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如果提到徐茂公,很多人却可能不太了解。徐茂公虽然不是一个以武勇著称的将领,但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谋略,堪比诸葛亮。他在李世民建立大唐江山的过程中,为消除割据政权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正如历史的常态一样,旧时代的结束往往伴随着新的杀戮,开国君主常常会屠戮曾经的开国功臣,而大唐也不例外。大唐建立初期,很多开国功臣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直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才稍稍缓解了这种杀戮之风。
然而,李世民心里始终担心那些开国功臣依仗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图谋反叛。公元649年,李世民因病重,濒临死亡,这让他非常担心有人趁机篡位,夺取李家的江山。李世民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许多曾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特别是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的军师徐茂公,都是他必须要提防的人。因此,李世民将太子李治召进内殿,告诉他一个万全之策:让徐茂公辅佐李治。看似是给徐茂公提供了一个平台,继续为国家效力,但实际上,这似乎也是李世民对徐茂公的一种试探,甚至有可能是为了除掉他。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徐茂公与李世民的关系,就像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刘备那样亲密无间。但如果只是看表面,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在隋末时期,徐茂公并没有为李世民效力。当时他效忠于李密,而李密后来背叛了李渊,和李世民敌对,这也是李世民与李密结下仇怨的根源。自从徐茂公归顺唐朝后,李世民才改变了立场,决心将他招入麾下。那时,李世民正在与各割据政权作战,军队的士气一度低迷,若能吸纳徐茂公,自己的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有助于消灭其他割据势力。根据唐朝史书记载:帝将徐茂公成招入之其麾下,然茂公无如秦琼、咬金也,为帝之左右,其于建成、帝间持中立,玄武门兵变时,帝至于引徐茂公,而为之辞。这表明,徐茂公并不像秦琼和程咬金那样直接成为李世民的左右手,而是一直保持中立,在李世民与建成的关系中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尽管如此,李世民依然对徐茂公极为依赖,并一心拉拢他。当李世民临终时,他对太子李治说:茂公甚才,而君与之并无恩,臣恐茂公服君之治,故欲试之,吾将茂公左,若其听就,乃即召为宰相,若其不至,即杀!茂公之命在自手,其法以行己之命。这段话显然表明李世民在死前已对徐茂公产生了杀意,但徐茂公的智慧和谋略,早已让他察觉到了李世民的真实意图。于是,徐茂公故意装作毫不知情,表现得非常聪明,最终顺从了新皇帝李治的安排,并成功被提拔为宰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