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东迁之后,没过两年,郑桓公保卫周幽王战死。他的儿子继位,就是郑武公,紧急带兵赶往镐京救援。又护送周平王东行,使得周平王得以在东都洛邑站稳脚跟,建立起东周王朝。后来周平王和他的臣僚一直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意思是说依靠晋国和郑国。
周平王被护送到东都洛邑以后,四个护卫的诸侯从周平王手里各有所得。除郑国外的其他三国从平王那里都获取了大片的土地,这样,东周王国实际控制的土地便大约缩小了一半。
而郑武公很明白,他周边能封的土地已经很少了,他没有提出土地要求,而是获取了这个王朝的最大的权力,即卿士的高位。在当时就是王朝的执政官,大约就是后世的宰相。郑武公就是利用周王朝卿士的特殊地位,经营中原、发展中原,直至使自己一度成为华夏之霸的。
虢、郐之两国长期鱼肉百姓,因此“百姓不附”。郑武公看准了这一点,对广大中原的百姓做宣传教育工作。当时河、洛一带有的是荒地,郑武公带领当地失去土地的民众垦荒,大大地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吸引百姓归附到自己身边的基础上,郑武公一举消灭了虢、郐两国,使自己的地盘更开阔了。
郑国又与先期到达那里的商人处理好关系,联手共同开发这块宝地。据史书记载,当时新从关中迁入中原的郑人与已在那里生息繁衍了两三代的殷商人之间关系相当和谐。商人善经商,降服于周的商人仍不改经商的习性。郑武公在鼓励郑人与商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从商人那里学得了经商之道,对中原地区商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经过郑桓公,和继任的郑武公的经营,建都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东)的郑国一度成了当时中华大地上最繁华、最稳定的地方。
为第三代君王称霸中原,打下了基础。关注我,看看郑国称霸中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