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
迪丽瓦拉
2025-08-01 04:02:44
0

引言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八世纪中后期,新罗贵族内部争权夺位,王位频繁更迭,国家十分动荡。再加上这一时期唐朝也已开始衰落,无力继续顾及新罗。

新罗王位争夺战与王权的衰落

八世纪以来,新罗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不仅激化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还引起中央与地方豪族之间的矛盾,这种局势到惠恭王时期(765~780)愈演愈烈。公元768年,一吉餐大恭与其弟阿餐大廉发动叛乱,从此以后,叛乱一直不断,775年一年中出现伊餐金隐居和伊餐廉相与侍中正门两次叛乱。

780年,惠恭王在叛乱中被杀害,宣德王即位。宣德王即位后,对叛乱势力实行姑息政策,因此叛乱并没有减少。

从宣德王金良相登上王位后,新罗进入到下代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新罗历时146年,共经历二十王,在贵族不断地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中央政权更加衰微。尤其是九世纪以来,王位更迭频繁。

边太燮认为,“下代的王位争夺战,并非单纯的奈勿与武烈系之间的对立,而是随着政治混乱与骨品制崩溃,所带来的贵族之间的斗争,是新罗下代之间政治矛盾与社会矛盾的结果”。

公元821年,金宪昌时任熊川州都督,他是宣德王的继承者之一。但金宪昌在王位争夺中失败,并没有顺利继承王位。之后他被封为溟州郡王,拥有较为雄厚的实力。822年,金宪昌“以父周元不得为王,反叛”。他以熊川州为据点,定国号为长安,年号庆云,企图脱离新罗中央的控制,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

再有,公元836年,兴德王去世,“其堂弟均贞、堂弟之子悌隆皆欲为君”,王室贵族由此开始了长此以往的王位争夺。

据《三国史记》记载,当时侍中金明、阿湌利弘、裴萱伯等支持悌隆即位,而阿湌祐徵与姪禮徵及金阳支持其父均贞继承王位。经过相战后,金阳中箭,祐徵等人逃走,均贞遇害。

837年,悌隆继承新罗王位,即僖康王。僖康王三年春正月,侍中利弘等与兵作乱,自缢于宫中。还有,闵哀王金明弑君自立为王,两年之后去世。而神武王仅仅在位一年,便“寝疾,梦利弘射中背,旣寤,疮发背”而亡。“之后,金宪昌之子梵文也发起过叛乱。文圣王时期,张保皋也在清海镇发起过叛乱,均是以实力来左右王位”。

由上述可知,837年至839年,仅仅三年之内,经历了僖康王、闵哀王、神武王等,可见新罗王位的多次变更,中央政权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孙晋泰认为,新罗灭亡的原因是贵族豪奢的生活和他们对政权的角逐,导致民众的贫穷和国家的衰弱。

笔者同意该观点,且笔者认为统治者内部的王位争夺战,不论是哪一方取胜,都会带来中央政权的衰弱。同时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对人民造成伤害,使其陷入战争的漩涡,痛苦不堪,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加深社会危机。

失去唐朝的保护

笔者认为,通过唐朝对新罗王册封称号的变化,可以看出唐朝渐趋衰落。907年,唐朝的灭亡,使新罗不再拥有唐朝这个坚强后盾,国际地位下降。而且当后三国崛起,高丽建立以后,新罗面对后百济和高丽的进攻,唐朝无法对新罗予以援助,加快了新罗的灭亡。

新罗王封号的变化

新罗自惠恭王去世后,因王位继承问题而引发暴乱,从此走向衰落。第一,785年,唐德宗对新罗王的册封是正一品“检校太尉”。这时的唐朝已经衰落,地方势力日渐强大,节度使除了掌握兵权外,为了保证军队在边地屯驻的供给问题,“增给田宅,务加优恤”,节度使还掌管屯田之事。

据《旧唐书》记载,节度使除了掌握地方的军权和财权外,而且同时兼任很多职位,如转运使、安抚使、经略使、处置使、度支使等,节度使成为地方权力最大的长官。地方官员权力的膨胀,势必会对中央皇权造成影响,形成强枝弱本之势。

地方势力的强大,还会对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比如节度使刘玄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生性豪放奢侈,喜欢“厚赏军士,故百姓益困”。

奉天之难后,唐德宗由之前抑制宦官势力,转变为更加相信身边的宦官,赋予宦官更大的权力。至此宦官权力不断地扩大,手中握有十多万禁军,为宦官手握军权来掌握皇帝的废立埋下了隐患。

由上可知,唐德宗时期,地方势力的强大和宦官势力的成长,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在这种情况下,册封新罗王为正一品“检校太尉”,用高位予以笼络新罗王,来确保藩属国新罗的稳定。

第二,唐代宗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唐德宗册封新罗王为“检校太尉(正一品)鸡林州刺史(从三品)宁海军使”,唐顺宗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检校太尉(正一品)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从二品)鸡林州刺史(从三品)兼持节充宁海军使上柱国(正二品)”。

