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法国的总统戴高乐公开宣称:"即使整个欧洲的军力整合起来,面对苏联的入侵,其作战任务也只有一条,那就是坚守一周,等待美国的救援"。由此可见苏联在当时国际上的影响力。
虽然在1991年西方圣诞节后的第二天,苏联国内发生巨变,身为苏联国家委员的叶利钦突然发动军事政变,身为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无力掌控局面,一周之后无奈的戈尔巴乔夫,只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解体。
苏联解体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大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那个领导苏联全体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入侵,在德国纳粹最猖獗的时候,即使拼尽全部国力也誓死不投降的庞然大物,就这么轻易的倒下了
。也是在苏联解体之时,苏联的民众们才发现国家的光荣与伟大之处。人们不禁陷入对有着"红色之子"之称的斯大林的深深怀念之中。
斯大林的早年
斯大林本名叫做朱加什维利,1878年出生于格鲁吉亚。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鞋匠,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同时也是一位虔诚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当时苏联还没有建立,格鲁吉亚还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由于封建的统治社会一片死气沉沉,普通人缺乏上升的渠道,几乎确定了孩子的父亲做什么,那儿子将来也一定会作什么。
所以斯大林的父亲在斯大林小的时候并没有急着让他上学,反而是在家教斯大林各种修鞋的技巧。不过斯大林的母亲并不想让儿子以后也成为一名鞋匠,在几次与斯大林父亲的争吵之下,两人终于暂时达成一致,将已经10岁的斯大林送入了第比利斯的一所小学。
斯大林在学校中的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优异,但有一点让老师不太满意,老师发现斯大林不像其他的孩子,斯大林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有一件事是斯大林不想做的,那不管老师们用什么办法,斯大林还是会拒绝。
在斯大林十六岁的时候,他顺利考入了中学,在中学学习期间,斯大林第一次见识到了工人罢工的景象,他很好奇于是叫上几个小伙伴去街上看,当他了解到那些食不果腹的工人,他们罢工的诉求只是要求锦衣玉食的资本家们为他们加一点工资,而资本家们不仅不同意还和沙俄政府勾结,对工人们进行残忍镇压。斯大林表示出了对工人们极大地同情。
1898年斯大林中学毕业了,但是家里已经没有钱供他继续读书了,斯大林被迫辍学,不过此时的斯大林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斯大林在中学期间已经读了大量的革命书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斯大林反复精读了数遍,所以虽然年纪不大,但斯大林已经很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了。
参加革命
斯大林从学校毕业之后,很快就加入了由列宁主持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尽管在当时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力很小,其主要领导人列宁还处于被沙俄政府通缉的状态。不过斯大林坚信这个政党就是自己心中的政党,就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政党。
不久后斯大林被组织上派往高加索地区进行革命活动,高加索位于欧洲的东北部,由于靠近德、法等强国,所以经济很发达,是沙俄重要的财赋来源之一。斯大林到了高加索地区后,迅速开展了革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团结工人,并率领工人对抗资本家们的剥削。
也是因为斯大林工作的成效,很快他就被当地政府盯上了,在1902年3月至1903年6月,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斯大林被当地政府因非法宣传拘留了7次,其中6次被宣判流放到西部的不毛之地,在流放的路途上斯大林也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到了1912年,斯大林终于被组织上从流亡地解救了出来,并派他前往圣彼得堡,参加那里的工作。为了躲避沙俄政府的追捕,他正式使用"斯大林"这一名字。
同年斯大林创办了一家报刊,因为在高加索领导革命工作时,斯大林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想要最终革命成功,必须要最大程度上团结工人阶级,而在革命的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工人们,为他们传播真理,所以斯大林将报刊的名字起名为《真理报》。
成为领导人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全世界带来了布尔什维克的春风,也让广大的底层穷苦人看到了希望",这是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时,为他的学生们讲解"布尔什维克主义"所说的话。事实也确实如此,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底层的清苦百姓确实翻身做了主人。
1924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列宁去世,斯大林成为了苏联的领导者,从此展开了他将近三十年的执政生涯。
在这一时期为了巩固地位斯大林开展了全党、全军的大清洗运动,很多无辜的忠良之士,受到迫害,甚至很多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也在这场浩劫中死于非命。
不过斯大林也大力发展苏联的工业,是苏联在短短几年之内,国力就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他还作为苏军的最高领导,指挥苏军将纳粹德军赶出了国门,打赢了这场世界大战。
总结
1953年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上台,在赫鲁晓夫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对斯大林展开全面的批判,并对斯大林的遗产进行了清算,但是清算的结果,令人们陷入了了愧疚与深思之中,斯大林的全部遗产只有900卢布,不及苏联底层的一个工人
。
斯大林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主要领导者,其对错自有历史的评价。但就其遗产来说,算得上至公至允。
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斯大林对苏联革命做了很多工作,也犯过一些错,但人民会记得他的功绩"。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