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一个让朱棣害怕,一个让姚广孝忌惮
迪丽瓦拉
2025-06-17 13:33:22
0

说起大明王朝,最值得大家讨论的应该就是靖难之役了,虽然靖难之役是老朱家的内斗,但这场由皇族发起的战争却牵连了当时大明王朝的许多人。当然,要说这场战争对哪两个人的命数更改最大,那一定是朱棣和朱允炆这一对叔侄。

这场战争使得藩王朱棣登上皇位,也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被迫落荒而逃。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

皇帝

朱允炆,可以落荒而逃,作为朱允炆的大臣们,他们却不能跟随朱允炆一起离开。

毕竟朱允炆使的是诈死之计,许多大臣只能继续效忠朱棣。那朱允炆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臣子呢?

其实当时朱允炆曾有两位朱元璋留下的能臣,一位让朱棣都害怕,另一位让姚广孝都很忌惮。

01

平安将军

在武将方面最著名的就是这位平安将军了,这位平安将军其实是朱元璋的养子,他的父亲名叫平定,

是跟随著名的战将常遇春的一位勇将。也是因为他的父亲作战英勇,在一次战争中不幸牺牲。

朱元璋一方面是考虑到他父亲的功绩,也是忌惮他父亲在军中的势力,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将一员武将收归自己的麾下。在这样的动机之下,朱元璋收了平安为养子。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身份,平安可以说是跟诸位皇子、皇女一同长大,

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是非同一般。尤其是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与平安之间的关系更是非常要好。

然而即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在后来的靖难之役中,平安也没有投向朱棣,而是作为拥护朱允炆的一员大将,一直坚定的维护着朱元璋的决定。

这也是朱元璋在扶持自己的孙子上位之后,在武将方面留给朱允炆的可以依靠的臣子之一。

虽然平安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但像他这样一直坚定

拥护朱允炆的臣子,实在是太少了。

在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堂而皇之

登上皇位,并为自己的改朝换代,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打出清君侧的口号,以想要清除自己的侄子身侧奸佞之臣为借口,堂而皇之的领兵进入皇宫。

在一番搜索之后,他假意认定朱允炆已经身亡,既然已经没有了皇帝,那朱棣自然就是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选。

于是在众人的拥立之下,朱棣成为了新的皇帝。

这样的举动,在一群大臣眼中虽然有些欲盖弥彰的意思,但大家也都不得

不认

了这个结果。毕竟不管是谁做皇帝,都是朱家的人。

而且朱棣很显然比他的侄子朱允炆更有本事,能够在起兵之后快速平定登堂入室,可见朱棣的能力。

当然,这一群归顺朱棣的大臣中并不包括平安,平安一直不愿归顺朱棣。

而且在靖难之役,大大小小的战争中,

平安曾经作为领兵的军官与朱棣几次交手,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分已经

打的

不剩多少了,

所以在朱棣登位之后,平安甚至以为朱棣会将他赐死。

然而,一方面是平安这个人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将军,在与朱棣的对战之中,朱棣都曾被他

打的

七零八落,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平安作为朱元璋养子的这一身份,实在不允许朱棣在登位之后就贸然杀了他,所以平安在朱棣成王之后,仍然能平平安安的活了下来。

02

文臣卓敬

第2位被朱元璋留下的能臣就是文臣卓敬了。这位臣子也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那就是在朱元璋离世之后,

朱允炆登上皇位,那时朱棣还没有显山露水,朱允炆的削藩计划也只是刚有萌芽。

那时,这位文臣听说朱允炆有削藩的想法之后,就曾对朱允炆说朱棣怀有不成之心。

削藩之举一旦开始,那朱棣必然会举兵造反,这样的预测当时就连朱棣手下的臣子都不一定能够做出。

然而这位能臣却根据种种迹象就这样将未来的历史走向说了出来,所以在朱棣听说他这样的推测之后,也曾十分感慨

的说

,天下文臣之首非卓敬莫属。

卓敬得到了朱棣这样的看重,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也曾对他几次招安,希望他能够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而这位文臣也和武将

