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李渊的爷爷,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老虎因为他变成了“大虫”
迪丽瓦拉
2025-06-15 08:04:38
0

老虎是在什么时代变成“大虫”的呢?我们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可在原著里,老虎并不叫老虎,而被称之为“大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名为李虎,等到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感念自己爷爷对家族的功劳,所以不允许将老虎再称之为虎,而只能改称“大虫”,就这样老虎便成了“大虫”。

那么问题来了,李虎对老李家究竟有多大的功劳,会让李渊有如此大的动作呢?可以说,没有李虎,就没有唐王朝,他的作用就是这么大。

一、李虎早年跟着贺拔岳混。

李虎他们家祖上都是给北魏打工的,而且清一色都是武将出身。这就注定了李虎出生以后,肯定也是继承了家族的重任,成为了一名武将。

当时北魏出现了六镇起义,北方六镇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不满边将们的压榨,发生了反叛。乱世就此拉开序幕。

李虎跟着太保贺拔岳一起,成为了平叛大军中的一员。贺拔岳当时是尔朱荣的部下,当时尔朱荣杀入洛阳城,发动河阴之变,灭了2000多名北魏的宗室和勋贵,直接导致北魏剩余的宗室四处逃窜。

其中元颢就逃到了南梁,并且在梁武帝的帮助下发动北伐,一路杀进了洛阳城。尔朱荣解决了北方叛乱问题以后,这才有功夫南下收拾元颢。

而亲自带队收拾元颢的,便是贺拔岳跟李虎。这两个人搭档起来,几乎是天衣无缝,战斗力超强,李虎也因此被受封为晋寿县开国子、宁朔将军。

关中之地再起叛乱后,尔朱荣大怒,吩咐尔朱天光带着贺拔岳、侯莫陈悦一同进入关中,平定万俟丑奴叛乱。

李虎再次跟着贺拔岳一同进入关中,击败了万俟丑奴,自此稳住了关中局势。而李虎也作为贺拔岳的亲信,负责镇守陇右。

尔朱荣被诛杀以后,尔朱天光离开关中,前去与高欢较量。这个时候关中只剩下了贺拔岳和侯莫陈悦这两股势力。李虎作为贺拔岳的铁杆粉丝,始终是贺拔岳坚定的大后方。

二、李虎跟着宇文泰,为贺拔岳报仇雪恨。

贺拔岳的确是个好领导,他手下猛将如云,战斗力很强。可关中地盘只能有一个主人,在高欢的挑唆之下,侯莫陈悦用计谋诛杀了贺拔岳。

这可把李虎给哭瞎了,这么好的领导,咋能说没就没了呢?贺拔岳的部下们,七嘴八舌起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整。

有人认为应该投降侯莫陈悦,这种人很快被打烂了嘴。有人认为应该推举宇文泰作为新领袖,可李虎却压根不同意。论资历和能力,宇文泰都不是李虎的对手,凭什么让宇文泰做老大呢?有人则认为应该让荆州的贺拔胜前来统领全局,毕竟贺拔胜是贺拔岳的亲哥哥。李虎就是这一建议的忠实拥护者。

李虎当时也是这么干的,大家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已经带领自己的部众,前去荆州请贺拔胜前来主持大局了!

可惜贺拔胜的胆子太小了,当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咋整,错过了这一绝佳的好机会。李虎无奈地叹了口气,恰好又听说宇文泰成为了老大,因此他打算疾驰回关中。那么他回去打算干嘛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李虎极有可能要与宇文泰争锋。因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李虎都不输宇文泰,他完全可以取代宇文泰,成为关中的领袖。第二,李虎也有可能是看出了宇文泰的能力,觉得自愧不如。再看看那个不争气的贺拔胜,这才决心回关中跟着宇文泰混。第三,李虎只想回去找侯莫陈悦报仇雪恨,至于谁来做关中的老大,这事儿暂时不商议。

无论是哪种可能,李虎都必须要返回关中。可惜半路上,李虎被高欢的人给抓了。这可真是令人意外,高欢和贺拔岳可是死对头。

眼看着就要被宰了,没想到高欢居然脑子一热,把李虎送到了洛阳,交给孝武帝元修处置。好家伙,这不是白白送了个帮手来嘛!

孝武帝元修,虽然是高欢改立的傀儡皇帝,可这位老兄手里的剧本压根就没有“傀儡”二字。他得到李虎以后大喜,认为找了个夺权的好帮手,立刻任命他为卫将军,让他和关中的宇文泰联络。

李虎属于虎口脱险,别提多高兴了,回到关中,再也没考虑过当老大的事情。还是好好跟着宇文泰干活好了,在宇文泰的带领下,李虎带队参与了灭亡侯莫陈悦的战争,为自己的昔日领导贺拔岳报了仇。

三、李虎是西魏忠臣,还是北周开国元勋?

