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庆死后,皇后未立亲子却依旧登上皇位,皇家的套路一般人真不懂
迪丽瓦拉
2025-06-13 09:03:03
0

嘉庆二十五年,年过六十的嘉庆帝按照往年的惯例前往热河参加“木兰秋弥”,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一路上舟车劳顿,但为了体现“尚武”本色,嘉庆帝多次骑马而行,这让他本就疲惫不堪的身子更加吃不消,一周后嘉庆帝抵达避暑山庄,却不想在到达的当日出现脑溢血的状况,一病不起,太医连夜进入山庄诊治,随行的大臣们也乱成一锅粥,次日晚上八点,嘉庆帝在昏迷中驾崩。

一、道光帝即位

要说这孝和睿太后最明智的地方,还得说说在嘉庆帝驾崩、储君暂不确定的条件下她毅然做出的决定:国不可一日无君,皇次子智亲王绵宁,是先皇后喜塔腊氏之子,即是嫡子,又曾指挥守卫击溃敌军作乱,保护皇宫立下大功,颇得嘉庆帝的青睐,加之嘉庆帝生前也曾属意立绵宁为储,应当拥立他为新皇帝。

此时的她还不是孝和睿太后,新帝未继位,她是先帝的第二任皇后钮钴禄氏,在决定让绵宁继位后,她发出了一道懿旨,推举绵宁为新皇帝。

清朝的秘密立嗣制度从雍正时期开始执行了已有百年之久,嘉庆帝驾崩后,随行的使臣在他的私人物品里找出了秘密的遗诏,确认皇次子智亲王绵宁在他百年以后承继大统,绵宁顺理成章地称帝,皇后跟大臣诸人在紫禁城和圆明园搜寻立储密诏未果,在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另一份诏书也欣然而至。

绵宁以新君的身份下诏,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这不得不让钮祜禄氏觉得自己做了有生之来最明智、最果断、最正确的决定。

她也有两个亲生儿子,虽说皇三子绵恺鲁莽冲动,并不是什么可塑之才,但皇四子绵忻天资聪颖,也深受嘉庆帝的喜爱,然而她之所以在嘉庆帝驾崩以后传懿旨让绵宁继位,是因为她十分清楚绵宁是高宗指示,仁宗属意的继承人,高宗是绵宁的亲祖父,他曾在晚年为绵宁和他的原配孝穆成皇后亲自操办了一场婚礼,赐给他们婚后在宫中居住,这是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亲自参加,是清朝皇帝对皇孙的特别之举,也就是高宗暗示绵宁为皇孙之举。

仁宗生前也曾对绵宁大加赞赏,培养势力。她没有奢望原本不该是自己和自己孩子的东西,就在这皇帝突然驾崩、传位诏书搜寻无果的时候深明大义的推举绵宁为帝,让国家得以安定,堵住了大臣的悠悠众口,还让新君念她的好,把她的大公无私铭记在心,真心实意的对她和她的儿子。

二、皇三子绵恺

任宗的嫡长子早逝,外国使臣来京城朝拜,遇到任宗的三个儿子,评价到嫡次子绵宁面貌凉薄,看起来很是平庸,绵恺比较富态,性格豁达不拘小节,而小儿子行事干练,张弛有度。这里的小儿子指的是皇四子绵忻。

孝和睿太后带着两个儿子在原配儿子的手底下讨生活确实是不易,好在她对道光的支持让道光念了他的好。作为皇帝的弟弟,太后的儿子,加之之前跟兄长一起平定叛乱有功,绵恺的处境可以说是很好了。被晋封为敦亲王,赐内廷行走,皇帝还把熙春园的一半赐给他居住(另一半赐给了四弟绵忻)。皇帝对他好事一回事,但他行事莽撞总惹出祸端又是另外一回事。

道光三年正月,绵恺有皇帝哥哥赐他内廷行走,纵容自己的福晋乘坐轿辇径直从神武门通过,僭越了礼制,皇帝大怒,发他俸禄五年,幸而有太后求情,为了缓和关系,才改为罚俸三年。

道光七年,不消停的绵恺又跟太监张明得私下里来往,后来又藏匿了太监苑长青,冒犯了皇帝,被皇帝斥责,还把他的爵位降到郡王。道光八年十月,为了讨太后高兴,皇帝找了一个之前他在捉拿贼人有功的借口,恢复了他的亲王身份,只是告诫她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检束。

道光十三年五月,绵恺又在主办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佟佳氏的葬礼时,过分夸大,将葬礼的规模操办得过于隆重,百姓如丧考妣,令皇帝哭笑不得,罚了他十年的俸禄。

道光十八年五月,民妇穆氏控诉绵恺囚禁了她的丈夫穆齐贤,影响极其恶劣,再次把他降爵为郡王,还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同年十二月,绵恺薨逝,看在往日的兄弟情分和太后的面子上,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位,谥号为恪。

三、皇四子绵忻

作为嘉庆帝即位后的第一个皇子,绵忻的到来让嘉庆帝欣喜不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出色,也越来越受到嘉庆帝的喜爱和器重。一个是先皇后的嫡子绵宁,一个是现任皇后的嫡子绵忻,在所有人看来这两个人才是最具有竞争意义的,甚至有传闻说,嘉庆帝把正大光明匾额后的立储人选悄悄改成了皇四子绵忻。所幸孝和睿太后当初力排众议,放弃了不确定的储君之争而为自己为两个儿子换来了太平的生活。

