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迪丽瓦拉
2025-06-15 10:33:12
0

温馨提示:全文共3188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前言:

上古时期,黄河泛滥,滔天的巨浪淹没了村庄房屋,土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此时正值尧在位,他见到人们收到洪水侵袭无法生活,就遍求治水之人,治水拯救人民。舜最后找到一个叫鲧的人,将治水的任务交给他。后来经过鲧和禹父子两代人的治理,水患终于得到治理,人民才得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这个治水的功臣禹,自然也就在尧、舜驾崩之后,成为了中华这片土地上新的帝王。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序幕。

大禹治水

1、鲧的失败

尧帝在位时,曾遍寻治水之人,治理黄河水患。有一天尧将大家都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推举一名有才之人治理水患。后来经过众人商议推举,众人推荐鲧来治理洪水。可是尧了解鲧为人不可信,但是又无其他有才之人可以担此重任,于是就任命鲧治理水患。

可是鲧经过几年的治理,水患并没有改善,而且鲧还消极怠工,不把水患问题放在心上。后来尧帝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帝即位后面对水患问题和鲧的消极怠工,免去了鲧的职位,并且将鲧流放治罪,鲧也死在了流放途中。

治了鲧的罪过后,舜帝向众人询问谁还可以治理水患,大家都推荐鲧的儿子禹,认为禹为人谦虚恭谨,做事认真,生活俭朴,可以担当治水的重任。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被流放而怀恨在心,反而以此为戒,更暗中下定决心要治理好水患,完成父亲没完成的任务。舜帝也并没有因为禹是鲧的儿子而对他有看法,反而很信任他,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禹,并且派伯益和后稷协助他一起治理水患。

2、大禹治水

禹吸取了父亲以“堵”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的办法,将水由河道引入东海。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山川丘陵,根据各个地方山川地貌的不同,将天下分为九个大洲,治水时将九洲看做一个整体。根据各洲地势的不同,禹将不同的土地采取疏通或者平整的办法,使得大片洪水泛滥的荒野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禹又根据山川丘陵的高低,开山凿路,防止高耸的高山阻挡水流。传说禹将黄河水由积石山顺流引出,到了龙门山之后被龙门山阻断了水路。后来禹仔细考察了龙门山的地形地貌,决定将龙门山开凿出一条水道,引导水流流下。因为龙门山实在太高了,许多逆流而上的鲤鱼到了这里就过不去了,但是有极个别的鲤鱼能奋力越过龙门山,之后就能飞升成龙,这也就是“鲤鱼跃龙门”的由来。

禹治水时勤勤恳恳,生活极为艰苦,他与人们一起住在荒山野岭,手里拿着准绳和规矩,走到哪量到哪,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是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禹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听到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的哭声,但是却也没有进屋看一眼自己的孩子,而是毅然踏上了继续治水的路。经过13年的治理,终于平定了水患,使得人们免遭水患侵袭,开垦了大量肥沃的土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禹不但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还发展了华夏的水利农耕,使得夏部落的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这也为日后禹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积累了声望和势力。

征讨三苗

1、一征三苗

在中原水灾泛滥的时候,长江一带的三苗部落乘机骚扰华夏部落,成为边境地区的隐患。在禹治理好水患之后,舜帝派禹讨伐三苗部落,消除边境隐患。禹带领军队前去讨伐,多次大败三苗,使得三苗部落势力逐渐衰败,无法扰乱边境。后来,禹因为治水和征讨三苗有功,自然被推举为舜帝的继承人,由禹担任部落首领,是为夏部落,即是夏王朝的前身。

2、二征三苗

禹即位不久,由于之前的功劳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此时三苗部落又起兵作乱,禹正好想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长江一带,所以禹又发动了对三苗的讨伐战争。这次禹以夏部落首领的身份,发动其他部落一起参加征讨,这次征讨声势极大,《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由此可见禹对其他部落的号召力。

禹率领联盟的多个部落,又联合长江一带被三苗骚扰的其他部落,一起对三苗发动战争。这次战争毫无疑问以三苗惨败而告终。三苗部落兵败后,许多三苗的人民和士兵都被夏部落俘虏。夏部落是炎帝黄帝的子孙,而三苗部落则是蚩尤的后代,称为“黎人”,被俘虏的这些“黎人”就被称作是“黎民”,这在当时就是奴隶的意思。

这些被俘虏的奴隶待遇非常差,虽然可免去一死,但是却是当时最底层最卑贱的人,经常被用来做苦力和殉葬,这就是最早期的奴隶制度,也为夏朝的奴隶王朝奠定了基础。此后,禹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渐有统领其他部落的趋势。

建立王权

1、部落联盟

禹在治理水患时,曾将天下分为九大洲,在后来禹用其他部落进贡的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代表天下九大洲。有一次禹召集其他部落首领在涂山召开大会,大会期间禹要求其他部落首领对九个大鼎进行跪拜,这时鼎已经有了王权的象征,而禹也似乎成了天下的帝王。

涂山大会后过了不久,禹又在会稽召集其他部落会盟。在这次会盟,防风氏部落首领因为迟到,被禹当着其他部落首领的面处死了,这样一来,其他部落首领也都对禹感到害怕,此时的禹虽然没有帝王之名,却已经有帝王之权了。禹还要求其他部落按照距离远近向自己进献贡品,部落的人民也要缴纳粮食作物,形成了初步的进贡制度和赋税制度。

