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必亡,后来果然字字应验,此人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6-06 19:03:53
0

回顾清朝历史就像是一场大戏,其中有过争斗,也有过荣耀,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 到1921年溥仪下诏退位,清朝一共存在了296年。在清朝灭亡的历史演进中,有一名大臣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他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必完”,没想到十天后还真的应验了。

清朝的灭亡和满清贵族的人才凋零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是清朝皇室是外族,很多时候信不过中原的人,所以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上经常用他们满期八旗子弟。但是满清的八旗子弟却一代不如一代,懂了清朝后期更是人才短缺。

比如,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载涛,当初为了克制北洋军的势力,专门重金打造了一支以八旗子弟为主的禁卫军。但是在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假意让载涛领兵上前线,他立刻就辞去了军中的职务。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毕竟清朝的皇室宗亲那么多。比如说爱新觉罗·良弼便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在清朝皇室宗亲的关系上,良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满洲镶黄旗人。

良弼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的清朝已经接近没落的边缘,所以像良弼这种和皇室没有直接关系的支系,也没有多大的靠山和背景可言。但良弼从小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1899年,22岁的良弼便以优等成绩,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良弼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素有远大抱负,思想十分的激进,不想封建传统教育下走出来的人。1903年发表了《参谋要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作为皇室宗亲,同时又是留学归来的身份。自然是受到了清朝军方的重用。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练兵处军学司监督,从此一路高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宣负责为满清培养人才,他甚至还邀请革命党的人员加入自己的队伍,一同抵御外悔,可谓是心胸豁达。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的许多势力都纷纷的独立了,在无奈之下,晚晴的很多重臣都保举起用袁世凯,但是良弼坚决反对起用袁世凯,声称“亡清必袁”,因为只有良弼知道,一旦袁世凯有异心,清朝将无力抵抗。

但是最终载沣一方没有听从良弼的建议,启用了袁世凯。十一月,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此时良弼的禁卫军协都统一职虽已被冯国璋接替,但在禁卫军中仍广有人脉,这也导致了他最后惨遭刺杀。

1912年2月1日良弼被同盟会成员彭家珍投掷炸弹刺杀,在他死前曾说“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仅仅过去十天,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便颁布退位诏书,大清帝国从此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刚正不阿的名族 气节以及精忠报国...
原创 关... 关羽墓穴被发现,备受瞩目的“青龙偃月刀”出土,答案却令人失望 对于我国特别好看的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原创 河...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大明王朝也就这样走向了崩落。为护得百姓周全 ,且不愿成为敌...
无知:一部全球史 好书推荐 “口述历史”微信公众号 无知:一部全球史 基本信息 Peter Burke, Igno...
原创 湖... 导读:关于人类的起源,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1924年,国外考古学家在非洲找到了首个...
原创 他... 他为刘邦得天下“六出奇计”,终因阴谋用得太多,后代屡遭报应 秦末社会动荡,秦朝的暴政让很多的人纷纷站...
原创 1... #历史开讲# 孙策为何可以轻松突破长江天险?背后是谁在支持他? 助孙策豪取吴郡、会稽郡的两大王牌内应...
原创 张...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是指明朝万历年间,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推行的一系列挽救明...
原创 如... 王翦和韩信都是历史上有着赫赫军功之人,有过同样的辉煌战绩,却有着不同结局;如果韩信有王翦的智慧,是否...
原创 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无尽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词语之最初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古代严厉的封建制度制约...
原创 放... “大仲马”这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在历史课本上,印象中他是法国的一个大文学家,其代表...
原创 《... 在《童林传》(《雍正剑侠图》)这部作品中,童林和年羹尧均为雍亲王胤祯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大清四大名剑...
原创 三...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无论是强盛还是衰落中国都走过来了,在战国时期,七个国家割据一方,有了当时的...
原创 科... 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山海经·海内篇》。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时期,一旦洪水泛滥,必然...
原创 1... 我记得那段时间,正是在四川省做副省长的日子。对我来说,这是段深刻而意义非凡的经历。我对毛主席一直充满...
原创 1... 1910年东北大鼠疫致六万人死亡,清廷只拿出三招,如今仍然有效 推荐语: 新型肺炎的疫情已经持续了一...
原创 庐...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9年夏秋之交的庐山会议,性格耿直的彭总落难。 庐山会议,十大元帅态度各异,结...
原创 世... 朝代更替是君主制历史的必然规律,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过君主制的国家,都会出现朝代更替,但是也有特例,典...
原创 为... 为什么古代的男人,喜欢娶14岁的女子为妻,原来有猫腻 现在国家规定的法律年龄是女性二十周岁,男性二十...
原创 临... 在21世纪,网络词盛行,频繁出现在任何场合,这些词也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但却很少有人去考究这些词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