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时曾路过马超辖区,马超为何没有救援?
迪丽瓦拉
2025-08-01 03:33:29
0

《——【·前言·】——》

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路过马超的辖区,按理说,马超应该第一时间出手相救。

可是马超竟然没有做出任何援助!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幕?为什么关羽的困境没有引起马超的反应?

难道两位昔日的“兄弟”之间早已埋下了裂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马超在关羽最需要帮助时选择了沉默?

虎落平阳遭人欺

219年年末,樊城战事正酣,关羽挟水淹七军之威,一举擒获庞德,逼降于禁。这场胜利让关羽志得意满,却不知危机正悄然而至。

孙权暗中与曹操联手,准备对荆州下手。吕蒙假装生病,麻痹关羽警惕。趁着关羽主力在前线,吕蒙一举夺取江陵,切断关羽退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关羽被迫撤军。军中将士得知家人安好,纷纷投降东吴。关羽身边兵力越来越少,从最初的四万精兵锐卒到最后只剩数百残军。

水淹七军之后,关羽的威名达到顶峰。樊城守将曹仁被困城中,粮草断绝,士气低落。

关羽更是在城下叫阵,扬言要生擒曹仁。江北诸将无不胆寒,就连素以勇猛著称的庞德也在与关羽的单挑中落败。

可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关羽的头脑,他忽视了孙权的动向。当时东吴内部对荆州的归属一直心存芥蒂,孙权更是多次派人试探性接触曹操。

关羽的傲慢态度,让孙权找到了与曹操结盟的理由。吕蒙此时展现出高超的伪装技巧,他不但装病示弱,还派人频繁往来医药,打消关羽的戒心。

江陵作为荆州重镇,储存了大量军需物资,其中包括关羽北伐所需的后勤补给。一旦失守,不但切断了军队的补给线,更断绝了关羽的退路。

关羽的部将傅士仁、糜芳负责守卫江陵,但他们早就对关羽心怀不满。当吕蒙突然发动进攻时,这两人几乎没有组织有效抵抗就投降了。

消息传到前线,关羽麾下将士军心动摇,许多人担心家人安危,纷纷脱离队伍。

骄傲使人迷失本心

关羽性格刚直,但过分骄傲。在汉中之战后,刘备被封为汉中王,他也被封为前将军。这份殊荣让关羽更加目中无人。

他看不起同为五虎将的黄忠,认为大丈夫不该与老兵同列。对盟友孙权也是轻蔑有加,不但拒绝了孙权的亲事提议,还在樊城之战中出言不逊。

这种傲慢的性格让他与部下关系疏离,糜芳、傅士仁就因受其轻慢,后来干脆投降了东吴。

关羽的骄傲不仅表现在对外态度上,更深深影响着他的决策判断。当初刘备在汉中大获全胜,论功行赏时,关羽被拜为前将军,位在五虎将之首。

这本是实至名归,但关羽却因此更显傲慢。他在军中推行严苛制度,动辄责罚将士,让不少老臣心生怨望。

特别是对同为五虎将的黄忠,关羽多次在军议中出言讽刺其年迈,认为老将已经不堪大用。

而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的英勇表现,恰恰证明了关羽的偏见。在对待东吴方面,关羽的傲慢更是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孙权曾派使者提出联姻,希望关羽将女儿嫁与孙权之子。这原是一个加强联盟的好机会,但关羽却以东吴门第不够为由断然拒绝,更扬言"宁将吾女嫁与乞丐"。

如此无礼之词传到孙权耳中,让这位东吴君主深感屈辱。及至樊城之战,关羽更是多次派人到东吴边界挑衅,扬言要取南郡,这更加深了两家的裂痕。

吕蒙巧施连环计

吕蒙接替鲁肃后,就在暗中筹划夺取荆州。他表面对关羽倍加恭敬,实则暗中积蓄力量。当关羽主力北上时,吕蒙抓住战机,白衣渡江一举夺取荆州。

更妙的是,他善待关羽将士家眷,让他们写信劝降,瓦解了关羽军心。这一连串计谋,让关羽腹背受敌,陷入绝境。

吕蒙的智谋远超常人预料。他深知关羽轻视自己是个文弱书生,便以此为掩护,暗中部署。

首先是他调整驻军布局,将精锐部队分散隐藏在各个水寨中,表面上却只留守备力量。再就是他派人频繁出入荆州,打探虚实,暗中绘制地形图,标注关羽军队部署。

更巧妙的是,他借机与荆州本地豪强建立联系,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策应。当关羽主力北上后,吕蒙立即实施"白衣渡江"计划。将士们穿着普通百姓衣服,分批渡江,避过哨探。

登岸后再换上战袍,攻其不备。这个计谋不但出其不意,还避免了正面交锋的伤亡。占领荆州后,吕蒙立即施行安抚政策,严禁部下骚扰百姓,并派人保护关羽将士的家眷。

这一手段瓦解了关羽军队的战斗意志,因为将士们知道家人安全,便无心恋战。

督临沮虚衔之谜

马超为何在关羽危难之际没有出手相救?事实上,马超根本就不在临沮。他虽被封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但这只是个虚衔。

