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氏家族:倪桂珍是如何亲手缔造民国第一豪门的?
迪丽瓦拉
2025-06-06 11:03:03
0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政坛上,宋氏家族横空出世并迅速崛起,成为现代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的创始人是海南文昌一个农民家的孩子,名叫韩教准,也就是后来的宋耀如。不过,光是一个男人是撑不起一个豪门的,他还需要一个贤内助,而这个人,便是他的妻子倪桂珍。

一、

倪桂珍,1869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她的父亲倪蕴山是上海伦敦会天安堂牧师,母亲徐氏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

倪蕴山夫妇生了十个孩子,但半数夭折,顺利长大成人的只有二男三女。由于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倪桂珍从小便成为了基督徒,四五岁时进私塾,九岁入学校,十五岁升入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上海西门稗文女学。她擅长教学,十八岁毕业后则选择留在了学校任教员。

和旧式女子不同,倪桂珍幼时并没有裹上小脚。那时,对其极度厌恶的她,总会想方设法逃避裹脚,最后父母也只得放弃为她打造“三寸金莲”的努力。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倪桂珍也因一双天足,成了男人们讨厌的女人。

但就是在此时,宋耀如从美国来到了上海。

宋耀如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他英语很好,但中文却差得一塌糊涂,常被人看作是“假洋鬼子”。此次来到上海,宋耀如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做传教士,其二便是为了见倪桂珍。其实早在美国时,别人就为宋耀如介绍了倪桂珍,让他回国见见她,发展发展关系。这一次,宋耀如便是应约而来。

两人相见,十分投缘。宋耀如喜欢天足,倪桂珍对西方文化也不陌生,真是天赐良缘。于是,1887年夏,十八岁的倪桂珍与二十六岁的宋耀如在教堂举行了婚礼。自此,名扬中外的“宋氏家族”也开始起锚。

关于倪家,现在有许多记载都想当然地把它描述成家底厚实的世家,但事实并非如此。徐光启从一个穷书生起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太子太保,可谓位极人臣。徐家世代居住于上海徐家汇,也确实被人们看作“沪西望族”。但我们要知道,到了倪桂珍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七代了。几乎没有一个“望族”可以把财富持续这么久。

彼时,虽说徐家的文化传统和规矩还在,但经济上其实早就衰败了。同时,作为传教士,宋耀如当时的月薪仅有15美元,还不够养家糊口的。

据倪桂珍的侄女倪爱珍回忆,宋耀如婚后住在虹口区朱家木桥一带,是处面积不大的平房,家里很穷。倪桂珍的母亲买不起围巾,早晨买菜时脖子上就围一条旧的洗脸毛巾。

可尽管生活多少拮据,倪桂珍作为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却是非常称职的。她心肠好,出门总是向穷人施舍财物。她个性也很强,在许多事情上,她都希望宋耀如可以听听她的意见。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倪桂珍的话,那就是一个严格的、品德好的、自奉勤俭而又不屈不挠的模范妻子。

二、

1892年,宋耀如辞去了牧师职务,转而从事工商业。这一次,宋耀如在经营上十分成功,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因此改善不少。

1894年,宋耀如结识孙中山,二人开始为“光明的中国”而奋斗。

彼时,孙中山不管什么时候来上海,都会住在宋耀如的家中,孩子们也都把他视为家人。倪桂珍并不知道孙中山在做什么,仅仅把他看作是丈夫的一个很亲密的朋友。直到“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悬赏通缉孙中山,倪桂珍才知晓了他的身世。但她最后依然选择支持宋耀如的选择,并且自己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革命之中。

另外,宋耀如夫妇在经济方面也一直帮助着孙中山,而且绝不图回报。作为一个通情达理的贤妻,倪桂珍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主持家政,量入为出,也常以余资接济穷人,周恤贫苦,捐助学校、教堂。这些善举都为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倪桂珍与宋耀如在1887年结婚后,十四年中曾生下了七个孩子。第一个是男孩,但不幸夭折。此后,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相继出生,其中三个男孩,三个女孩。

作为母亲,倪桂珍在生活方面对子女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不过,与一般家庭“严父慈母”不同,倪桂珍是家里的“一把手”。在宋家,父亲亲切、热诚,母亲却不苟言笑。对此,宋美龄曾回忆道:

母亲的个性,处处表示她的严厉刚强,而绝对不是优柔善感的。

倪桂珍教育子女的标准,是让他们有文化、靠自己,做有用、有德的人。所以,他们夫妻二人尽力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时,宋耀如和倪桂珍都有着男女平等的观念,认为儿女都应成为有作为的公民,为国家作出贡献。于是,他们后来都把子女送到了国外去念书。而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空前的。

后来,在宋耀如和倪桂珍的精心培养下,宋家的六个子女都成为了十分出色的人才:

宋霭龄曾是孙中山的第一任英文秘书,后嫁给孔祥熙。

宋庆龄曾嫁给孙中山,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子文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

宋子良曾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

宋子安曾任广东银行董事会主席、西南运输公司总经理。

在宋家的六个子女和三女女婿中,出现了两位总统、一位国家名誉主席、两位总理。一家六个子女中有四个成为一度影响国家政坛的著名人物,这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前所未有的。

