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朝的联姻最为显著,尤其是科尔沁的僧格林沁,他在清朝历史上以忠诚和勇敢闻名,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朝廷宠爱。相比之下,外蒙古的推赛音诺颜部似乎少为人知,然而,实际上,这个部落在清朝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清朝与蒙古的百年对抗中,推赛音诺颜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赛音诺颜部的历史并不久远,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才因一位杰出人物的卓越表现,才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正式认可。这位人物便是策棱,他被誉为清朝的第一勇将。策棱原本是蒙古喀尔喀部的成员,当年他的家族被噶尔丹部摧毁,年仅二十岁的策棱背负着奶奶,独自一人逃往清朝,投奔康熙帝。康熙皇帝见他孤苦无依,便收养了他,并将他与自己的皇子一同培养,令其学习文化和武艺。
策棱没有辜负康熙帝的期望,他表现出色,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认为策棱不仅聪慧且忠诚,将来必能帮助清朝稳定蒙古喀尔喀与满洲之间的关系,缓解外蒙古各部落的紧张局势。 为了进一步拉近与策棱的关系,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皇帝将自己的十女和硕纯悫公主嫁给了策棱,这使得策棱一跃成为了和硕额驸,成为康熙的女婿。策棱的才能也没有让康熙失望,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雍正十年(1732年),策棱凭借卓越的勇气和谋略,屡次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蒙古准噶尔的战斗中,屡次取得重要胜利,成为了清朝史上赫赫有名的蒙古猛将。 雍正帝自然不忘对策棱的恩宠,雍正九年(1731年),他晋封策棱为和硕亲王,赐予巨额银两并授予喀尔喀大札萨克的职位。次年,雍正帝又赋予策棱超勇的称号,并晋升为固伦额驸。同时,雍正帝还将19旗土地划归策棱,这片区域便被称为赛音诺颜部,其名字的含义是好官,而策棱正是清朝最忠诚且最有能力的官员之一。 策棱的贡献深远,他的忠诚和勇敢在清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被任命为定边左副将军,这一职位使他成为了清朝在蒙古喀尔喀的最高军政长官。策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直至乾隆十五年去世,始终致力于维护清朝在漠北的统治。策棱也因此成为蒙古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授权享受太庙祭祀的蒙古王公,仅次于百年后的僧格林沁。 乾隆皇帝对策棱及其家族的重视持续不断,策棱的长子成衮扎布继承了超勇亲王这一爵位,并继续担任定边左副将军,虽然成衮扎布的军事才能不及父亲,但由于其强大的皇室背景,依然是清朝重要的皇亲国戚。 为了进一步笼络成衮扎布的家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他将第七女和静公主嫁给了成衮扎布的第七子拉旺多尔济,从而通过联姻加深了对漠北蒙古的统治。然而,乾隆万万没想到,这段婚姻竟然会在数十年后挽救大清的命运。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静公主正式下嫁拉旺多尔济,而拉旺多尔济也因此被授予了固伦额驸的头衔。仅仅一年后,拉旺多尔济继承了父亲的超勇亲王爵位。作为固伦额驸,他在北京掌管了长达四十年的皇宫警卫。拉旺多尔济的忠诚和胆略使得他在乾隆朝声名赫赫,甚至敢于公开与权臣和珅对抗,这让他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极大信任。 更令嘉庆帝对拉旺多尔济极为宠爱的是,拉旺多尔济曾两次拯救了嘉庆帝的性命。嘉庆八年(1803年),在嘉庆帝乘坐的御辇途经顺贞门时,一名刺客突然冲上前去,持刀直刺嘉庆帝。在危急关头,拉旺多尔济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刺客的手腕,将其制服。事后,嘉庆帝特别奖励拉旺多尔济,并将他的儿子巴彦济尔噶勒封为辅国公。除此之外,在一次嘉庆帝的围猎活动中,一只熊突然冲上前来,伤了数名侍卫。拉旺多尔济果断冲上前与熊搏斗,虽然受伤,但依然保护了嘉庆帝的安全。为了表彰拉旺多尔济的英勇,嘉庆帝赐予他在紫禁城乘轿的特权,这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崇高的荣誉之一。 策棱作为固伦额驸,而其孙子拉旺多尔济也继承了这一荣誉,并两度直接救下嘉庆皇帝的性命。这种忠诚和勇敢的行为,实在是清朝历史上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