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讲石崇斗富,只说说石崇是如何崛起于司马炎一朝
迪丽瓦拉
2025-06-08 02:33:13
0

历史上能留名的就没有是“庸人”,哪怕以“斗富”闻名的石崇也是如此。

石崇是晋朝开国功勋石苞幼子,妥妥的“功勋二代”。石苞后来由于出身问题逐渐失去司马炎的信任,最终失去了权势。石崇开始进入晋朝官场的时候,石家其实已经失势了。

在君权强大的时候,个人荣辱只在君王的一念之间。石崇却是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石崇的崛起跟自己的努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更是涉及到齐王攸与太子司马衷的储位之争。

《晋书·石崇传》记载石苞的哥哥石统得罪了扶风王司马骏,史书上没有记载是因为什么,但从石崇的一系列表现中可以看出,石家兄弟在晋朝储位之争的时候,早已站到司马炎一边,充当对抗齐王攸的一枚小卒。并借司马骏给的机会,彻底向司马炎表明心迹。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下面来一点点分析。

扶风王司马骏是何人

司马骏是司马懿的第七子,是武帝司马炎的叔叔。司马骏这个人十分厉害,不是靠着宗室身份拿到王爵的假王,而是真正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后,司马骏受封汝阴王,都督豫州诸军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司马骏代替石苞镇守寿春,坐镇晋国抗吴最前线。其后一直镇守关中,多次镇压羌族叛乱,最后因此受封扶风王。

从司马骏死后的谥号“武”就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功绩。

上文已经说了,司马炎因朝中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对曾是司马师心腹的石苞不再信任(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嗣子,石苞曾是司马师的第一心腹)。当有人诬陷石苞谋反的时候,司马炎根本就不派人去验证是否真假,反而直接提兵去“镇压”石苞。可见当时朝堂的储位之争境况激烈。司马炎害怕手握重兵的石苞站到司马攸一边。

《晋书·石苞传》帝(司马炎)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又敕镇东将军、琅邪王伷自下邳会寿春。

那么司马骏是否参与了储君之争?答案是肯定的。《晋书·司马骏传》写到:

及齐王攸出镇,骏表谏恳切,以帝不从,遂发病薨。

司马炎取得了储位之争的胜利,让齐王攸出镇封国(这表示司马攸彻底失去“储君”资格)。司马骏却想拦着司马炎,妄图阻止齐王攸出镇封国,结果倒是自己死的不明不白(司马炎的叔叔辈很多都死的不明不白,这涉及到司马炎的朝堂布局,我会另写一篇文章来详细分析司马炎的朝政布局)。

司马骏虽然因储位之争而死,但在司马炎前期,最起码在泰始、咸宁年间是深受司马炎重用的。要不然也不会让其镇守关中七年之久(泰始六年270年接替司马亮镇守关中,到咸宁三年277年入朝,这时候已经开启了储位之争,要不也不会收其兵权)。

石家兄弟境况

石苞虽因为出身问题被司马炎怀疑,但因为其处置得当,只是让司马炎收缴了兵权。石苞回到了朝中,当了三公从此养老。尤其是石苞死后,石家兄弟更是失去了后台。

石崇虽是功勋之后,却不能站到功勋一系中。因为司马炎一朝的储位之争,支持司马攸的也有功勋一系的人。而其中以贾充为代表。贾充是晋朝的一号元老,可谓是“功勋卓著”(仅仅因弑杀曹髦,就能让司马家感激一辈子了)。贾充先是支持司马衷,后采取中立(这其实已经表明贾充支持司马攸)。就因为这样,司马炎夺取了贾充的兵权,将贾充放到了闲职上,与石苞的待遇一样。

《晋书·贾充传》河南尹夏侯和谓充曰:“卿二女婿,亲疏等耳,立人当立德。”充不答。及是,帝闻之,徙和光禄勋,乃夺充兵权,而位遇无替。

当时的朝堂上是支持太子司马衷一派,与支持齐王攸一派。司马炎当然支持的是自己儿子司马衷了。因此石崇果断的站到了司马炎一边。

石崇的崛起的根源就是与司马骏的直接对抗。《晋书·石崇传》以“(石崇)兄统忤扶风王骏”为石崇与司马骏之争的开端,却没有写因为何事。《晋书》写于唐朝李世民时期,李世民因杀太子上位,所以《晋书》对司马炎一朝的储君之争写的比较隐晦。

石统本来要被重罚,但很快就没事了,这只能是司马炎出手了。司马炎出手绝不是爱惜人才,或爱护功勋后辈,而是石统是因为储君之争得罪的司马骏。司马炎若不出手,那么肯定会让支持司马衷的人寒心。这时候,司马炎并没有重用石家兄弟的打算,赦免石统,仅仅是顺手而为。

但石崇抓住了这次机会,成就了自己后来“斗富”的资本。

石崇无兵无权如何对抗权势滔天的司马骏?石崇采用了后世文官们常用的方法:直接上表直斥司马骏。

石崇上表

一、直指司马骏利欲熏心

石崇直接指控司马骏“

内外有司,望风承旨。苟有所恶,易于投卵

。”。这什么意思?就是说晋朝官场内外官员都听从司马骏的旨意命令,哪怕官员仅仅听到“风声”,都会按照司马骏的指示办事。司马骏若想整治谁,就跟扔鸡蛋一样简单。

这其实是石崇暗指齐王攸势力遍布朝堂,给司马炎上眼药。

若你是司马炎听到如此指控,你会怎么想?尤其储位之争正是激烈的时刻。

假如换个时候,朝堂安稳,一片祥和景象,石崇的指控没有任何作用。一位权势滔天,手握重兵的皇室宗亲,岂是一个失去后台的官二代能够随意指控的?然而石崇绝非信口胡说。他的话基于自己对朝廷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司马炎“帝心”的把握。

