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未能获胜便英勇壮烈地赴死,英雄泪水满襟。这是杜甫《蜀相》中的一句诗,深刻表达了世人对于诸葛亮北伐未果的叹息。在众人眼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毫不保留地付出一切,最终殒命于此,给后人留下了深思的话题。然而,作为智者的孔明,面对如此艰难的北伐,是否真的怀有着演义中那种神话般的信仰呢?他是否真的坚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使命呢?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实力悬殊是不可忽视的蜀汉失去荆州后,仅剩下狭小的益州一地,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诸葛亮北伐的对手曹魏占有司冀等9州之地,人口数较之蜀汉多出三至四倍(曹魏近400万,而蜀汉亡国时人口仅有90万)。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军事实力,曹魏都远远强大于蜀汉。诸葛亮深知对手的强大,魏明帝和司马懿都是出色的谋略家。司马懿老谋深算,执行魏明帝“坚壁拒守,削弱其锋,迫使其无法进攻,退无法与我战斗,长久停滞导致粮草耗尽,最终必然撤退,撤退后我追击,取得全胜”的拒蜀战略。这一战略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拖垮诸葛亮,使蜀军无法利用野战消耗魏军兵力,只能在粮草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无奈退军。
以攻为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选择北伐,并非是真的自信可以光复蜀地,而是深刻理解一个道理:“我知道我们伐贼的时候是弱小的,敌人是强大的,但是如果不去伐贼,国家也会灭亡,只能坐等死亡,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简单来说,如果蜀汉政权不北伐,那么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诸葛亮对四川地区的军事地理形势了解透彻,明白汉高祖那样通过巴蜀入侵关中、统一中原的机会极为罕见。
天府之国带来的更多是公孙述与刘璋一样的结局。因此,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略,并希望通过此举获得发展的机会。因为从长远来看,强大的曹魏必然要发动进攻蜀汉。蜀汉与其坐等敌国进攻,不如主动进攻,削弱对手,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续命之机诸葛亮内心的真实想法从他的进军方略中可窥一斑。在五次北伐中,诸葛亮有三次选择走祁山大道,采取先占领陇右来削弱曹魏的军事力量和人口土地,从而扩张蜀汉政权的战略空间。陇右地处西北高原,一旦蜀汉控制陇右,就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进而虎视关中平原,退而可以掩护蜀汉的门户汉中。
诸葛亮放弃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选择“安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的战略方针,并非因为他过于保守,实际上是因为他承受不起如此大的风险。王夫之在后世的眼光如炬,他认为诸葛亮“明白魏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灭亡,而且蜀汉的君主也不能指望凭一小片土地就能光复王业。他出兵北伐,是为了攻击对方,实际上是一种防御。”魏延的战略是曹操式的,他的战略并没有错,因为如果等到有十足的胜算才出兵,战机早已失去,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但诸葛亮这位资产持有者的本金实在是太少,玩不起这么大的盘面。
总体来看,诸葛亮的北伐并非为了光复蜀地,而是为了拓宽蜀国的战略空间。他维持对关中的高强度军事压力,是为了让曹魏不敢轻视,也是为了让蜀汉军民不会因为时间的拖延而失去战意。尽管他心里早就明白北伐的前景,但他仍然为了延续蜀汉的国运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