三、

1918年,宋耀如因病住进了医院,医生们说他痊愈的几率很小,需要长期住院。可倪桂珍却不同意宋耀如住院,她不顾宋子文、宋美龄和医生的反对,坚持要接丈夫出院。因为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认为只有上帝才能救自己的丈夫。

出院后,宋耀如的病情日益严重,甚至到了开始吐血的程度。最后在1918年的5月3日,宋耀如在上海去世了。

而宋耀如的去世,使倪桂珍很受刺激,她离开了原来的住所,搬到了位于西摩路的一所房子里。她开始放弃自己的爱好,忙碌于教会工作。后来,她虽然看上去比以前丰腴了,但健康状况却时好时坏。

1930年冬,医生建议倪桂珍离开上海换个地方治疗。于是,宋子安将其安排到了日本,在那里接受更好的治疗。但因为倪桂珍的念旧,她最后还是回到了上海。

1931年7月23日早晨,倪桂珍突然开始大量吐血,医生诊断为肠癌破裂,无可挽救。下午十四点四十分,倪桂珍在青岛别墅去世。

不过,关于倪桂珍的死因,还有一种说法,是她是因为“突然传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消息”后,悲伤过度而死的。

当时,因国民党内的“反蒋派”和蒋介石矛盾加剧,委托号称“暗杀大王”的王亚樵暗杀蒋介石,没想到暗杀行动失败,蒋介石之后加强了警戒。于是,王亚樵便把蒋介石的干将、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列为暗杀对象。

7月23日,宋子文乘夜车从南京去往上海,早上七点左右抵达上海北站。当他即将出站时,早已埋伏好的暗杀小组同时从两侧开枪。枪声下,宋子文一行人中有一人倒地身亡,但中枪之人并不是宋子文,而是他的秘书唐腴胪。

那倪桂珍的去世是否与此事有关呢?按照常理,即使得到消息,身边人也不会将宋子文遇刺的消息立即告诉病重的倪桂珍。更何况宋子文本人并未因此受到伤害。宋家成员也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记述。当然,在一个家庭里,几个小时内发生这样两件大事,也确实非常离奇。

听到倪桂珍逝世的消息后,宋子文、宋子安赶赴青岛,于29日护送母亲遗体回到上海。旅居柏林的宋庆龄,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后泣不成声,当即动身回到了中国。

1931年8月13日,南京国民政府颁令褒扬倪桂珍,题颁“教忠报国”匾悬挂于灵堂外。

8月18日,倪桂珍的葬礼在上海举行。参加葬礼的亲属有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孔祥熙、蒋介石以及于凤至。

当晚九点三十分,倪桂珍的灵柩与宋耀如合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南方和北方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社会...
原创 墨...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从毒品产生后开始,其实就成为了人类最大的威胁,其不光能够瘫痪一个国家的百姓健...
原创 原... 广西出土西汉古灯,具备一样超前2000年的功能,使其名扬四海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破...
原创 他...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这副对联非常生动地形容了南明时期,两位明朝臣子...
原创 为...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没有永远强盛的东西,作为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
原创 北... 引言 隋朝虽然是终结了南北朝的大一统王朝,但是真正为隋朝奠定统一基础的其实是其之前的朝代北周,在周武...
原创 日... 日本是发达国家,更是经济强国,但是这一次日本或许要亡了,日本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日本自己也无法解...
从流落异国到荣归故土:圆明园龙... 全文共2441字 | 阅读需5分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物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与历史价值。圆明园...
原创 他... 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僧人又是道士、是朝臣又是武将。他只是区区一个外姓人,连品级都没有死后却能配享太...
15万披甲铁骑横扫漠北:巅峰明... 15万披甲铁骑横扫漠北:巅峰明军战斗力究竟有多恐怖? 洪武二十一年春,徐达率领的明军铁骑踏破北元王庭...
原创 史... 唐伯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人传颂不朽的佳话。他的才华和风采在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做个心中有光的人——王阳明(五... 那年,南昌的天空低垂,朱宸濠的谋逆之心藏在风水宝地的山川中,像一条潜伏的蛇。南昌城里,宁王的军队操练...
原创 特...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内战的时期,大量的特务伪装成没有攻击性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原创 赵... “偃旗息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秘密行军,把旗子放倒,悄悄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的大...
原创 战... 当我们在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总是会将视角放在战火连绵的列国纷争上面。殊不知,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
《寻古中国·寻商记》:甲骨文记... 甲骨文,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图式”,甲骨文记录了怎样的商代社会面貌?它...
咸镜道是怎么成为朝鲜国土的? 咸镜道(함경도)是昔日朝鲜八道之一,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道名由咸州和镜城的首字构成,道府位于咸兴。 ...
原创 家... 在四川的某个小镇上,王先生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家族传家宝——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造的双旗币贰佰文。...
原创 中... 在湖北,李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价值的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铸造的双旗币,面值为贰佰文。这枚钱币...
原创 两... 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借东风、七擒孟获等等事迹我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八阵图。这是他特地设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