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史之乱最著名的两大忠臣之死,场面悲壮,看完让人愤慨
迪丽瓦拉
2025-07-31 09:33:06
0

一提到安史之乱,人们总会想到这是一场唐朝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无数的江郎将相都在这场危机中付出了生命。在这当中有着这样两位名将,始终苟利国家的生死,但最终却落得一个

悲壮的结局

,实在令人唏嘘。

他们便是在大唐

被誉为“帝国双璧”的

高仙芝

封常清

一、成长历程

说起高仙芝,那可算是从小就有着军事上的

天赋异禀

,少年

便随父至安西(今库车),以父功补官,年二十余岁即拜将军,三十不到便做了安西副大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而比上封常清,其自小失去双亲,长期与外祖父生活,但好在其外祖父对他关照有加,闲暇时常在城门楼上教他读书,

尤善兵法

,这也为之后封常清优秀的军事战略和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才间的相互怜惜

谈到两人的相遇,可谓是一种缘分和偶然。当封常清的外祖父过世之后,

年过三十又孤贫无依的封常清内心苦闷,见高仙芝出行时前呼后拥,官服华贵,威风凛凛,非常羡慕,于是慨然投书,求为随从。本以为这会是两人仅有的联系,但是命运却在此刻把两人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一次,封常清随高仙芝军队出征,在高仙芝高超的军事技艺下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当高仙芝正准备向朝廷邀功之时却犯了难,关于如何撰写此次战况的捷报,高仙芝始终不太满意。而封常清此时可没有闲着,出征之前他便关注战场上的所有细节,不仅

仔细观察高仙芝的意图,而且

整理出了

一份详实全面的捷报,之后当高仙芝阅读完也不禁感叹此人正是自己苦寻的心腹之选,居然能够把自己所有想法都全部表达出来,是天下少有的人才之一。自此高仙芝逐渐开始赏识封常清,两人的

互相尊重

让他们建立了

极好的默契和深厚的友谊

三、伟大的军事功绩

正是在这两位杰出的军事人才的相互配合之下,一直侵扰唐朝的

吐蕃问题也由此得到了解决

,两人不仅先后击败了小勃律国、大勃律国,更是让多次阻止吐蕃在西域的不断扩张,令其一听两人的名字便闻风丧胆,不战自退,从此不敢轻易冒犯我国边疆。要知道,历史上能够真正让边疆稳定的将领可谓是少之又少。

四、安史之乱中的重要作用

叛乱战争爆发之前,封常清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军事经验,主动向玄宗请命带兵征战,此时玄宗由于战争爆发得过于突然,其兵力还无法从边境迅速的调回的情况下,听到这般话后不禁大喜,于是

委以重任

,让其即刻招募市井志士迎战叛军。

但临时军怎能比得上一只长期在外战争、训练有素且准备充分的正规军队呢,战争很快就展露出了颓势,但此刻的封常清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凭借其高超的军事素养,硬是接下了安禄山军队的一次又一次攻势,甚至主动组织了五次强势的反击,大大的迟缓了叛军的进攻,为唐朝军队的集结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避免了王朝的覆灭。尽管最终随着

两军武器、军力实力的过于悬殊

,被迫败走洛阳,于

陕郡的高仙芝汇合。

当两位老搭档相遇之后,高仙芝根据封常清的前方战况和当前的战争形势,迅速与之商量对策,并听取了封常清

退守潼关

的建议。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一决策也是相当正确的,退守之后叛军果不其然意图下一次进攻,但发现退守潼关后的高、封两人早已有所准备,最终也是悻悻而归,不敢轻易进犯。

事实证明,退守潼关不仅有效地保存了唐军的军事战力,也为后来军队的集结

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

,甚至帮助了唐军随后乘胜追击最终击败叛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军事决策上并无问题。

五、唐玄宗一意斩杀

当军事上的不利被政治化之后,多数情况下都会导致将领的被杀,玄宗此时也是践行了这样的行动。退守潼关之后的消息传到玄宗耳中时,玄宗却仍把想法停留在盛唐军队所向披靡的时候,认为唐朝物质丰裕且武功盖世不应该连小小的叛军都无法平息,现在,这样的结果让政治上的