平安

一样,一直没有接受朱棣的好意。

其实君与臣的关系一直被古代文人仿照妻子与丈夫的关系来进行表述,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朱棣几次三番对卓敬招安的举动也使当时的宰相姚广孝感到忌惮。

毕竟是得到君王青眼的人,姚广孝在与卓敬往来之中,也看出了卓敬的过人之处,所以他一直谨慎提防着这个人。

卓敬也没有辜负他的提防,一方面,卓敬不愿接受朱棣的好意。

另一方面,朱棣在坐拥皇位之后也逐渐对这些建文留下的臣子失去了耐心

,所以最终这个第一文臣卓敬还是没能施展出自己的能力,仅仅是成为了朱棣朝堂的过客而已。

03

繁华大明

其实从这两个能臣,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自己孙子登上皇位这件事还是很不安心的。正因为不够安心,所以他才为自己的孙子留下了这许多的心腹之臣

,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确实有这个能耐,继承自己的皇位,也有能耐使大明王朝走入繁荣昌盛的局面。

可能是对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过分执着,使得他一直不愿承认自己的四子也能够坐稳皇位。

好在最后历史还是用事实纠正了这个主观意愿的过错,使得大明王朝迎来了几百年的繁荣昌盛局面。

04

结语

总而言之,

朱元璋确实曾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两位能臣,一文一武,他们也确实让朱棣跟当时的宰相姚广孝都十分忌惮,然而到底是朱棣在高位之上。

两位臣子在朱棣之下,所以即使他们确实有能力,也没能真正

做到制约朱棣。可见能力与地位还是要相互匹配,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仅有能力,没有地位,没有施展之所,那也是空有一身本领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文学著作,他的作者罗贯中以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终于写成了...
原创 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书时,每一年都过得慢,小时候总觉得时间慢吞吞,想快点长大;但长大后,却...
原创 为... 鲁迅有许多经典文章,为何接连从教科书里删除了?有5个重要原因 鲁迅是我国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鲁迅也是...
原创 全... 近代中国有三次重要的移民潮,一是“下南洋”,二是“闯关东”,三是“走西口”,移民潮也可以说是华人自主...
原创 5...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55位上将军衔,经过补授,最终总数为57位。这些上将代表了新中国军...
原创 姜... 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喜欢,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可他为何结局那么凄惨?这还是要从头说...
原创 南... 2012年,南京林业大学正在准备修建新校区,而就在施工团队进行施工之时,他们却在地下挖到了一座墓室。...
原创 他... 中国的历史是从来不缺少英雄的,自古以来英雄辈出、豪杰无数,有节侠,有义士,有坚贞不屈的文人,更有震铄...
原创 为... 引言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猛虎行》 在人类文明初期,...
原创 三... 东汉末年,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联手,欲意讨伐董卓,却不曾想被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吕奉先一人所...
原创 强... 1940年2月,晋察冀军区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央的大事,时任军区一分区一支队参谋长杨上堃与侦查科长袁...
原创 被... 自古以来,酒文化都是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之中的,古有曹孟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有李太白:“春风与...
从《隋唐演义》看清初小说家的历... 《隋唐演义》是隋唐历史题材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小说以隋炀帝、唐玄宗的“再世因缘”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隋...
原创 五... 今天的英国,就是将来的美国。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一直被认为是传说的商朝开始展现出它真实的面容...
原创 都... 王莽是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大多人的眼里,王莽就是一个单纯的篡位者。但是在有的人的...
原创 上... 岁月的滤镜悄然开启,一组民国时期的上色老照片,宛如时光使者,带着往昔的温度与故事,从历史的深处款款走...
原创 如...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
古希腊的商业贸易 荷马和赫西俄德最早的文字资料证明,公元前 8 世纪就存在贸易(emporia)和商人(emporoi...
原创 中... 战争必定会产生战俘,也就会产生如何处理战俘的麻烦事。 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最出名的战俘屠杀事件,可能是最...
原创 俄... 【历史】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因为世界自由化的发展,很多国家内部很多地区都闹独立,要自己发展。但是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