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迪丽瓦拉
2025-06-19 12:02:19
0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的作品也是流传至今,其优美华丽的作品曾令人记忆犹新,深深的切进人心。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反应了此时期的儿女情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了中华国学的巅峰成就。

由于商纣王的残暴逐渐地失去了民心,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后建立了西周。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分封制下的诸侯拱卫王室,宗法制下有着等级秩序,礼乐制度以及井田制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至此进入到了分裂的东周时期,那么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足以说明了“所谓的天命是靠不住的”。

西周建立

周人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农神因此西周建立后,农官便以“后稷”为名。商朝建立后周成为了商朝的附属国,此后的周人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地便不断地向西北地区进行扩张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有朝一日脱离商朝的掌控。

纣王即位后的商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朝廷内部政治昏暗,统治者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将百姓的生死弃之不顾,社会矛盾也因此不断的激化。

由于得罪了商纣王,周文王被囚禁在商朝的国都,为了羞辱周文王,商纣王将周文王的嫡长子杀死后把他的肉做成肉饼赐给周文王吃下起。此时的周文王并不知情于是吃下了纣王赐给他的食物。

得知此事纣王说道:“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也不知道”。由此可见商纣王的残暴。

周文王得救出来后却得知自己在狱中所食的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为此周文王悔恨不已并且下定决心要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回国后的姬昌一面讨好纣王一面增强自己的实力,可不幸的是周文王没有完成自己的伟业便去世了。周文王去世后,推翻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周武王的肩上。

周武王励精图治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到合适的时机周武王率领联军与商朝十万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此时的商朝十万大军是临时拼凑的,大多都是俘虏并无过多的战斗能力并且纣王的残暴妇孺皆知,推翻商朝的统治已是民心所向,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商纣王得知自己的军队在牧野大败,此时的他深知大势已去,于是商纣王逃到了鹿台,穿上华丽的衣服自焚而亡,随之灭亡的还有商朝的百年基业。战胜而归的周武王建立西周并且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盛典,至此历史也进入到了新的篇章。

“所谓的天命”

西周时期,神是决定一切的存在,这种观点在周王实施礼乐制时将天命观作为了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统治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成为了能否获得上天庇佑的关键。

西周的统治者拓展了自商朝以来单一的对神的信仰,并且强调了地与天二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西周的统治者在秉承这样的观点进行治理国家,但是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当这种观点不在适宜社会潮流的时候,必将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步的时代

周幽王即位后,为了让褒姒开心他上演了荒谬的“烽火戏诸侯”,殊不知周幽王此举正是将濒危的西周彻底地推向了深渊,最终由于犬戎的入侵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却没有人前来搭救。

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东周时期也可以称之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各个诸侯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周王室衰落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摩擦爆发了很多的战争,可见崇尚武力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潮流。反观周王室依然强调因为道德才受命于天,严重的脱离社会现实,从而不断地走向衰弱。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征战胜利者大多都是“无德者”,“有德者”因不得天命而灭亡的也不在少数。春秋时期的周王室依旧相信天命所归,然而此时的诸侯国都在进行变法,以武力实现自身国家的强大,因此周王室才不断地走向没落。

虽然周王室的天命观使得周天子的统治不断地衰落,但是这个天命观在春秋时期被诸子百家重新的进行诠释,被加以了新的内容,从而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原本得以注重统治者自身的道德变为通过道德治理国家。

实施仁政从而得到百姓的支持,失信于天下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护,因此百姓数量的多少成为了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春秋时期是思想发展以及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继承发展了周朝的天命观,孔子认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应该实行仁政,而这就是孔子认为的顺应天命,此后这个国家就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孟子则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强调百姓的作用,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家分晋结束后拉开了战国的序幕,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最终诞生了战国七雄,这些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此时的周王朝跟是形同虚设、哪个国家都不敢得罪,最终被秦国所灭,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秦王嬴政即位亲政后,准备完成秦国历代君王的夙愿,那便是一统天下,为此公元前230年,秦国率先灭亡韩国,并且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逐一击破其他诸侯国。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军攻破赵国的邯郸城,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在王翦之子王贲的攻打下,魏国灭亡。随后王翦斩杀项燕灭亡楚国,荆轲刺秦后失败后秦王嬴政大怒,燕国引火上身很快便被灭亡。

最终诸侯国只剩齐国一国,结局可想而知,兵临城下的秦军齐王不战而降,最终秦王“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天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历史巨轮下的转折与中国的机遇 一、破晓前的风暴:苏联解体的前夜 在历史的洪流中,1991...
原创 4... 韩国三面环海,境内以山地为主,太极旗为本国国旗,国徽由国旗演化而来。国土面积103290平方公里,人...
原创 咸... 前言 当年咸丰帝离世的时候,亲自选择了八个大臣来辅佐未来的皇帝,这八个大臣可以说把握了大清所有的权力...
原创 罕...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的老照片,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去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类社会...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攻克由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他英勇而决绝,没有给荷...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君主建的投降,标志着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的彻底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
原创 唐... 推荐: 《三国机密》:真实的伏寿皇后与汉献帝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组影视里唐朝军队图片) 【作者...
原创 瞿...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隋... 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物和故事。有些是真实的,记录着历史的真相;而...
原创 苏... 1941年,苏联打了史上最丢脸最耻辱的一场战役,死伤了大概70万人,还有65万人被俘虏。德国倾尽全力...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保境安民 钱弘俶) 钱弘俶最近心情...
原创 荀... 前言 在三国演义的历史舞台上,荀彧作为曹操的谋士和得力助手,全心全意辅佐他攻城略地。然而,当曹操想要...
他是刘备错过的最可惜一大将,若... 他本是刘备没能留住的超级猛将,要是当时能把他拉进队伍,那汉中可能就是由他来把守了。而且,五虎上将的名...
原创 提... 从天津到战火纷飞:溥仪与张学良的交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品味。而其中,溥仪与张...
原创 见... 当徐庶还是作为刘备的军师时,曾有一次对刘备这样说过: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后来的刘备倒也算如愿,...
原创 秦... 前言 在中国史上,秦国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六位君主相继登基,各自在位时期...
原创 蜀... 从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到公元263年刘禅打开成都城门,率领文武百官向邓艾投降,蜀汉政权一共存在...
原创 晚...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场景和事件。这些场景和事件生动地展现了过去的生活和文化,让...
原创 隋... 隋唐演义中,大部分好汉都是单打独斗,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成等人,然而却有三个人以组合形式出...
原创 李...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