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仅刘备有关张赵马黄,连刘禅也有“五虎”,更是蜀汉最后的保障
迪丽瓦拉
2025-08-01 03:33:02
0

三国前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势力崛起,虽面对曹操屡战屡败,但刘备身边的人才却是越聚越多;直到刘备入川自立“汉中王”,其帐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统称为蜀汉“五虎上将”,这五人骁勇忠义,随便哪一个都堪称三国时代的“万人敌”。但从“关羽”死后开始,当年的“五虎上将”犹如风卷残云,间隔不久相继离世;至此,蜀汉政权好似瞬间颓废,再无往日的鼎盛。

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很直接的说明了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情况,同时将“廖化”也顺带贬低了一下;其实不然,如果“廖化”跟关羽比,那的确算不上“大将”,但是在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不仅仅是“蜀汉”一国,即便是曹魏和东吴,当年那些威震天下的名将们也都相继而亡。在此时,“廖化”绝对称得上是蜀汉政权中的“大将之才”。

都知道“关羽”曾千里走单骑,其实“廖化”在关羽死后也曾“千里走单骑”;不过“廖化”保护的是自己的“老娘”。公正的说,廖化的“千里走单骑”其困难程度不亚于当年的关羽;当时关羽新败,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对“荆州”残余都进行着极其残酷的搜捕和镇压,而“廖化”身为关羽心腹,更是被视作重点搜捕对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廖化”虽有乔装作掩护,其实面对的困难也极其艰巨;可“廖化”最终还是突破了重重封锁,保护着“老娘”回到蜀汉。从这点看,“廖化”也是一员勇猛彪悍的“大将”,而且是位不可多得,誓死忠于“蜀汉”的良臣。

之后“廖化”依然被安排在战场的最前沿,虽年事已高仍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尤其作为蜀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老将“廖化”威风不减当年,在随诸葛亮北伐中败游奕、射王赟,甚至逼得司马懿几欲自杀;“廖化”返蜀后先随诸葛亮,后协助“姜维”,一直看着“蜀汉”灭亡。“廖化”这份豪情恐怕当年的“关羽”也不过如此,虽是老将,仍可谓刘禅帐下“五虎”之一。

说起刘禅帐下“五虎上将”,就不得不提一下“句扶”;可能这个名字并不为人所熟悉,但此人勇猛无敌,用兵如神,世人传言“前有王句,后有张廖”由此可证,“句扶”此人能与蜀汉后期的大将“王平”齐名,其实力也非同一般。公元225年,“句扶”就随诸葛亮征伐“南中”;此战中“句扶”身先士卒,勇武过人,不仅蜀军皆服,就连诸葛亮也对其夸赞有加。

再到公元235年,曹睿10余万大军,分兵五路“伐蜀”;“句扶”在此战中不仅勇武过人,还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曾多次设计诱敌深入,利用川地险要的优势痛击曹军。在当时“句扶”之名威震三国,曹军闻之皆畏,恐避不及。“句扶”这样的实力,在后期蜀汉政权中,绝对称得上是刘禅帐下的“五虎”之一。

除了上诉的两位之外,还必须要提一下“张翼”,此人在三国后期威名鼎盛,是诸葛亮身边的左膀右臂;但起初“张翼”却是文官,街亭之战后才被诸葛亮“由文转武”迅速提拔。最开始“张翼”只是被派往“南中”执事,尤其对待蛮夷和当地豪绅执法甚严,也因此深得“南中”百姓爱戴。

但“张翼”也得罪了不少人,后当地人“刘胄”不服,遂联合蛮夷一同起兵造反;张翼毫不犹豫率兵镇压;但由于“南中”地理复杂,刘胄是当地人颇为熟悉,且有蛮兵造势,因此“张翼”屡攻不克。后蜀汉下令召回“张翼”,任命“马忠”平叛;按理说此时“张翼”不用管那么多,直接回蜀即可,但“张翼”却心忧战事,不仅将军队整治的仅仅有条,甚至为后来的“马忠”提供了详细的敌军情报。

“张翼”本以为自己出兵不利,必会被处罚;结果诸葛亮闻之所作所为后,非但没有处罚,反对“张翼”加以重点培养。在诸葛亮的培养下,“张翼”迅速成长,跟随诸葛亮数次北伐,一度被任命为蜀军“先锋上将”;不仅如此,“张翼”曾先后与司马懿、郭淮、邓艾、钟会等当世顶尖的统帅对阵,虽蜀军最终落败,但在“张翼”出现的战场上,蜀军丝毫不落下风。因此,“张翼”也可称刘禅帐下的“五虎”之一。

提起蜀军就不得不提一下蜀汉精锐“无当飞军”,提及“无当飞军”就不能不提“张嶷”。“张嶷”和廖化同是蜀汉老将之列,同时“张嶷”能统领蜀汉精锐“无当飞军”,其个人能力也可见一斑;要知道所谓的“无当飞军”可都是些“不服王化”的蛮兵蛮将,这些人只知“首领”,不知“元帅”,说白了就是谁厉害,服谁。可想“张嶷”能成为这些蛮夷之军的“首领”,其勇武和气魄是如何的了得。

