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难之役时,24位王爷中有几人反对朱棣?数来数去仅4人而已
迪丽瓦拉
2025-06-19 16:02:42
0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次大规模内战,而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正统皇帝朱允炆与起兵闹事的藩王朱棣。一开始,朱允炆拥有全国的资源与兵力,而朱棣只有北平(今北京)这块地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因为朱允炆的仁柔以及身边无大将可用,所以朱棣笑到了最后。按辈分算,朱允炆还得叫朱棣四叔,而参战的部分人也都是亲戚,像徐达的儿子徐辉祖、朱高煦等都是皇亲国戚。

据《明史》记载,朱允炆与朱棣大战之际,总共有24位王爷,其中老四就是燕王朱棣。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并册封儿子朱标为太子,同时还封了一大堆的王爷。朱标活着的时候,其他的儿子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朱标死后就起了波澜。原来朱标死后,其他的儿子就以为朱元璋会在他们之中补位继承人,可朱元璋却按“传嫡传长”的正统思想定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年龄很小,同时又是位喜欢诗书的文人,因此他的上位让其他王爷感到不满,其中以老四朱棣最突出。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朱棣就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后来朱允炆上位后朱棣更加不待见,甚至暗中招兵买马,准备找机会起事。果不其然,后来朱棣借削藩的事情反了,更一路往南打,誓要夺取皇位,而且一点儿情面不留。可朱允炆却面对敌人朱棣依然眷念亲情,更亲口下令“勿伤我叔”。

经过4年的靖难之战,朱棣最终打败了朱允炆,同时成功上位,还成了史上有名的明成祖。由于朱允炆是正统,所以朝廷方占据优势,而朱棣处于劣势。值得一提的是,24位王爷中的大多数人都和朱棣关系不错,所以其中大多数人都向着他,不过也有4人反对朱棣。据《明史》记载,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继任秦王朱尚炳、继任晋王朱济熺这4人都反对朱棣。

不过这4位王爷并非真心向着朱允炆,而是单纯认为朝廷势力大,将来帮助皇帝赢了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可他们却失算了,后来朱允炆连着输,最终丢掉了江山。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朱允炆死守南京城时,负责镇守的谷王朱橞却亲自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了城。由此可见,朱植、朱橞、朱尚炳、朱济熺这4人也只是见风使舵的势力者,关键时刻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毫无是非观可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汤恩比博士是历史领域的奇才,被誉为历史界的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中国文化方面有着高度评价,但对于大多数人...
原创 秦... 历史上啊,有很多神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本事可大了。像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
原创 张... 世人皆知张灵甫骄狂自大,然而再骄狂之人,也有胆怯惧怕的时候。 张灵甫曾在1946年9月间,在一次战斗...
原创 为...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衰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改革本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原创 项... 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可以算得上灭秦第一功臣,如果没有巨鹿之战...
原创 黄... 引言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五虎上将齐名,每一位都是英雄豪杰,其中关羽和黄忠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位。一...
原创 “... 自古朝代末位的君王,多数都是会遭到世人诟病的,如若再加上本身其身上就存在的问题,例如暴政、荒淫等现象...
原创 大... 人民日报、钱江晚报…现在看看你家垫桌脚的说不定就是这些报纸。早些年街道上常有报刊,一个小屋子坐着个正...
原创 蒋... 中华民族延续至今,文物瑰宝数不胜数。它们当中的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而现行的“九大镇国...
原创 曾... 曾预言广岛核爆王仁三郎,临终预言:2030年前,日本有大劫难 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数不胜数,其中一...
原创 方...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看着这样繁荣富强的祖国,我们心中都充满无限自豪。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充满眼...
原创 陈... 一个人的名字有可能会起错,但是他的外号绝对是不会错的。在开国将领中,有很多人都有“外号”,例如王近山...
原创 毛...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大西南的陆续解放,1949年12月,蒋介石只得在无尽的不甘中仓皇败逃台湾。该消息一...
原创 志... 1951年国庆前夕,中央军委派人邀请了志愿军中的功臣赶来北京,预备参加国庆观礼和“群英会” 对于这些...
原创 李... 1971年的一天,刚刚脱离困厄的李达遇见了毛主席,看着曾经的爱将经历了四年的苦难日子,毛主席有点心疼...
原创 史...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超出常理的天灾,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口口相传的...
原创 中... 中国最“仇日”的城市,被日军杀得仅剩36人,现禁止日本进入 在海滨城市大连,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风...
原创 桂... 1940年2月3日,昆仑关失守。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和前敌总指挥陈诚马上变更作战部署,以一部占据要点...
原创 曾... 17世纪中期,沙俄帝国从东欧逐步扩张至北亚,并继续向南延伸其势力范围。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清政府由于种...
原创 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黎玉在30岁那年,已经坐镇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