,用铜铁2百万斤,上面铸造的异兽多不胜举。根据这段描述,就能想象出隋唐时期的铸造工艺已经掌握到了何种地步,关于金属制造工艺已经囊括了切、削、抛光、焊接、铆、镀等复杂工艺,在这些工艺下,铠甲的种类也越来越精细化,可用于骑兵的铠甲也具备了生产条件。

马铠、骑兵铠广泛装备于骑兵,使得骑兵在战场上的生存率大大提高,这时骑兵开始成为主宰战场的大杀器。

三、骑射的巅峰

1.矛与盾的成长

弓箭与骑兵就像矛与盾的结合,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

时间推进到宋辽金的时期,燕云十六州尽失,外加养马地的缺少,使得宋朝面对大规模重甲骑兵的辽国和金国显得虚弱无力,加上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大宋朝连连战事失利,更有靖康之耻这样的千古耻辱存在所以人们往往以弱宋来称呼宋朝。

然而,在北方民族的铁蹄下,大宋还有近三百年的国祚,原因就出在大宋朝巅峰的弓箭技术。

面对这几乎是清一色铁甲的重骑兵,传统弓箭的杀伤就显得捉襟见肘起来,于是,大宋朝的工匠们就开始走向了弩箭的研发制造,神臂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金朝的《遗行府四帅书》中有提到:

“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由此可知,早在宋神宗时期,神臂弩就被制造出来了,甚至在金军高层都有着精巧绝伦的称赞,足见其杀伤力在金军中的恐怖。

2.弩箭的巅峰与骑兵巅峰

神臂弩名声如此之大,威力究竟如何?

《宋史兵志》中记载:

“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尺。”

这样的威力下,攻城的步兵甚至可以凭借定在城墙上的弩箭攀爬而上,在战场上更是威力巨大,在密集的阵形下,可以做到连透三人而入地一寸。

虽然过于笨重,但进攻不足,固守有余,这也是宋朝能在几百年无马、无险却能在重骑兵的兵锋下坚守的原因。

如果说神臂弩是弓箭的巅峰,那么西夏铁鹞子绝对是重骑兵的巅峰。据《宋史·兵志》中记载:

“铁鹞子者,西夏骑也,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铰联,虽死马上不坠。”

铁鹞子最开始作为李元昊的亲卫,后来逐渐成为西夏军队的主力,充当着前锋的角色,每次冲锋就像一条钢铁洪流一般,所向披靡。在战术上就像二战德国奉行的闪电战,来去如风,一击必中。

3.两者在战场上的作用

《孙子兵法》上说: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这便体现了冷兵器时代的作战秘密——动能。从高处冲锋的士卒比在平地的士卒拥有更大的动能,他带着从高处冲下来的高速度,更容易破开防御,造成杀伤。

除开那些诡谲的阴谋和兵法战术,战争最重要的还是杀伤效率,现代战争也不例外,从炮弹到导弹乃至于核武器,无一不是追求着最大的杀伤,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弓箭这类高效杀伤的武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无非是野战和攻城两种战争,除开较为全面的步兵,骑兵和弓箭手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在野战方面,骑兵承担的责任非常之广,充作斥候,分散在战场周围侦察,也能成为全军先锋冲阵,分割战场,掩护步兵推进。

弓箭手的战术则较为单一但是足够有效——消耗,无论是攻城时对城上守军的消耗还是野战两军相交前,对敌人有生力量的消耗,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需求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骑兵和弓箭手正是在战场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二者的功能怎么区分,最终,都是为战争而服务的。

参考文献:

《全球通史·中国文明》——江西教育出版社

《宋史·兵志》——中华书局1977

《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

《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龙... 前言 龙袍,是古代皇帝的朝服,同样也是皇帝身份的象征。 在三皇五帝时代,轩辕黄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原创 蜀... 蜀汉刘备的五虎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均为骁勇善战之辈,那么当他们遇上吕布、典韦、许褚...
原创 臭... 是因为这些禽兽是受天皇领导的吗? 抗日影视剧中,狂妄自大的小鬼子满口“皇军”的自称,大家都不会陌生。...
原创 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战齐魏败燕国御秦军,凭一己之力扛起赵国,延续30余年,与白起,李...
原创 皇...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来聊一聊曹魏阵营的一位特殊谋士, 此人皇族出身却投身曹魏阵营,他料事如神却无人肯...
原创 为... 在历史这条长长的大河里,清朝雍正时期的反腐故事就像一颗特别亮的明珠,到现在还闪着不一样的光呢。雍正皇...
原创 犹... 有些人喜欢犹太人,有些人不喜欢犹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犹太民族毫无疑问是世界上...
原创 安... 一提到安史之乱,人们总会想到这是一场唐朝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无数的江郎将相都在这场危机中付出了生命。在...
原创 晚...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中国是一个极其讲究传承的国家,继承祖上基业成为了世家大族的传统,父亲对儿子的言传...
原创 大... #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朝代,你知道他建立的细节吗?# 公元前2205年,舜帝在位33年后,将君主之位禅...
原创 长... 文/夏明星孙津津 在许多毛泽东的追随者看来,长征简直就是毛泽东一个人的事业。1977年9月9日,开...
原创 离...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曹丕) 公元224年秋天,魏文帝曹...
我国历届总理简介 周恩来 任期:1954年-1976年(1949年10月-1954年9月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字翔宇,...
司马家为何不扶立汉帝,来摆脱曹... 司马家夺位的过程中,风评一直不好,主要是他们家族深受曹家之恩,夺曹家之位,被人认为不道德。曹操对于司...
原创 与... 诸葛亮治蜀:严法治世,不以小惠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
原创 清...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一部由张国立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爆火,剧中每一个单元的情节,都在诙谐幽默中反...
原创 泸... 我们都知道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在众多的事件中,伟人在其诗作《长征》中,只记录了几场典型的...
原创 洪... 一、洪门的形成 “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算英雄也枉然”,金庸在小说《鹿鼎记》中塑造了陈近南这个形象,是天...
原创 临... 临汾攻坚战 张玉林 尧帝名城斩获关, 战无不胜谱新篇。 向前率队红旗展, 敌将司令落马瞻。 果敢顽强...
原创 原... 在古代那些成功登上王位的皇帝身边总有一个谋士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比如三顾茅庐的刘备,比如为了张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