马超作为前凉州军阀,刘备对他既倚重又提防,让他担任左将军和骠骑将军,一直在中央任职。

临沮督职不过是提升他地位的荣誉称号,并无实际驻军。关羽也正因知道这一点,才会在危急时刻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求援。

马超的地位问题实际反映了刘备集团内部的权力平衡。作为西凉降将,马超带来了精锐骑兵,为蜀汉军事力量注入新血。但他在凉州的残暴行径和反复无常的立场,让刘备始终对他保持警惕。

刘备采取了"虚衔制衡"的策略:一方面给予马超崇高的军事职称,满足其虚荣心;另一方面却将其牢牢拴在成都,不给他实际的地方军权。

临沮督职看似荣耀,实则是一种精妙的制约。这个职务让马超在名义上统领边境要地,显示其地位,但实际上却无法调动当地军队。

关羽深谙此中玄机,所以在危急关头,他选择向刘封求援而非马超。刘封驻守上庸,握有实权,理论上能够提供最直接的军事支援。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刘封因为早年与关羽有隙,此时也选择了袖手旁观。

绝境中的最后时光

220年1月,关羽退至麦城,形势已是岌岌可危。他尝试向孙权诈降,但被识破。

在东吴大军合围前,关羽带着最后十几名亲兵突围,却在临沮遭遇马忠伏击。这位叱咤风云的五虎上将,最终与儿子关平一同战死。

这场悲剧源于关羽的轻敌冒进,也暴露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致命缺陷。

麦城之围,是关羽一生最黯淡的时刻。昔日威风八面的温酒斩华雄的美谈,此时已成为一种讽刺。

关羽在麦城中苦苦支撑,希望能等到援军到来。他派出多路人马打探消息,却都石沉大海。

城中粮草日渐减少,将士们开始动摇。关羽想到诈降计策,派人向孙权递交投降书,希望能暂时麻痹敌人。

而此时的吕蒙早已洞悉其意图,非但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加紧了包围。眼看大势已去,关羽决定带领最后的亲信突围。

那个暗夜里,关羽与关平带领十余骑,趁着东吴军队换防之际,冲出重围。可在临沮附近,马忠早已设下埋伏。

这位曾经在华容道上饶过曹操性命的大将,最终倒在了无名小卒的阵前。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儿子关平至死都没有离开父亲,父子二人同时战死沙场。

《——【·结语·】——》

关羽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失败,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复杂。

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关羽输在了自己的骄傲和轻敌上。他的结局提醒着后人:实力固然重要,但在尔虞我诈的战场上,谨慎和智慧同样不可或缺。

马超未能救援一事,也许正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醒示:有时候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背后往往另有隐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似乎又重现了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袁绍、袁术兄弟在初期可...
原创 此...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
原创 商...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
原创 包... 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
原创 南... 在南宋中后期,时任皇帝的宋理宗赵昀不听少数忠臣的警告,只想恢复中原,名留青史,于是联合蒙古灭了金朝。...
原创 此... 吴汉家境贫困,后来亡命渔阳,贩马为生,后来被任命为了安乐县令。那时候的刘秀正在巡视河北,吴汉从没有见...
原创 韩... 韩信大家都很熟悉,一代名将,帮助刘邦打下了汉室江山。但是一代名将韩信最终的结果是可惜的,遭到了吕后的...
原创 读...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春秋乱世,秦始皇一统七国、安定天下;宋金两朝对峙,岳飞一生与金抗战等等。中华上...
原创 此... 三国时期,群雄混战,局势混乱,而袁绍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度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手底下有十分多厉害的将...
原创 清... 清朝的一共有十二位皇帝,这些皇帝将清朝的历史划分为入关前和入关后两大部分。 首先是入关前,有努尔哈赤...
原创 周... 说起周总理没有人不知道,因为他是深受人们爱戴的好总理,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和为人民谋幸福,逝世时人...
原创 野... #头条中国史# 很多人对于导致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的原因有争论,有的说是因为黄巾起义,有的说...
原创 围... 1948年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被华野5个纵队包围在碾庄圩地区。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对即将飞往徐...
原创 刚... 1932年,红四方面军正在鄂豫皖苏区打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红军32团第5连连长滕海清,突然接到上级...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子嗣旺盛。他有26个儿子,但他最看重的是太子朱标,一心培养他,包括家庭教育、学术教育、...
原创 曹... 曹操汉中之战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曹操确实雄才大略,可是刘备也不简单 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可能...
原创 1... 1912年,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想来,清朝的覆灭距今好像也不是太远,...
原创 重... 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化,古往今来,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任何...
原创 有...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是阿拉伯人占主体,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
贾海生: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 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与 《周礼》所见治理殷民的理想模式 贾海生 根据《尚书》的《康诰》《召诰》《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