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什么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迪丽瓦拉
2025-06-11 21:33:36
0

这位网友提问的问题根本不能成为问题。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之所以先是作呕,肯定是死人的尸骨让人作呕;之所以欢呼沸腾,肯定是捡到宝贝啦。

如果真想提问问题,请务必问到点子上。

比如可以问: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光绪帝的尸骨腐烂到什么程度,让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考古队队员都忍不住作呕?

又可以问: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到底发掘出了什么宝贝,让全部考古队员都欢呼沸腾起来了?

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我来简单说说。

光绪帝是个可怜虫,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不能主一事,不能发一言,不但行动受限制,就连说话的权利都被钳制了,形如木偶傀儡,任人摆布,甚至都不容许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光绪虽为皇帝,他并不能像别的正常皇帝那样在有生之年,早早就营建自己的陵寝。

而且,他属于暴死,他几乎与慈禧太后同时归西的。

慈禧太后有“好归宿”的——她的老公咸丰皇帝,在即位以后就清东陵界内的平安峪大兴土木修建定陵,该工程于同治五年(1866年)完工。而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也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破土兴工,于光绪五年(1879年)同时完工。

慈禧太后在慈安太后死后,权力越来越大,到后来,已彻底辗压了光绪帝,无法无天,就嫌弃自己的陵寝不够气派,睡起来不够舒服,又下令重修装修。这一装修就装修了13个年头,修得富丽堂皇。

但不管装修得如何富丽堂皇,最后都被军阀孙殿英轰炸和糟蹋得不成样子,可叹可惜。

话说回来。

光绪突然暴死,尚无葬身之地。

他的陵寝是在宣统元年(1909年)才破土兴建的,陵址就选在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四公里的金龙峪。

这个金龙峪原名魏家沟,同治年间改名为九龙峪,后来又改为金龙峪。

风水先生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把清朝皇帝葬在这儿,可保大清江山千代万代万万代。

乾隆皇帝一度想把他的儿子永琏,也就是早夭的端慧皇太子的陵地选在这儿,后来放弃了。

道光皇帝也曾选择此地为陵地,但还是选择了东陵境内的宝华峪。

咸丰皇帝也曾考虑过金龙峪和龙泉峪这两处宝地,但最终选择了东陵界内的平安峪。

慈禧太后为同治帝选陵是选择了清西陵的金龙峪和清东陵的双山峪,但她破坏了乾隆皇帝立定的昭穆之制,将同治帝的陵地选在了清东陵的双山峪。

那么,风水宝地金龙峪就留给了光绪帝。

事实证明,风水先生的话是要大清朝的命的。

光绪帝入葬修建在金龙峪的崇陵后,大清朝就彻底亡了。

1928年,孙殿英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十年之后,即1938,一伙不明身份的溃卒兵痞盗掘了光绪帝的崇陵。

这伙溃卒兵痞的作案手法非常娴熟,他们用松干木片巧妙地拨开了各道石门的自来石,从容进入地宫,撒着欢洗劫寝陵内的珍宝。

光绪一生窝囊,但他身后所建的崇陵,其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与同治的惠陵一样。

而查清官档案中存有光绪帝随葬品的清单,陪葬的物品多达38箱,包含有绿玉佛手簪、绿玉葫芦、大东珠、饭块珠、珍珠、小飞珠、各色宝石、各种名贵皮毛、绸缎料衣服袍褂等等。

但是,这些东西,全被盗贼搜刮一空。

盗贼为了做到“一件不留”,他们不但狗一样闻遍、嗅遍、刨遍墓室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还用斧头把光绪帝梓宫正面砍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把光绪帝的尸体拖到棺外,再盗走棺内的随葬品。

他们对待隆裕太后的梓宫倒是“温柔”了一些——从上面拧开了盖子,盗走随葬物。

但对册宝箱的手法相当粗暴,一把砸碎、打碎,盗走了里面珍贵的玉册和宝玺,搞得满地狼藉。

这么一来,崇陵地宫里面,应该是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所以,这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无人问津崇陵地宫。

到了1980年,文物部门在部队的配合下进入了崇陵地宫,进行抢救性发掘。

由于光绪皇帝的棺椁已被破坏,光绪皇帝的尸体腐烂得很厉害,只有小腿处尚有腐肉依附,其它全是森森白骨,棺内遗骨周围都是烂泥似的糊状物,睹之者无不作呕。

隆裕皇后的尸骨更惨,由于地宫顶部的水常年累月的滴入,整具尸骨呈半悬浮状,且与棺椁里的香木料混合成浆糊状,触目惊心。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

考古人员在清理隆裕皇后的尸骨时,发现其下身夹有一个沉甸甸的锦袋。

谢天谢地,打开锦袋,里面竟装有上百颗珠宝!