石崇相信司马炎愿意让自己与司马骏“胡斗”。

二、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卖惨

司马骏的人这时候放弃了石统,改为攻击石崇,以“

崇不诣阙谢恩,有司欲复加统罪”

(朝堂赦免某人,某人要上表谢恩,否则也会被治罪)指责石崇。石崇却借此反向指控司马骏蒙蔽朝堂(其实就是蒙蔽司马炎)。

石崇说自家兄弟明明上表谢恩了,为什么皇帝没有收到?因为“

苟尊势所驱,何所不至,望奉法之直绳,不可得也。

”朝堂被权贵(暗指司马攸、司马骏一党)把持,皇帝也被蒙蔽。自己的冤屈根本传不到皇帝那里,不能指望自己受到公平执法。

石崇表示自己虽然受到当朝权贵的打压破坏,但自己“

不媚于灶

”。

“不媚于灶”是什么意思?《论语·八佾》:王孙贾问日:“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奥”指的是自家奉养的神灵,“灶”指的是上天分封的神灵。灶神有实权,而奥神只有尊贵的地位。

石崇这是以奥神比司马炎,灶神比司马骏。表明自己只会忠于司马炎,而不会向司马骏这样的“灶”低头,哪怕因此受到迫害也不会改变。

表完忠心,石崇以一种听天由命口吻告诉司马炎:”

所怀具经圣听,伏待罪黜,无所多言

”,最后会被判什么罪,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石崇以“忠心”吸引到司马炎的注意力,以“悲惨处境”引起司马炎的同情—如此忠心的臣子,却落到这样的田地。司马炎接下来会怎么做,也很好猜了。

当然司马骏的权力绝对没有石崇说的那么夸张,否则这篇上书也不会让司马炎看到。石崇只是希望借此傍上司马炎罢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书为证:“

由是事解。累迁散骑常侍、侍中。

”散骑常侍大家可能不清楚是什么官职,但东汉末年权力滔天的“十常侍”应该比较清楚。散骑常侍就是常侍在晋朝的叫法,属于皇帝近臣、顾问,能够直接参与朝政。石崇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石崇后期敢与国舅王恺斗富,完全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石崇也确实有真本事,奈何最后被物欲腐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贪官污吏”,而非造福百姓的能臣干吏。

历史皆有其两方面,我们借鉴其不好的一面加以改正,学习其良好的一面巩固自身。这才是历史的意义。而不是对某人某物只是妄加“评判”,这除了显示自己的“学问”外,有何益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水浒的故事想必已经家喻户晓,北宋末年108位好汉聚义于梁山,各个身怀绝技。以宋江为首领,他们除暴安良...
原创 李... 在千字文里有一句,“起翦颇牧,用兵最精。”这句话里的起翦颇牧指的是中国战国时的四位将领,白起、王翦、...
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我们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首先,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中国历...
原创 南... 南朝4帝中谁的能力最强?这四位皇帝各有千秋,我们来一探究竟。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刘裕无疑是一颗最...
原创 诸... 诸葛亮出山前,曾自比管仲乐毅。但是徐庶对曹操说,刘备得诸葛亮,可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为什么诸葛亮...
原创 赐... 说到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谁的人气最旺,无疑拥有四世三公身分的袁绍袁本初名列榜首。一个个人杰、才俊纷纷前往...
原创 开... 1233年,崔立把金国宗室500人打包好,送到蒙古大营,交给速不台处理。金国没想到,自己也会有“靖康...
原创 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紫禁城,这座曾经神秘莫测的皇家禁地,一夜之间成为无...
原创 抗... 各位老铁,今天小编跟大家说说,赵尚志如何从一名马夫当上参谋长的故事。 巴彦抗日游击队解散以后,赵尚志...
原创 周... 姬发,字昌,周文王之子,周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世尊称为周武王。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历史上...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福建平潭开馆 ...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里展陈的考古专用工具及发掘场景(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 新华社福州...
原创 刘... 秦始皇陵里的水银世界 秦始皇,这位一统六国、建立千秋伟业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大... 其实,我个人认为就历史功业这一块,明洪武大帝朱元璋应该算是皇帝里的天花板,但同时他也是被严重低估的一...
原创 朱...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明朝洪武年间,皇宫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原创 宋... #图文夏日征集令#南宋时期,金兵压境,朝政昏暗,百姓疾苦。赵昚临危受命,接下这个满目疮痍的江山,开始...
原创 同... 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被誉为唐朝一代名相。他的诗作流传千古,边塞诗《望月怀远》中的“...
原创 张... 标题:张爱萍、王平不想给彭雪枫当搭档,他俩的理由很直接,彭老总发火 引言: 1935年的一天,红三军...
原创 白... 同时托孤于李严,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严代表了益州本地势力。而且,历史上大家选托孤大臣,一般也不会只选一个...
原创 彭... 在新四军牺牲的将领之中,彭雪枫的牺牲令人深感遗憾,在红军时期他是红三军团第4师的政委,是彭老总麾下的...
原创 历... 从秦以来,历经数十个不同的王朝政权,巅峰时期的人口和疆域各自有多少呢? 笔者汇总整理了来自互联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