李虎曾经接受过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厚恩,而过去贺拔岳也是北魏的忠臣良将,因此李虎对北魏其实是有很深感情的。

可是到了关中以后,他立刻意识到关中内部的氛围,其实是不对的。虽然大家明面上还是北魏的臣子,可早就已经将宇文泰视为自己的老大了!

等到孝武帝元修打算离开洛阳,进入关中的时候,是李虎主动带兵迎接元修进入潼关,他还因此被封为骁骑将军、仪同三司。因此李虎其实还是蛮纠结的。当时关中至少有这么几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以宇文泰为首的贺拔岳旧部,这帮人现在主要是给宇文泰打工。第二股势力:元修、元宝炬为首的北魏、西魏宗室,这帮人自然是要恢复北魏江山的。第三股势力:侯莫陈悦的旧部,这帮人被宇文泰打服了,自然也归宇文泰管。第四股势力:支持贺拔胜的那帮人。贺拔胜后来又来到了关中,因此李虎的处境十分尴尬。

这么一来李虎该何去何从,那就成了个很大的问题了。过去他支持贺拔胜夺取大权,可当时贺拔胜犹豫不决。如今贺拔胜来了关中,只能充当宇文泰的小弟了,李虎是否还需要支持他?

此外元修对李虎有厚恩,他又是北魏皇帝,正儿八经的正统。支持元修,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还有就是宇文泰了,给贺拔岳报仇的人,就是宇文泰。报仇的过程中,宇文泰的聪明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宇文泰是值得效忠的老大。

为此李虎必须要从中选出一个老大,正当李虎纠结的时候,宇文泰帮他做出了选择。宇文泰首先灭了孝武帝元修,改立元宝炬为帝,建立了西魏政权。其次又将贺拔胜当马仔一样使唤,使得关陇地区宇文泰一家独大。李虎没得选,只好跟着宇文泰干了。

四、效命沙场,终成西魏八柱国之一。

李虎没考虑那么多,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是在疆场上。只要宇文泰没有明面上推翻老元家的统治,那么李虎也没有理由和宇文泰闹掰,何况,宇文泰这老大,虽然年轻,的确还挺不错。

因此李虎首先击溃了灵州刺史曹泥的部队,随后又将灵州地区的豪帅迁徙到了咸阳。立下大功后,李虎因功被封为太尉、左仆射、西魏八柱国之一。

但是此后的东西魏交战过程中,李虎的表现就有点儿差强人意了。他的年纪也大了,似乎也打不动了,因此没再次立下什么功勋。

值得一提的是,李虎的终点,是要超过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的。杨忠最后只做到了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而已,和李虎还有一个等级的差距。

李虎去世以后5年时间,北周便建立了。宇文家族并没有忘记李虎对他们的功绩,追封其为唐国公,并且让他的儿子李继承了唐国公爵位。

总结:爷爷英雄,孙子好汉。

李虎绝对是南北朝数一数二的大英雄了,人生经历跌宕起伏,随便一个不注意都能要了他的小命。可他都一一跨过来了。

但是我们再看他的儿子李,那就完全没什么名气了。他的名气和他的能力一样,都不怎么出众。李基本上就是在北周靠着老爹的名气和地位过日子的,是啃老本的典型。

不过李娶了一个好媳妇儿独孤氏,独孤氏是独孤信的四女儿,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独孤信的七女儿。所以李又幸运地成为了隋文帝杨坚的连襟。

因此李和独孤氏的儿子李渊,在隋朝混得也相当不错,不仅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还占据了太原重地,为日后他的创业打下了基础。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将李虎、李统统追封为了皇帝。

参考资料:《周书》、《旧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不是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败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蜀地缺乏优秀的将领。当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勇将都已经年迈时,蜀汉竟无...
原创 董...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艰苦奋斗。在以往一场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原创 战...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春秋...
原创 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想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话说历代帝王最是不喜功高盖主之臣,所以在...
原创 司... 在三国中,最后为什么会是由司马炎去统一三国,而不是由曹操或者刘备呢,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历史才能的人...
原创 中...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勇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雄韬武略,是一个了不起的盖世英雄。他统战中国,侵掠欧洲,南征...
原创 胡... 笔者在前文《黄埔第一军党代表八成多都是共产党员,为啥部队还是姓蒋了?》中提到过胡公冕,他是黄埔第一军...
原创 读... 文/子玉 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来解读,比如,读懂了高欢,也就读懂了北魏末年的乱局。 ...
原创 故... 自古以来,人们对老虎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崇拜。光是当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多年。 ...
原创 赵...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急着北伐除去他自身的私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报...
原创 袁... 看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的地名改动实在太过于频繁,而且接近于乱改、滥改。例如,北京一座城市就...
清初画坛“四王”与“四僧”之比... 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就认为,四王是御用画家,是墨守成规的主流与正统画派,重复僵化,与清代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一目了然啊! 有道明君,绝不会干出轼父篡...
原创 原... 他考中进士,皇帝却因容貌拒绝了他,结果他推翻朝廷自己登基 文/勿忘初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