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后的丞相,胡惟庸到底让朱元璋看到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6-13 08:05:08
0

今天聊一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对于胡惟庸,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比较冤枉的,都是朱元璋处心积虑想要废除丞相,大权独揽,才会借着谋反的罪名,把小题大做把胡惟庸斩落马下废除丞相。

丞相犯罪自古都有,杀他本人就是了,何必废掉宰相制?

废相迷云

无论是剑桥中国史,还是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都是这么说的。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丞相的权力太过于大了,朱元璋感到恐惧,所以才会捏造罪名,杀了胡惟庸。可大伙有没有想过呀,如果朱元璋一开始就觉得丞相权力太大,那他为什么还要设立丞相这个官职呢?

答: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呀。可问题是朱元璋他是开国太祖啊,建设制度的时候他说的话就是祖制。比如隋文帝就没设立丞相而是推行三省六部制度。

所以他一开始就应该把丞相给废了呀,不应该等到建国十二年后再去废的!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在开国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丞相的危害,胡惟庸是大明王朝第三任丞相。

在他之前还有韩国公李善长,还有胡惟庸的政治对手杨宪。这两人都不比胡惟庸好到哪里去,在位期间是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后来他们都是因为这些原因被罢免的,可是朱元璋还是没有废除丞相,那么就说明这种危害程度,朱元璋是可以忍受的,那么胡惟庸到底做了什么,让朱元璋看到了丞相力量最可怕的一面呢?比李善长杨宪他们搞党争还要可怕的一面。

欺上瞒下,架空皇权

明朝初年政府由两大政治势力集团组成,一个朱元璋的老乡们为代表的淮西勋贵集团,另外一个是以神机妙算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是淮西勋贵集团。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南京的地位就不用我多说了,占领了这里,就意味着朱元璋从一个小军阀,变成了一个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格的大军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证交所上市成功了,这个时候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才开始慢慢地聚拢到了朱元璋周围,也就是说朱元璋集团的原始股份,没有他们的份。

他们这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可是浙东党不是这么想的啊,没错,公司上市是你们的功劳,可公司能够做大做强,那是我们的功劳,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没有我们这些读书人为你们构建统治秩序,你们哪来的兵马钱粮啊?你们哪里来的稳定后方的根据地啊?所以在开国分蛋糕的时候,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时掌管中纪委的刘伯温,捉到了一个犯罪的淮西勋贵,总理李善长过来求情: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他一马吧。可刘伯温不听,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政治冲突,李善长把刘伯温赶下了台,然后浙东党杨宪上台赶走李善长。

杨宪在位期间大力任用自己的私人排挤淮西勋贵。可姜毕竟是老的辣呀,李善长也不知道拿到杨宪什么把柄,最后的结果是一击中的,杨宪被杀。两党杀来杀去搞得乌烟瘴气。朱元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后面的丞相必须不能搞党争。

这时候胡惟庸就横空出世了,他属于淮西勋贵集团,可在处理两党问题上协调得非常好,不偏不倚,不然的话他后来也不可能当了十年的丞相。至于说他毒死刘伯温的事,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三个月后才能够让人死掉的慢性毒药,慢性毒药想要发作必须要天天吃,胡惟庸只是送了一次药而已。胡惟庸志存高远,他的目光早就已经超越了党争。放在皇权相权上面了。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百官。是文武官员跟皇帝之间交流的中介,大臣不能够越过中书省直接给皇帝上书的,后来刘伯温落得那么惨的境遇,就是因为他犯了这个政治大忌,这样一来凡是不让胡惟庸开心的事,朱元璋永远都不会知道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可没有锦衣卫,锦衣卫是胡惟庸死了四年之后为了查胡惟庸案才建立的。有一次,占城国使节漂洋过海来朝拜天子。等待了几个月,朱元璋居然不知道。这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试想如果今天某个国家领导人连其他国家来访问这种重大新闻都不知道,那他离下台也就不远了。

特殊时代,相权的最大威力

这最多就是欺上瞒下而已,几千年来的丞相,难道就他一个人这么干?最多惩罚胡惟庸就行。这不能作为废除丞相的借口,真正的问题是除了中介身份之外,丞相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百官之首。也就是相当于工会总头子,代表官员的利益跟皇帝讨价还价,也就是说官场派系林立谁都不服谁,但都给丞相面子,当然了,像李善长杨宪这样的丞相是不可能的,所谓宰相就是宰割天下分配利益,如果做不到大体上公平公正分配很容易就会被赶下台,比如杨宪李善长。