大唐王朝遭受了如此耻辱

,实在是气在心头,颜面无存。于是对这两位将领的信任瞬间降至冰点,勃然大怒,加上此时朝中有位一直与高仙芝交恶的边公公的

谗言进谏

,更加坚定了玄宗要惩处两人的决定。

自古以来,兵家惯有

临阵杀将作为战场大忌,玄宗此刻却罔顾这一情况,毅然坚信军队失利就是领将的无能,便听取小人之言执意斩杀了这两位曾为帝国创下无数战功的领袖。

六、英雄陨落

当朝廷圣旨传到军中时,无数将士得知首将即将被斩首示众后,无不为之愤慨不平,军心动摇。但此刻的这两位将领在赴死之前,却仍然挂念着国家的存亡、战争的胜利,并再次

强调了潼关对于长安的重要性并稳住士兵的情绪

。行刑之时,两位勇士欣然前往,无怨无悔。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了唐朝最后的尊严,也展现出了其宁愿死在政治上的刀刃下也不在战争上投降认输的气节和不屈。或许是上天也在为这两位勇士感到不公,随后几天狂风呼啸,天空犹如被黑暗笼罩一般,阴暗无光。

如果你平时对历史题材的内容感兴趣,我们便能在最近比较火爆一部漫画——

《刺客信条:王朝》

中找到这样形象的场景来见识到当时场面的壮观,当万千将士众志成城为这两位壮士喊“冤”之时,当朝官中却仍然不为所动,继续各自为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当读到这一内容之时,我们难免会将自己置身于漫画之中,那种为英雄惋惜的情愫也愈发强烈,也同时不得不感叹,是否古代英雄最终总是会有走向枉死的命运?

结语:

高仙芝与封常清两位名将的结局令人惋惜,但他们不朽的精神却时刻鼓舞着每一位忧国忧民的普通人,英雄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并不是他们赴死时得有多么的壮烈,而在于他们始终

以国家命运为己任,危机之时敢于临危受命,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盛世的迷梦便被击碎了。为了平定藩镇朝廷想出了个以毒攻毒的办法...
原创 原... 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曲“忠义”英雄的悲歌,“忠君贤臣”的代表人物刘备、诸葛亮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在这...
法治热点速览|太原发现一处北魏... 热点速报 2024.11.12 最新热点新闻 新鲜法治新闻 每日课间加餐 今日要闻 新闻速览 1 ...
原创 随... 每次提到龙,其实大家都会充满了各种疑惑,到底我们中国有没有龙的存在呢? 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
原创 你... 公元552年,一具无头尸体在建康城被百姓分而食之,骨头被烧成灰下酒,甚至连无头尸体的妻子也来分一杯羹...
原创 不... 阿倍仲麻吕最为遣唐使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位,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异国士子却凭借着聪明才智考中了大唐的进士...
原创 徐...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很多非常知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名气也非常大,他就是徐庶,当时曹操为...
原创 唐... 唐朝历21位皇帝。存在289年。在这之后,乱世又起,军阀割据的局面重新回到中原大地,直到赵匡胤黄袍加...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八世纪中后期,新罗贵族内部争权夺位,...
原创 唐...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无论当初殊荣多盛,最终也难逃倾覆的命运。而每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灭亡...
原创 唐... 造反,自古以来都是一项体力兼智力的双重考验,而且成本很高,成功了荣登九五之尊,君临天下,而失败了会祸...
原创 唐... 在盛唐时代,长安有东西两个主要的集市。这两个集市位于皇城的左前和右前方,中间还有个朱雀街。这两个集市...
原创 唐... 夏商时期,云南属于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这里被称为“百濮之国”。公元前三世纪,楚国的大将庄蹻进...
原创 原...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304期:纣王 文/王事情 《史记·殷本纪》中记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在...
原创 刘...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争议,甚至有人将他称为混混皇帝,他就是刘邦。 刘邦这辈子...
原创 吕... 标题:吕布武功三国第一,为何遇到张飞却没了脾气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武将,其中吕布和张飞...
原创 关... 《——【·前言·】——》 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路过马超的辖区,按理说,马超应该第一时间出手相...
原创 勾... 春秋末年,在东方有两个大国,他们充当着霸主的地位,一个便是勾践称王的越国,还有一个则是阖闾执掌的吴国...
原创 春... 郑国东迁之后,没过两年,郑桓公保卫周幽王战死。他的儿子继位,就是郑武公,紧急带兵赶往镐京救援。又护送...
原创 不... 三国前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势力崛起,虽面对曹操屡战屡败,但刘备身边的人才却是越聚越多;直到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