2、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后来禹逐渐年老,按照规矩应该推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作为继承人。也许在此时,禹已经存在私心了,可能面对自己建立起来的威望,面对自己管理的天下,面对手中的权利,他不想交到外人手中,可是自己又不能破坏一直以来的规矩。

后来禹经过考虑后,任命秉公执法断案的皋陶作为继承人,可是皋陶此时已经很老了,没过多久就死了。禹又任命和自己一起治水的伯益作为继承人,可是禹并没有培养伯益作为继承人的意思,伯益只是有一个继承人的虚名,重要的事情依然由禹的儿子启做,由此启的威望也逐渐培养起来。

在禹之前,禅让制的继承人都是由大家经过商议考察之后共同推举出来的有德之人。但是到了禹这一代,继承人不再由所有人共同推举,而是由禹自己决定,这时的禅让制也就变味了,可以说是为后来“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做的铺垫。

后来禹死后,伯益按照传统的部落礼仪,对禹守孝挂丧三年。三年过后,自然应当由继承人伯益继承禹的位置,但是由于禹的培养,启在人们心中的威望比伯益高,伯益虽然继承了帝位,但是却有许多人依然拥戴启。伯益虽然名为首领,大部分实权都掌握在启手里,许多事情还得经由启同意才可以。

这样一来,启对伯益的位置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两方最终不可避免的展开了战斗。伯益是东夷人,于是伯益就联合东夷起兵攻打启。两方经过几年的交战,启最终打败了伯益,并且杀死了伯益。从此启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传统的禅让制最终被世袭制取代,并且延续了几千年。

奴隶制王朝

1、征讨有扈氏

启杀伯益夺权之后,虽然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但是还有部分人反对启的做法,不支持启的统治。都城郊外的有扈氏就认为启没有资格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于是联合其他部族起兵反对启的统治。启知道后立即率领自己的部族和属下,与有扈氏决战于甘这个地方,决战前曾誓师作词《誓甘》,《史记》记载:启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表明当时启率军讨伐有扈氏,自称是奉天命行事,这也是后来周朝天子论的开端。

2、罚作“牧奴”

最终启打败了有扈氏,其他部落惧怕启,纷纷归顺,不敢再有人反对启的统治,这也象征着世袭制彻底打败了禅让制,在历史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而启的夏朝统治也得到了巩固。有扈氏的民众和士兵都被启俘虏,罚作“牧奴”。牧奴在当时是替主人放牧的奴隶,这也是夏朝奴隶制的正式登场。

夏朝的奴隶大多为在部落战争中战败方的俘虏。王公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这些奴隶需要给主人干活,并且没有报酬没有人身自由,在主人死后还要跟主人殉葬。

结语:

奴隶制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到春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的时候才被废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变法,对奴隶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开国大将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
原创 李... 秦始皇统一六国当中最大的一场战争是对楚国的消灭战。在这一场战争里,秦王嬴政以及整个秦国朝堂都出现了重...
原创 宋... #历史开讲# 在宋朝时期,骑兵作为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对于宋朝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原创 明... 明朝的历史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比如很多明粉都知道在明朝灭亡前的24小时内,曾经发生了两件令人匪夷所思...
原创 斯... 斯大林的逝世在苏联引起了一系列变革,私有财产的公开成为其中一个关键节点。然而,这一事件的影响却超出了...
原创 嘉... 这正德帝叫朱厚照,嘉靖帝叫朱厚熜,两人为堂兄弟关系,为何不避讳要从血缘上与当时律令上分析了。 ?明...
先简单说说苏联克格勃 许多读者对苏联克格勃并不陌生,它是世界上最著名,同时也是最神秘的谍报机构。 克格勃被认为是苏联时期最...
原创 横...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能够征伐大半个地球,建立了欧亚四个大帝国,但却败在内部皇权的争斗上。统治中原...
原创 软... 你知道张学良吗?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经是东北王,后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原创 朱... 自古以来,能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凡夫俗子。有些皇帝的皇位是自己四处征战,辛辛苦苦得来的。有的则是靠着祖...
原创 超... 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清朝末年以来最接近历史顶峰的时代,我们的国力从GDP来看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整个欧...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这一时期是历史上诞生名将的时期。他们不仅会武功,有谋略,而...
家庭相册|80年前的鹿特丹春节... 【编者按】 卡滕德雷赫特 [ 简称卡普(Kaap)]是荷兰鹿特丹移民最活跃的区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逝世 享年85... 成都2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4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著名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
原创 丽... 看古装影视作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与清朝相关的古装宫斗剧,占比往往会超过...
原创 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国,有着他国没有的历史底蕴,因此在这片华夏大地之上,诞生过各种强...
原创 刘... 刘备当然想称帝,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朝思暮想的。 从以下的事迹就可窥知一二。 一、没有得到献帝的册封,...
历史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 每当我们赞美一位皇帝的治国和军事才能时,常常会使用“千古一帝”这个表达。 不过,这些赞美中有些多少显...
原创 督...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相信大家都明白军阀混战的根本目标就是军队与地盘,军队是自己的武装实力,地盘说白了就...
原创 关...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自明朝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在这漫长岁月中,这四部文学巨著深深烙印在每代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