好在绵忻一直行事谨慎,不像三哥一样不拘小节,恪守君臣礼节,从不僭越。道光帝登基后,十五岁的绵忻任内廷行走,低调行事,本本分分,作为一个跟当朝皇帝有争储之举的皇子,他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在有太后的庇佑,皇帝兄长也对他关爱有加,给了他很多优待,才让皇族内部一片祥和。

道光八年,瑞亲王绵忻薨逝,年仅二十四岁,道光帝追谥他为“瑞怀亲王”,他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皇帝还让他的血脉降等承袭瑞郡王的爵位,改名为奕志。

四、孝和睿皇后和道光帝

绵宁登基后第一道诏书便是尊她为皇太后,往日里钮钴禄氏与他的母子情深也是可想而知。

乾隆四十七年的秋季档内记载到:“十公主侍读钮祜禄氏,佐领恭阿拉之女。”,这个公主侍读就是宣宗当朝的太后,钮祜禄氏在乾隆五十七年的选秀中,被指婚给嘉亲王为侧福晋,以补薨逝的侧福晋完颜氏之位。仁宗即位后,嘉庆二年皇后喜塔腊氏崩逝,百日过后,上奉太上皇帝敕谕,命贵妃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先晋封为皇贵妃,嘉庆四年诏立为皇后,嘉庆六年行册立典礼,赐居住储秀宫。

钮祜禄氏有两个亲生儿子,当年在王府当侧福晋时产下皇三子绵恺,嘉庆帝在位时又产下皇四子绵忻,成为皇后以后,她又遵循嘉庆帝的嘱托,抚育先皇后之子也就是皇次子绵宁。当时绵宁十六岁,而孝和睿皇后也就比他大六七岁,但她对绵宁视如己出,对他倍加爱护和关照,绵宁也跟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关系处理得很好,和继母孝和睿皇后的感情十分亲近。

所以在宣宗绵宁的心里,铭记的不仅是孝和睿皇后对他的推举之功,还有她对自己的百般照料和推心置腹,所以宣宗视她如同生母一般,称其为皇母。

道光的老婆和继母产生了矛盾,结果道光把自己的老婆逼死了。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理盐政,严禁鸦片,力行节俭,自己和后宫的嫔妃们生活都过得拮据,但是给太后花钱却从来不节约。道光禁毒,但是太后抽鸦片,他便悄悄安排渠道在禁毒的时候为孝和睿太后提供鸦片。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从绮春园回宫的孝和睿皇后身体不适,宣宗听闻此事急忙赶来问安。接下来的两天他也都每日前来问安。十一日,孝和睿皇后病情迅速恶化直至病危,宣宗赶忙前往太后身边服侍,孝和睿皇后崩逝,寿终正寝。此时的的宣宗已有六十八岁,孝和睿皇后死后,宣宗“席地寝苫”,恪守孝子居丧的礼节,史书中记载,宣宗痛哭流涕,王公大臣几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就在孝和睿皇后逝世以后的一个多月,道光皇帝在慎德堂驾崩。

在那个争权夺利的皇宫里,孝和睿太后可谓是一招致胜,她的深谋远虑最终为自己和两个儿子换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立志出乡关”,离家时留诗告诉自己的父亲,称“学不成名誓不还”,更提到了“...
原创 河... 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了众多朝代的兴衰。其中,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原创 英... 1834年,英国政府认为中国清政府软弱不堪,无力抵抗他们的侵略,因此决定将舟山群岛作为他们的目标。 ...
原创 古... 前言: 说起虎符,我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的了解,他是古代将军调兵用的信物,一般来说,虎符都是成对出现的...
原创 此... 1946年8月9日上午8时,斯大林在列宁格勒大理石厅会见文艺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
山西考古成果实证我国5000多...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 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原创 老... 1926年底,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从上海来到武汉,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留下了他生活和工...
原创 隋... 标题:隋末名将杨义臣:忠勇与悲剧的交织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城头变换大王旗。在这片混沌的...
原创 熊... 熊廷弼虽然三次赴辽东就职,但各种原因导致任期都不长,再加上和朝廷以及同僚的矛盾冲突,让他很多精力和时...
原创 淮...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
原创 西... 前言 “渣男”并不是某个时代的专属名词,纵观华夏历史,各个朝代都会出现不同的“渣男”。 西汉时期,有...
原创 谭... “一个一辈子讲真话的人”,这是许多人对黄克诚的评价。这位新中国的传奇大将,因说真话“九上九下”而不悔...
原创 关... 关羽被曹操俘虏后,曹操放了他,关羽接着去寻找刘备,为了报答刘备的兄弟情,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
原创 百... 大家好,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百团大战。或许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段历史听起来...
3700余展品讲述“合院之城” 昨天,《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幕,展厅里复原了一座老北京民居院落。 本...
原创 红... “跟上!不要掉队,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 1936年8月3日,中央军委向全体指战员宣传了三大方面军即...
一件竹笥实证巴人生活场景 展品《战国竹笥》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件天然的竹制品可以留存2200年的时光吗...
原创 许... 对于许世友,陈赓一直是相信的。而对于陈赓,许世友也始终是敬重的。 因此,在许世友被捉后,陈赓无法相信...
原创 沙... 外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活动范围,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商朝灭夏后,夏朝遗族进入漠北草原...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农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