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能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凡夫俗子。有些皇帝的皇位是自己四处征战,辛辛苦苦得来的。有的则是靠着祖上的积累世袭来的。相比而言,这些开国皇帝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朱元璋,从一介平民百姓,到威风凛凛的皇帝,靠的绝不是蛮力。
相传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在一次接见富商沈万三时,就指着桌上的猪蹄问他这是什么。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有心试探,这也无可厚非。可沈万三又是如何回答,保住性命的呢?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幼时家贫,他只能去别人家放牛来谋生。贫寒的家境自是没有条件供他读书了,连基本的温饱能保证都算好的了。
后来他的家乡濠州接连出现的严重旱灾更是让这个贫穷的家庭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熬过了旱灾,濠州又爆发了蝗灾和瘟疫,因为灾害,不到一个月,朱元璋的父母双亲,大哥都相继离世,偌大的家中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二哥,悲痛欲绝的兄弟二人连买棺材安葬亲人的钱都没有。还是邻居看不下去,给了他们几件破衣服和一块地,这才得以让父母兄长入土安息。
为了活命,朱元璋只能和二哥分开,各自谋生。去无可去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成为了那里的一个行童。每天负责烧水洗衣,扫地上香。后来饥荒严重,皇觉寺没了香客们的施舍,也只能将弟子放出去云游化缘。
自此以后,朱元璋便过上了四处流浪乞讨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这三年里,他走过许多地方,见了许多世间冷暖。回到濠州的他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红巾军。元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许多不堪忍受的农民纷纷起义,企图推翻元朝的统治,红巾军就是起义队伍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
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很快就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和独特的军事见解赢得了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注意,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1353年,朱元璋因看不惯军中争权夺势,便回到了家乡,四处募兵。很多人奔着他的名声,纷纷前来投靠他。
凭借着战术和谋略,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身边的得力干将,两人携手拿下了滁州,应天等要地。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不愿意继续辅佐他的子嗣小明王,便自立为王。决心自己单干的朱元璋请来了刘基,康茂才等人才,一边施行仁政,恢复粮产经济,一边兴修水利。
稳定人心,发展经济后,朱元璋一举打败了最大的敌人陈友谅,而后又一统江南。最终于1367年建立了大明。从元人手中夺回了江山。
每个王朝建立之初,都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任命朝臣,修筑皇宫,制定礼法等。作为皇帝,朱元璋虽出生贫寒,但皇宫作为皇帝的尊严,自然也是不敢马虎的。可就是这件事,让朱元璋犯了难:原来明朝刚刚建立,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来修筑皇宫。可皇宫又不得不建,正当朱元璋一筹莫展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他主动提出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他就是沈万三。
沈万三是何许人也呢?原来他是当时富可敌国的商人。祖上就开始经商的他从小就颇有商业头脑,长大后的他又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投资眼光和贸易手段,一跃成为江南最富有的人,整个江南的经济都把握在他一个人手里。
谁会嫌自己钱多呢?沈万三在掌握江南后,又开始将目光放向全国,扩展自己的业务。很快他便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在经济实力得到了满足以后,他又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政治。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且混乱,各路人马纷争不断,在这些人之中,便有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沈万三便慧眼识珠,费劲心思地和朱元璋搭上关系,为朱元璋提供资金支持。在朱元璋登基为帝后,沈万三自然是得到了莫大的荣耀,成为了朱元璋面前的红人。
在成为朱元璋身边的红人后,沈万三一方面感慨自己押对了宝,另一方面自然是喜不自胜,甚至有一些得意忘形,甚至向别人经常夸耀自己的功劳。殊不知这些话一五一十都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皇帝怎么会喜欢功高盖主,得意忘形的臣子呢?
于是朱元璋思来想去,便决定找个机会试探沈万三。正巧沈万三邀请朱元璋参加他的家宴,按理来说,沈万三一介商贾,怎么能请的动皇帝呢?可朱元璋思虑再三还是去了。
宴会之上各种珍馐美馔数不胜数,沈万三为了宴请朱元璋,可谓是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有的都摆了上来,让来人都无可挑剔,赞叹不绝。
正当大家兴致正高时,朱元璋却突然指着一道菜问沈万三是什么。沈万三定睛一看,这可不得了了,朱元璋指的这道菜是猪蹄!
这时候聪明人都看出来了,这是朱元璋在故意刁难敲打沈万三呢。沈万三仔细一想,也明白了。可朱元璋的这个问题实在难答。若直接说是猪蹄,这不是大不敬之罪嘛?沈万三冷汗淋淋,突然脑子一转,便说这是“万三蹄”。
朱元璋听后大笑一声,算是放过了沈万三,打消了心中的疑虑。沈万三见皇帝不再追究,也是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己躲过一劫。
可吃完饭后,劫后余生的沈万三又来了兴致,向朱元璋主动提出,要自掏腰包,拿出百万黄金替朱元璋奖赏三军。这下子他可捅了大麻烦了。朱元璋身为一国皇帝,哪里用的着一个商人教自己怎么做事?朱元璋听后大怒,差点杀了沈万三。多亏马皇后为人善良仁慈,及时劝阻了朱元璋。朱元璋这才没有杀沈万三,而是将他发配去了云南这偏远之地。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是最难猜测的,说不准前一刻还笑脸相迎,下一秒就传达了砍头的旨意。沈万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明明什么错都没有,也没有忤逆反叛之心,却因为说错了话,过于张扬,从富可敌国的商人,变成了发配边疆的囚犯。
由此可见,做人不能太张扬出挑,不然不知什么时候,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招来了杀身之祸。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