蜀汉治下有一“越巂郡”,此地蛮夷猖狂,曾多次杀掉太守叛乱;此地多年无人敢赴任“太守”一职。唯有“张嶷”慨然领命赴任,在此地镇守十五年,恩威并重,蛮夷皆服;“张嶷”不仅在此地深得民心,还又打通了“越巂”到“成都”的道路,加强了蜀汉政权对此地的统治。

就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继续北伐;此时的“张嶷”由于常年身居潮湿之地,双腿只能拄拐。但“张嶷”听闻姜维要北伐,仍强撑病体自乞率军出征,并上奏刘禅“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殁,辜负荣遇。若凉州定克,臣为藩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且不说“张嶷”勇武,仅是对蜀汉的这份忠诚,堪称众臣之典范。

从这份奏报可知,“张嶷”是抱着赴死之心为国尽忠,即使身染重病,仍为蜀汉政权尽最后一份力;当然,“张嶷”二十岁便随刘备东征西讨,到六十高龄仍不下火线,一生屡立战功,威名不在“姜维”、“王平”之下。只可惜最终暴病出征,战死于沙场之上;“张嶷”虽以老将之身赴死疆场,但其一生勇武,入刘禅帐下“五虎”之列,实至名归。

最后一“虎”毫无疑问,当归大将“王平”。“王平”本是曹魏军中校尉,因不服上司“徐晃”而投汉;直到诸葛亮北伐之时,“王平”才正式走上蜀汉前台。当时诸葛亮误用“马谡”守街亭,“王平”就曾直言劝慰,结果马谡不听;后“街亭”大败,蜀军溃逃之际又是“王平”挡住名将“张郃”,这才避免了蜀军的重大损失。

“街亭”一战自诸葛亮以下,蜀军全体将领皆受处罚,唯有“王平”一人加官进爵。至此“王平”随诸葛亮南征北战,还成为建立“无当飞军”的重要人物;在当时就算是诸葛亮想要调动“无当飞军”也必须由“王平”亲自执掌,可见“飞军”中的蛮兵蛮将对王平的信服程度达到了什么地步。

之后“王平”成为诸葛亮北伐中的重要力量,屡战曹魏名将,诸如“张郃”等皆难过“王平”镇守之地;尤其是“王平”镇守蜀汉重镇“汉中”,当时曹魏权臣“曹爽”亲率十余万大军直指汉中。此战中蜀汉人人自危,甚至有人提议“王平”龟缩待援,以求自保;“王平”手下虽只有不足三万人马,却在此战中主动出击,不仅迫使“曹爽”进退不能,最终还掐断了曹魏十余万大军的补给线。

这一战“王平”完胜,不仅使曹魏国力大减,还迫使“曹爽”在魏失权,被司马懿发动政变所杀;甚至可以说正是“王平”此战,不仅奠定了刘禅的十年太平,同时也间接促成了“司马代曹”的历史转折。“王平”不仅是刘禅帐下的“五虎上将”之首,其实力更不在掌兵统帅“姜维”之下。

当然刘禅时代还有诸如“魏延”、“姜维”等名震三国的人物,但“魏延”被诸葛亮临死遗计杀之;“姜维”严格的说不能为“将”,而是蜀汉后期主导数次北伐的领兵“统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似乎又重现了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袁绍、袁术兄弟在初期可...
原创 此...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
原创 商...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
原创 包... 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
原创 南... 在南宋中后期,时任皇帝的宋理宗赵昀不听少数忠臣的警告,只想恢复中原,名留青史,于是联合蒙古灭了金朝。...
原创 此... 吴汉家境贫困,后来亡命渔阳,贩马为生,后来被任命为了安乐县令。那时候的刘秀正在巡视河北,吴汉从没有见...
原创 韩... 韩信大家都很熟悉,一代名将,帮助刘邦打下了汉室江山。但是一代名将韩信最终的结果是可惜的,遭到了吕后的...
原创 读...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春秋乱世,秦始皇一统七国、安定天下;宋金两朝对峙,岳飞一生与金抗战等等。中华上...
原创 此... 三国时期,群雄混战,局势混乱,而袁绍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度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手底下有十分多厉害的将...
原创 清... 清朝的一共有十二位皇帝,这些皇帝将清朝的历史划分为入关前和入关后两大部分。 首先是入关前,有努尔哈赤...
原创 周... 说起周总理没有人不知道,因为他是深受人们爱戴的好总理,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和为人民谋幸福,逝世时人...
原创 野... #头条中国史# 很多人对于导致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的原因有争论,有的说是因为黄巾起义,有的说...
原创 围... 1948年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被华野5个纵队包围在碾庄圩地区。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对即将飞往徐...
原创 刚... 1932年,红四方面军正在鄂豫皖苏区打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红军32团第5连连长滕海清,突然接到上级...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子嗣旺盛。他有26个儿子,但他最看重的是太子朱标,一心培养他,包括家庭教育、学术教育、...
原创 曹... 曹操汉中之战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曹操确实雄才大略,可是刘备也不简单 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可能...
原创 1... 1912年,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想来,清朝的覆灭距今好像也不是太远,...
原创 重... 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化,古往今来,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任何...
原创 有...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是阿拉伯人占主体,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
贾海生: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 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与 《周礼》所见治理殷民的理想模式 贾海生 根据《尚书》的《康诰》《召诰》《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