盗贼千搜万刮,终究还是漏下了这一袋宝贝。

大家没有理由不欢呼,没有理由不鹊跃。

有人认为,既然这么大一袋宝贝盗贼都没发现,那么,应该还有很多盗贼没有发现的宝贝。

在这种心情的鼓舞下,大家再也不呕吐了,同样对光绪皇帝的尸骨上上下下进行了清理。

果然,他们在光绪帝紧握的手里掰出了两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一个连体翠环、一枚鸡血石。

大家兴奋不已,继续翻看尸骨的下体,撬开尸骨的嘴巴。

天哪,光绪帝的嘴里竟然含有一颗珍贵的夜明珠!

但您如果以为这是这次发掘崇陵的最大收获,那就错了。

专家们决定把光绪帝和隆裕太后的棺椁都翻个底朝天,来个天翻地覆、全面彻底的搜查。

光绪棺椁刚挪过半,就发现下面有一个“金井”。

为什么会有这个“金井”呢?

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说皇帝是真龙天子,死后是要龙归沧海的,这个“金井”就是通往沧海的通道。

盗贼的见识比不上专家,并不知道这个“金井”存在。

专家屏住气,慢慢打开金井的盖子。

乖乖,真不得了。

里面安安静静地躺着200多件宝贝!

其中有有保定子母铁球、玉石球、亨得利怀表、玉别字、白玉立人、翠玉八宝、雕花白玉石等等,琳琅满目,美轮美奂。

大家没有理由不欢呼,没有理由不鹊跃。

此外,光绪棺内围有的五色织金梵文陀罗尼缎和十三层各色织金龙彩缎;隆裕棺内的三层围帐,也都是无价之宝。

甚至,光绪帝和隆裕太后的两具棺椁都是用珍贵的楠木做成,极具收藏价值。

好了,关于崇陵的故事讲完了。

最后补充一点,当时技术不成熟,到了2008年,工作人员才对光绪帝的发辫进行化验,确认了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汤恩比博士是历史领域的奇才,被誉为历史界的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中国文化方面有着高度评价,但对于大多数人...
原创 秦... 历史上啊,有很多神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本事可大了。像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
原创 张... 世人皆知张灵甫骄狂自大,然而再骄狂之人,也有胆怯惧怕的时候。 张灵甫曾在1946年9月间,在一次战斗...
原创 为...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衰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改革本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原创 项... 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可以算得上灭秦第一功臣,如果没有巨鹿之战...
原创 黄... 引言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五虎上将齐名,每一位都是英雄豪杰,其中关羽和黄忠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位。一...
原创 “... 自古朝代末位的君王,多数都是会遭到世人诟病的,如若再加上本身其身上就存在的问题,例如暴政、荒淫等现象...
原创 大... 人民日报、钱江晚报…现在看看你家垫桌脚的说不定就是这些报纸。早些年街道上常有报刊,一个小屋子坐着个正...
原创 蒋... 中华民族延续至今,文物瑰宝数不胜数。它们当中的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而现行的“九大镇国...
原创 曾... 曾预言广岛核爆王仁三郎,临终预言:2030年前,日本有大劫难 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数不胜数,其中一...
原创 方...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看着这样繁荣富强的祖国,我们心中都充满无限自豪。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充满眼...
原创 陈... 一个人的名字有可能会起错,但是他的外号绝对是不会错的。在开国将领中,有很多人都有“外号”,例如王近山...
原创 毛...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大西南的陆续解放,1949年12月,蒋介石只得在无尽的不甘中仓皇败逃台湾。该消息一...
原创 志... 1951年国庆前夕,中央军委派人邀请了志愿军中的功臣赶来北京,预备参加国庆观礼和“群英会” 对于这些...
原创 李... 1971年的一天,刚刚脱离困厄的李达遇见了毛主席,看着曾经的爱将经历了四年的苦难日子,毛主席有点心疼...
原创 史...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超出常理的天灾,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口口相传的...
原创 中... 中国最“仇日”的城市,被日军杀得仅剩36人,现禁止日本进入 在海滨城市大连,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风...
原创 桂... 1940年2月3日,昆仑关失守。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和前敌总指挥陈诚马上变更作战部署,以一部占据要点...
原创 曾... 17世纪中期,沙俄帝国从东欧逐步扩张至北亚,并继续向南延伸其势力范围。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清政府由于种...
原创 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黎玉在30岁那年,已经坐镇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