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是怎么回事?为何让朱元璋大开杀戒
迪丽瓦拉
2025-06-12 17:03:39
0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古代封建王朝400多位帝王中,作为佼佼者的朱元璋,更是对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倍加珍惜。有别于“禅让”、父死子承、兄终弟及等传位方式,朱元璋则是从一个放牛娃起底,最终逆袭成帝的典型代表,甚至说是无出其右。

纵观古代帝王,承平年代要守住江山,无非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加强边防固守等方面采取措施。但对于老朱而言,他格外小心翼翼。有人说他多疑,也有人说他性格使然。

在很多人看来,明朝初年的“四大案”是四大冤案,说老朱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腕,来达到“家天下”的目的。

如,洪武九年(一说是洪武十五年)发生的一件举国震惊的大案:“空印案”,被诛杀的人就达到了三位数。其实透过朱元璋的经历及案件本身你会发现,朱元璋“大开杀戒”是有原因的。

“乞丐皇帝”叩开明朝大门

毛泽东:“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毫无疑问,我们都应该为朱元璋竖大拇哥,因为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独一无二的标签——励志。

明太祖起于草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吕思勉)

元末天下大乱,朝纲不振,再加上自然灾害殃及百姓,最终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在这场中原大乱中,最为痛苦的还是百姓,相比较饱受战火而言,他们更期待英明君主的救赎,更希望看到一代新朝换旧朝。

在战火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下,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朱元璋的小名)痛失双亲,无奈,他不得不从地主家离开,为了不被饿死,他选择到皇觉寺出家。只可惜,好景不长,寺庙到最后也没了余粮。朱元璋再一次流离失所,开始了3年的云游生活。

说是“苦行僧”,其实跟乞丐无异。最后,在好友汤和的介绍下,朱元璋加入到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在军营,朱元璋表现得非常积极,虽然一开始不怎么会打仗,不过他肯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军中上下的赞誉,尤其是首领郭子兴对其赞赏有加。

在郭子兴将义女马秀英(日后的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之后,老朱的事业如日中天。扛过岳父的红巾军大旗之后,红巾军在老朱的带领下势力更为强劲,很快发展成为各路义军中的翘楚。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老朱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帮生死相随的股肱之臣。如,武有常遇春、徐达、蓝玉,谋士有朱升、刘伯温、胡惟庸等。在他们的鼎力相助下,朱元璋力克各路势力,最终问鼎中原,坐上了有明一朝第一把交椅。

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朱元璋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在他眼里,他必须将军政大权统揽于一身,所以坐上皇位之后,朱元璋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贪图享乐,没有裹足不前,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如驱除胡元,废宰相、复兴汉、封王建藩等,来强化中央集权。

只是这种过度化的“集中”,也导致了朝无重臣,所以到最后,很多实权落入阉宦之手,可以说,老朱的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伴之而来的,很多冤假错案频发,如争议颇多的“空印案”。

空印案

“空印案”散见于《明史·刑法志》、《明史·郑士利传》之中,让人疑惑的是,这个大案在《明太祖实录》只存在只言片语,像《明史·太祖本纪》里根本没有记载。那么究竟什么是“空印案”?

前文有述,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各种治国措施。当时规定,全国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账目和户部的账目审核后必须相符,这项工作才算结项。如若不符,就得“回炉重造”重新填造账目。而地方上每次上报的账目,必须得盖上原衙门的公章才算数,要不就是一摞废纸。就像现在的机关单位,若出具公函就得盖上红戳,说白了就是具有一定的效力。

不过,古代可没有5G,交通也很落后,这条规定对京城周围的单位来说还能应付,倘若是远离京城的那些地方衙门,想要更改数据再回到地方盖公章再到户部校核,可就麻烦了。时间上少则几个月,多则1年的也不是没有。这还是说错了一处,如果核对三四遍,每一遍都有出入的话,那不得跑断腿?

“实践出真知”,很多官员最后发现,重填报表本不难,来回折腾主要因为盖章太慢。若为了这账目就将最重要的官章随身携带也不切实际,何况地方上大小事务都需要用到官章。后来一些经办人员“摸索”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发前将空白的账目盖上官印,去户部核对账目的时候再完成这账目。

就当时情况来看,这个办法已经成了潜规则,不过朱元璋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而当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往小了说这是违反法纪,往大了讲,这是大逆不道、欺君罔上,是要被砍头的。

后来朱元璋抽调人员,对此事予以细查。可对于“空印”一事满朝皆知,这些调查人员自然也深谙此事,不过谁敢把这件事细说给朱元璋听呢?毕竟他们自己也怕被牵连。此时,有个人貌似毫无忌讳地站了出来,他叫郑士利。

