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了,司马迁为何还能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迪丽瓦拉
2025-06-06 23:03:31
0

一碟花生米摆上,几杯清酒下肚,司马迁拍脑袋就将秦始皇陵这一段写完了?拜托,历史是事实,历史不是编故事,司马迁必然不会大开脑洞来记叙这段历史。

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都被杀死了,谁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简单翻译一下,墓葬修建完成之后,墓穴的设计者,制造机关的工匠。总之一句,工程的“总工”与“总设计师”包括总包方施工团队的监理,项目负责人,全部都被关到了墓穴之中。原因很简单,秦始皇的皇陵是机密,而机密就需要人去保守秘密,只有死人才能够永远的保守秘密。于是,秦二世在墓穴修建完成之后,便下令将这一类人均埋葬在了墓穴之中,为了让他们永远的保守秘密。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秦始皇陵修建成功之后,并没有将全部的工人全部杀死,毕竟这些工人也是大秦的人力,他们从事的工种不同,或许是一个陪葬坑的某个工种,亦或者是搬运原材料,亦或者是冶炼水银,亦或者是能工巧匠,如果将这些人一股脑的杀死,秦二世真的损失大了。

秦二世一是舍不得杀这么多人,再者他也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部杀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幸存者在秦灭亡之后,便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下来,其那段在骊山修陵墓的日子,还成为了其与后代们吹嘘的资本,这些信息便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留存了下来。在下说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充足的理由的,且听我细细道来。

修建周期长,波及范围广

嬴政自从公元前247年登基开始,便开始着手修建骊山墓,一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秦始皇陵墓修建时长约为37年,这还不包括秦始皇去世之后的2年时间,累计一共修建了39年。在这39年的时间里,秦始皇陵从挖掘到修建,再到其中地宫宝物填充,兵马俑的烧制,所包含的工序复杂且繁多,涉及到的人口广而杂。

在当时,万事皆靠人力,如此数量众多的劳工必然没有全部被杀死,在当时,这些劳工可是正儿八经的秦民,滥杀无辜是不可能呢。39年的时间,足够耗尽一代人的心血,骊山墓穴自然也会存在着正常的新老交替,老人带着他们独留的记忆,便回归了乡里。

秦朝有一个特点,那便是统治时间极其短暂,在秦法的规定中,即便是他们不死,他们也不敢妄自议论在骊山墓穴的点点滴滴。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秦二世而亡,当年那些骊山的劳动力们,还留存于世。

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再也没有秦法约束世人,他们便将脑海中的记忆,公诸于世。司马迁距离秦朝灭亡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因此这一份记忆,还是新鲜的。

骊山囚徒军,曾在秦朝末年闪耀一时

嬴政在统一天下之后,北抗匈奴,南守百越,中原的兵力并不充足。在当时,修建陵墓所用的力量皆出自囚徒。秦法严厉,触犯秦法的秦民便被抓到骊山充当免费的劳动力。

据记载,骊山少说有70万的囚徒在那,当年刘邦也是在往骊山押解囚徒的过程中,耽误了时间且囚徒跑路,而不得已走向了反叛的道路。

当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雄响应,秦二世无法快速集结军队,镇压陈胜吴广的起义,于是便赦免了骊山的囚徒,让他们参军征战。

“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这些业余的“大秦锐士”全歼周文起义军,随章邯建功立业。后章邯在于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对战时,屡战屡败,最终投降于项羽,在这种情况下,章邯所率领的囚徒军自然也加入了项羽的部队。

这些囚徒军在征战时,受伤者,残疾者,逃跑者必不在少数。他们在骊山的故事,也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存下来。由此可见,司马迁必然走访了不少地方,与这些人的后人深入沟通之后,多方验证了自己的推测。这些人本就负责不同的工作,司马迁搜集了大量数据之后,通过验证筛查排除,确认很大一部分的细节。

我想,这也仅仅是提供了验证了司马迁的猜测而已,毕竟,找寻骊山囚徒的后人,在民间搜集关于骊山墓的点滴,实在是耗费时间。并且核心的机密,司马迁也无法通过这些人来得知。他只能通过这些人来了解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说了这么多,如果不是这些人给司马迁提供了信息,那还能有什么人?

秦宫内的典籍,是司马迁的第一手资料

刘邦建立了汉朝,根据记载,他是第一个攻入关中的义军,无奈当时势力太小,便还军坝上。在进入咸阳之后,可刘邦并没有空着手回,金银财宝一点没拿,秦宫内的书籍资料倒是悉数打包带走。

这些书籍是秦数代积累下的财物,在“焚书坑儒”之后,天下间的书籍,最全的莫过于秦王宫了。这些书籍资料为之后刘邦治理天下奠定了基础。汉承秦制,汉刘邦时期,国家实施无为而治之法,休养生息,由此可见,秦制度在当时已经相当完善了,竟掩盖了刘邦不善于治理国家的这一短处。

这一批资料中,《秦史》,必然记录了关于骊山墓的一切,就算是秦史没有记载,骊山墓的设计资料也应当在秦王宫内存档。想必司马迁必然接触到了这样一份资料,了解到骊山墓穴内的设计概况,并在民间验证后,写到了《史记》中。

讨论

我认为,司马迁根据秦宫内典籍了解骊山墓穴的可能性要比民间苦苦搜寻大一些,毕竟,民间散落的传说,到司马迁时期,早已变了样子。

很多人不赞同我的看法,既然汉得到了秦始皇陵的设计图纸,那他们为何不去挖一下?主要是有这两方原因:(1)考虑到民心问题;汉推翻秦,秦民需要安抚,秦宗庙需保留,以安民心;(2)当时的技术无法处理墓穴中的水银与机关;即便是现在,我们依旧无法处理其中海量的水银,确保墓穴内文物的完整,何况汉初?

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于骊山墓穴的资料也消失了,留给了后人无尽的想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
原创 单... 三国时代,袁绍手下有河北四庭柱,曹操手下则有五子良将,刘备麾下拥有五虎将。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公...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主那是金枝玉叶,天生富贵,享受极致的荣华富贵。而古代要跟皇族攀亲,那娶个公主做上...
原创 不... 作为一个不成功的刺客,荆轲拥有很多炫目的光环。是他,让刺客这个不光彩的事业,闪现人性的光芒。 他是赵...
原创 刘... 01.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 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抗...
原创 原... 九子夺嫡中,他一直帮扶雍正上位,死后第二天雍正亲自去祭奠。如果大家之前对和清代有关的历史做过详细了解...
原创 到... 东周时间跨度较大,分割阶段乃是研究所需 东周持续的时间大致在五百年左右,如此长的时间如果作为一个政权...
原创 三... 三国最歹毒的昵称,他连杀两位义父,叛变三位主公,盖棺定论很难,成王败寇而已,我们不好评价。 吕布(?...
原创 舜... 《远别离》曾言:“尧舜当之亦禅禹。”远古时代中,尧、舜、禹三位帝王,得世人敬重,其诸多传奇政举,促社...
原创 精... 明朝在历史上是非常硬气的王朝,当时没有出现过割地赔款、没有和亲等不平等的政策,三百年来的明朝人们都是...
原创 刘...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刘备这个名字一直与仁德、忠义紧密相连。然而,在这位蜀汉开国皇帝光鲜亮...
原创 为... 最近又在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不禁又想到三国的一些故事。当年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后,发誓共生死,为完成...
原创 原... 清朝末年由于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关起门来吊打。尤其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天朝甚至输给了刚维新不久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