通过官品等级的比较,可知唐德宗对新罗王的册封高于唐代宗,唐顺宗对新罗王的册封又高于唐德宗。依次类推,可见唐朝越是衰落,册封新罗王的封号越高;反之封号越高,证明唐朝越衰落。正如高明士所讲,“从册封官爵的高下,似可看出中国势力的盛衰。”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从对新罗的册封上可以看出唐朝的衰落。

第三,通过对比《新唐书》、《旧唐书》和《三国史记》发现,唐武宗至唐僖宗所册封新罗王的封号,只在《三国史记》中有记载,中国史料并没有记载。

由于中国史书中对此并无记载,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封号极有可能是新罗史学家杜撰的,但笔者不同意此观点。笔者认为,这些封号没有在中国史书中记载,应该与唐朝当时的情况有关。

当时的唐朝,国内多地发生起义。懿宗继位后的第一年,浙东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爆发后,不久便占领了象山县,起义军大势如同熊熊烈火,所到之处无不开府库,分粮食,吸引附近农民纷纷加入起义的队伍,参加起义的农民竟多达数千人。

据史料记载,“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可见唐朝在浙东地区所置兵力并不多,属于兵力薄弱之地,与起义军形成鲜明对比。

公元868年,桂林庞勋起义爆发。起义爆发后,在人民的帮助下,一举攻下徐州。据《资治通鉴》记载,“至城下······无所侵扰,由是人争归之。”由此可以看出,徐州人民对起义的发生,持积极拥护态度,都“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执以应募。”并且协助起义军打击唐朝政府,可见唐朝末期的腐朽统治遭到人民的不满,对唐朝统治阶级更是深恶痛绝。

攻下徐州后,起义军杀死崔彦曾、杜璋等官吏,攻下滁州、濠州。起义军克复范围,北到沂、下蔡、海和巢县等地,南至寿、庐,而且占据都梁城,使得唐朝的江淮运输线被农民起义军所控制,阻断了唐朝中央从江南地区运输财务的通道,这对唐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唐朝统治者看到庞勋起义军发展日盛,即刻任命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任命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广泛召集诸道军队,康承训还奏乞沙陀部族朱邪赤心、吐谷浑、达靼、契苾等酋长,各自率领其部众来帮助唐朝政府,镇压庞勋领导的农民起义。

综上可知,唐懿宗和僖宗在位期间,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爆发,唐王室一边要部署兵力镇压起义,一边还要安抚不满唐朝统治的人民,而且江南地区运输财务的通道也被起义军控制,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唐朝国内处于上述的情况下,对于新罗册封的封号,很有可能没有记录在史书中。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唐朝在灭亡前夕继续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等,官衔虽高,但黄巢起义后的唐朝早已名存实亡,不再有能力去保护新罗,因此新罗王的封号仅仅是以虚职的形式存在,不再有威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引言 和亲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古代统治者常常会使用远派女子和亲的方式来换取和平。 有人认为和亲的方...
原创 此... 中东和北非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强人,他们往往通过政变上台,杀掉原来的国王或者总统,然后开始自己的独裁统...
原创 西... 西安发现9岁小女孩的古墓,陪葬的宝物数不尽数,其身份大有来头 文/小先生 提起隋朝,估计大多数人的第...
原创 拜... 引言: 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9世纪初期,当时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在...
原创 罗...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
原创 从... 前言 吕不韦的变法,对秦国的崛起有什么意义? 吕不韦(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5年),是中国历...
原创 他... 2008年的一天,连光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份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中央特科的材料,他惊讶地发...
原创 蜀... 引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为实现自己最终的军事目标:一统天下,无不在拼尽全力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
原创 宣... 宣华夫人是南陈宣帝陈顼的女儿,陈后主的妹妹。公元588年,隋文帝派他的次子杨广率领军队顺流而下,征服...
原创 秦... 秦始皇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皇帝,他所建立的功勋,即使不算统一中国这个后来不少人都做到的,也...
原创 许... 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交锋,实力悬殊,正当曹操为军中粮草将尽而一筹莫展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许...
原创 西... 西方理论中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际上这个效应在国家之间和国际体系之中反应更加明显。 尤其是近代以来的霸...
原创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终结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国家分裂,这是他的卓越贡献。 然而拥有超强军事力...
原创 爱...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历史上,对俘虏的态度一直很好,中国古代战场上还流传着:"两军交战,俘虏使者皆不杀"...
原创 2... 294.函谷关关长是谁? 函谷关关长是谁?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似乎又重现了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袁绍、袁术兄弟在初期可...
原创 此...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
原创 商...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
原创 包... 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
原创 南... 在南宋中后期,时任皇帝的宋理宗赵昀不听少数忠臣的警告,只想恢复中原,名留青史,于是联合蒙古灭了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