冤案?不是冤案

因“空印案”被朱元璋处决的这些人到底冤不冤?回答问题前,先引入一个人: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朝大臣、学者、思想家,一度受到朱元璋及建文帝朱允炆的重用,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施以凌迟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是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方孝孺之后让老师宋濂为其父写了《故愚庵先生方公墓铭》(基于方孝孺《先府君行状》)。

方孝孺的同乡郑士元也因为“空印案”受到牵连,他的弟弟郑士利上疏为其兄辩护,结果也惨遭杖戍,方孝孺为此特地撰写了《郑士利传》。

郑士利在朝中并无任何官职,也没有什么关系户,所以不怕连累谁、得罪谁,他把“空印案”的前因后果以上书的形式,他说:“自立国至今,未尝有空印之律”。不过,郑士利怕被迁怒所以言辞委婉,甚至在上表文里对朱元璋不乏有溢美之辞。

朱元璋最后虽然知道了空印案的来龙去脉,但并未息怒,反而让郑士利去劳动改造了。毕竟官场上的这些“暗箱操作”就是在挑战龙威,这更让他想起自己曾经云游民间时所遭受的疾苦。

再说方孝孺,他之所以请老师为自己的父亲撰写墓志铭,之所以替郑士利写传记,最主要的还是为自己父亲方克勤洗白罪名。无疑,在方孝孺眼里,“空印案”就是冤假错案。

方克勤是被冤杀的清官吗,“空印案”果真是冤案吗?非也。

一言以蔽之:朱元璋惩亡元之弊,将铨选考课核实的制度设置的十分仔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贪污腐败。

当户部审核与地方造册账目不一致时,地方官吏就以路远和失误作为借口带上提前盖过官印的空白文册,到了户部那里有驳回的地方就现场改,很明显,这就为贪污腐败提供了途径,携带“空印”就造成了“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的后果。

并且,明初承袭元末风气,“仕进者多赂遗权要,邀买名爵,下至州县薄书小吏、非财路亦莫得而进。及到临事,辄蠹政鬻狱,大为民害”。所以朱元璋千防万防,还是为了“清明”。

那么方克勤是不是被错杀?按照方孝孺的说法,方克勤的贪污是下属程贡诬告。彼时方克勤可是因为治民有方被朱元璋经常称赞,可此后没多久,就被程贡告发贪污,是不是事有蹊跷?程贡若不是拿着十足的证据,又怎敢诋毁皇帝面前的红人,岂不是自寻死路?

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

但凡明初大案,朱元璋都要亲自过审,而在老朱亲自问讯的情况下,方克勤最后的结局是“不与辩,遂得罪,谪江浦”。也就是自己认罪伏法。而受此牵连的“空印案”,最后在朱元璋的“面讯”下,“空印”罪名自然是基本成立的,不属于冤案。

“重绳贪吏,置之严典。”朱元璋为了惩治官场乱象,除了大案要案亲审之外,辅之以严刑峻法,最终许多贪污腐败者自此不敢妄为,形成了“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的盛世,其做法不可谓不高矣!

(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糜... #古籍里的历史# 公安陷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重要的江陵居然也不战而降! 来聊聊关羽败走麦城最关...
原创 古... 被尊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有一句话,历来都是中国历史上名将们的座右铭,这句话就是“上...
原创 原...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关于历史人文”,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明朝和清朝对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明朝和清...
原创 入... 布尔战争终结了大英帝国,当前美国在红海与也门胡赛武装的交战将会成为终结美国霸权的“新布尔战争”。 ...
十六军连战连捷夺衢州 孙殊琦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六军按预定战役目标直奔浙江衢州地区。5月4日拂晓,...
原创 美... 1644年,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枯坐皇宫之中却毫无办法,朝臣们争相投诚,甚...
原创 牟... 美国建国后用了74年时间使其工业生产达到世界第4,用了100年时间使其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1,用了20...
原创 邺... 邺这个地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最初是齐桓公时期修筑,到战国时期,成为魏国的领土,是为邺县,魏...
中关村村史馆焕新重张 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辉煌历程,领略科技创新背...
原创 南... 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自立为皇帝,是为南宋高宗。随后,宋高宗被金兵追杀,从...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东西望) 【1914年7月8日】104年前的今天,绝对效忠孙中山,不要民主的的中华革...
原创 历... 三国名将赵云,战场之上纵横数十载,不但武功高强,还是一位翩翩美男子,正所谓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