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偏爱二儿子朱高煦?为何不改立他为太子?朱高炽有个好儿子
迪丽瓦拉
2025-06-18 14:32:42
0

勉之!世子多疾。---《明史》

这是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啥意思呢?也就是告诉朱高煦,好好努力吧,你大哥世子朱高炽总是生病!

长这么大,没见过这样的父亲,哎!你今天就见到了!朱棣就是这样的父亲,这分明是赤裸裸地暗示有没有?朱高炽总是生病,等于是说朱高炽可能会早死,只要朱高煦好好努力,这个世子之位早晚是他的。

不知道大儿子朱高炽听了这话有多难受(难怪他打算把都城迁回南京),不过二儿子朱高煦却快乐上天了。他认为自己必然是朱棣的继承人,为啥?因为他自认为各方面完胜朱高炽。

一、朱高炽太胖了,朱棣差点放弃了他。

朱高炽这个人咋样呢?一个字:胖!两个字:很胖!六个字:胖得走不动路!

这不是夸张,在《明史》里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明史》

啥意思?朱高炽已经胖到需要两个人搀着往前走,才能不跌倒。我勒个去,如果朱高炽有个一米六的话,那这哥们少说也得300来斤才会这样吧?

这样的朱高炽,你觉得朱棣能看得上吗?但是没办法啊,这小子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喜爱,燕王世子的身份,也是朱元璋亲自给封的。

所以朱棣似乎觉得朱高炽还能抢救一下,于是就敦促朱高炽减肥!朱棣曾经让朱高炽跟自己一起学习骑射,结果朱高炽只搞了两天就累瘫了,搞得好像是所有的马都不愿意让他骑了似的。

运动减不了肥,那就节食好了!朱棣严格限制朱高炽吃饭,每顿饭只能吃个半饱,始终让他有饥饿感。

这可把朱高炽给饿惨了,整天窝在床上捂着肚子打滚。手下人看他太辛苦,只好夜里给朱高炽做夜宵吃。直接导致朱高炽的体重再次飙升。朱棣得知以后,二话不说就把这个给朱高炽做夜宵的厨子给剁了。

折腾了很长时间以后,朱棣实在是累了,因此他也就放弃了给朱高炽减肥的念头。其实人家是易胖体质,哪怕多喝水都有可能发胖,这又能咋整呢?

胖到让人扶着才能走路的地步,你觉得朱棣会心甘情愿地把皇位传给他吗?看看朱高炽,再看看二小子朱高煦,朱棣的心态终于发生了转变。

二、朱高煦前期绝对是朱棣眼中的第一继承人。

原因一、朱高煦是个高富帅。

朱高煦是怎么个形象呢?三个字来形容:高富帅!

虽然是一母同胞所生,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样貌、身材截然不同。这一点儿也不夸张,朱高煦长得高大威猛,而且还很帅气。

这也就算了,他弓马骑射样样精通,在战场上,还是个身先士卒,十分勇敢的猛将。你说朱棣能不看重这孩子嘛!

都是自己亲生的,一个胖得生活不能自理,一个是作战勇猛的高富帅,换做是你,你会怎么选?想都不用想,肯定选后者啊!

原因二、朱棣认为朱高煦类己。

这个原因就很重要了,皇帝们都喜欢像自己的儿子。尤其是那些有宏图大志的皇帝,他们十分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把这份大志向传承下去。

当然了,这只是一厢情愿,一般宏图大志的皇帝,都生不出宏图大志的儿子。为啥?因为比较牛掰的事情,都被老爹干完了,儿子在温床里长大,哪能有老爹那么牛呢?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成祖即位,命将兵往开平。---《明史》

但是这也挡不住老父亲喜欢类己的儿子。朱高煦英勇善战,而且十分机智,这是朱棣觉得他像自己的地方,所以朱棣更加看重朱高煦。再回头看看朱高炽,朱棣捂住了自己的双眼。

原因三、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确立下不少功劳。

按照战功来封赏手下人,这才是一位明君应该做的事情。朱高煦作为朱棣的儿子,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相当惊人了!

朱高煦常年跟随老爹朱棣出征,而且总是自己做先锋。在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带领骑兵击杀了南军都督瞿能父子。朱棣在东昌兵败后,连大将张玉都战死了,眼看着朱棣就要完犊子了。这个时候朱高煦带着一支人马前来,赶走了南军,救出了朱棣。所以说朱高煦对朱棣还有救命之恩。建文四年,朱棣跑到浦口浪,结果被南军再次击败。这下子朱高煦表现的机会又来了,又是他冲到了前线,亲自指挥大军击退了南军。

虽然我们没看到朱高煦的战略水平如何,但是作为先锋大将来说,朱高煦的确十分合格。多次救下朱棣,又立下赫赫战功,你觉得朱棣不会偏袒朱高煦吗?我看绝对会。

总结:为啥最后朱棣还是传位于朱高炽呢?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朱允炆的江山,这本身就是一件违背老爹朱元璋意愿的事情。要是朱元璋在世,非得把朱棣揍一顿不可。

可朱棣却依旧打着朱元璋的旗号,甚至不惜把自己变成嫡子。这么一来事事都要以朱元璋的意愿为先。既然朱允炆是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那让你消失不就好了?朱棣这一招很绝,让人觉得朱允炆没死,那么他就没有弑君的罪名了:你们看,是他自己躲起来不肯做皇帝,那我只能勉为其难做皇帝了。

朱棣也非常讨厌分封制,这是比较可笑的。但是他作为藩王造反,理由就是反对削藩,因为分封制是老爹朱元璋设立的!所以他做皇帝以后,开始对藩王们的权力各种限制,兵权就别想要了,能活着就是好事!

所以朱元璋册封的燕王世子,自然也就成了朱棣很难撼动的角色。要废了他倒不是不行,只是这么做就等于在忤逆朱元璋了!

此外朱高炽虽然胖,可是治理国家还是一把好手,这都是朱棣看在眼里的。再加上朱高炽还有一个高富帅的儿子朱瞻基。有好圣孙在,朱棣也就放弃了易储的想法。

参考资料:《明史》

读明朝的历史,推荐读一读这套无删减版的《明朝那些事儿》,不光有独特的观点,而且语言风趣幽默,是一本好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不是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败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蜀地缺乏优秀的将领。当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勇将都已经年迈时,蜀汉竟无...
原创 董...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艰苦奋斗。在以往一场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原创 战...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春秋...
原创 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想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话说历代帝王最是不喜功高盖主之臣,所以在...
原创 司... 在三国中,最后为什么会是由司马炎去统一三国,而不是由曹操或者刘备呢,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历史才能的人...
原创 中...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勇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雄韬武略,是一个了不起的盖世英雄。他统战中国,侵掠欧洲,南征...
原创 胡... 笔者在前文《黄埔第一军党代表八成多都是共产党员,为啥部队还是姓蒋了?》中提到过胡公冕,他是黄埔第一军...
原创 读... 文/子玉 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来解读,比如,读懂了高欢,也就读懂了北魏末年的乱局。 ...
原创 故... 自古以来,人们对老虎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崇拜。光是当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多年。 ...
原创 赵...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急着北伐除去他自身的私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报...
原创 袁... 看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的地名改动实在太过于频繁,而且接近于乱改、滥改。例如,北京一座城市就...
清初画坛“四王”与“四僧”之比... 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就认为,四王是御用画家,是墨守成规的主流与正统画派,重复僵化,与清代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一目了然啊! 有道明君,绝不会干出轼父篡...
原创 原... 他考中进士,皇帝却因容貌拒绝了他,结果他推翻朝廷自己登基 文/勿忘初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