虽然丞相能够统合百官。但也不见得他能够造反呀,因为文官集团需要这个丞相出面讨价还价,最多也就是为他们争取一点利益而已,可几乎没想要把皇帝给推翻的呀?在这个问题上是他们是不会团结的。

只有一种情况下才可能,那就是老板太苛刻了,让员工都活不下去了,工人们就要起义。这个时候丞相自然就成为起义军的领袖。那在当年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还真有,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那是真的狠辣无情,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要扒皮,六十两还不够官老爷吃一顿饭的呢。

功臣集团早就对朱元璋不满了:我们出生入死帮你打天下,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吗?现在天下平定了,难道我们就只能拿一点固定俸禄?多年的出生入死还不值60两?所以胡惟庸找李善长商量,李善长给的答案很有意思:我老了,我死了之后 ,汝等自为之。大家要知道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不能够模棱两可的,不反对那就是支持。作为臣子听到有人造反去告发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淮西勋贵平凉侯费聚,因为懒政被朱元璋罚去招降蒙古,后来还是没办好。老被朱元璋骂。吉安候陆仲亨因为公车私用,被朱元璋罚去捉贼。他们两个紧紧围绕胡惟庸身边,说出了"天下人"的心里话:我们从前都干过不少贪赃枉法的事,以后被揭发出来怎么办?

大家想想啊,当时明朝政府里头到底有多少的贪官呢,这些人的利益取向,不也跟吉安侯他们一样吗?他们对于胡惟庸的谋反或表示支持或表示默认,或许他们会扶持仁慈的朱标,不过我还是觉得胡惟庸会自己直接上位,因为再仁慈的君王都不能够容忍这样的乱臣贼子吧!总之他们一定要废除朱元璋的暴政。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胡惟庸案会持续整整十年,而且四年后朱元璋为了查这个案子还要创立锦衣卫的原因,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人了,也太可怕了。如果胡惟庸真的成功的话,李善长为首的整个官场都会为他打掩护,大明甚至不会有什么动乱,胡惟庸甚至很可能还是以正面形象名流千古。绝对不会有一个人出来骂他是乱臣贼子。

这要是搁在别的皇帝身上早就身死国灭。这个理由还不足以废除丞相吗?他甚至连分割相权的三省六部制都不敢用,满朝皆贪官,三个宰相跟一个宰相没区别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
原创 单... 三国时代,袁绍手下有河北四庭柱,曹操手下则有五子良将,刘备麾下拥有五虎将。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公...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主那是金枝玉叶,天生富贵,享受极致的荣华富贵。而古代要跟皇族攀亲,那娶个公主做上...
原创 不... 作为一个不成功的刺客,荆轲拥有很多炫目的光环。是他,让刺客这个不光彩的事业,闪现人性的光芒。 他是赵...
原创 刘... 01.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 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抗...
原创 原... 九子夺嫡中,他一直帮扶雍正上位,死后第二天雍正亲自去祭奠。如果大家之前对和清代有关的历史做过详细了解...
原创 到... 东周时间跨度较大,分割阶段乃是研究所需 东周持续的时间大致在五百年左右,如此长的时间如果作为一个政权...
原创 三... 三国最歹毒的昵称,他连杀两位义父,叛变三位主公,盖棺定论很难,成王败寇而已,我们不好评价。 吕布(?...
原创 舜... 《远别离》曾言:“尧舜当之亦禅禹。”远古时代中,尧、舜、禹三位帝王,得世人敬重,其诸多传奇政举,促社...
原创 精... 明朝在历史上是非常硬气的王朝,当时没有出现过割地赔款、没有和亲等不平等的政策,三百年来的明朝人们都是...
原创 刘...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刘备这个名字一直与仁德、忠义紧密相连。然而,在这位蜀汉开国皇帝光鲜亮...
原创 为... 最近又在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不禁又想到三国的一些故事。当年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后,发誓共生死,为完成...
原创 原... 清朝末年由于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关起门来吊打。尤其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天朝甚至输给了刚维新不久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