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危难见人品:陈独秀儿子陈延年被杀,胡适和吴稚晖都做了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8-19 04:32:58
0

1927年7月,陈独秀的大儿子,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在上海受尽酷刑折磨后,被残忍杀害。

如果从大的历史背景下来看,这固然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但这期间,如果没有蒋介石的铁杆亲信,陈独秀的故交,那个叫吴稚晖的国民党元老,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写信告密、蓄意加害,事情的走向或许不致如此。

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并没有完备的法律程序和条文,人的生死就在掌权者一念之间,甚至是某人一句话的事。

得知陈延年被捕后,吴稚晖立马给当时上海警备司令部司令杨虎写了一封信:

“今日闻尊处捕获陈独秀之子延年,不觉称快。先生真天人!如此之巨憝就逮,佩贺之至。陈延年之恃智肆恶,过于其父百倍。所有今日共党之巨头,若李立三,若蔡鹤孙(注:蔡和森),若罗亦农,皆陈延年在法国所造成。彼在中国之势力地位,恐与其父相埒,盖不出面于国民党之巨魁,尤属恶中之恶!上海彼党失之,必如失一长城。故此人审判已定,必当宣布罪状,明正典刑……”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

你仔细看看这封信,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戾气冲天!

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深的忌惮恐惧和恶意挑拨撺掇,哪里还顾及自己文化名流、国民党元老的脸面,哪里还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能说出的话?

何况,陈延年是他老朋友陈独秀之子,平日里亲热地叫他伯伯,是那样一个富有才华、以身许国的年轻革命者。

我们看一个人如何,看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和表现。

陈延年的被捕,也牵动了另一个人的心。

这个人叫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鼎鼎大名。

胡适跟陈独秀因《新青年》结缘相识,经陈独秀推荐,在北大共事,成为好朋友,共同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二人因性格、经历和信仰不同,思想上逐渐有了分歧,也有过激烈的言语争论。

但君子之交和而不同。追求不一样,也不至于暗下黑手。

陈独秀和胡适,都称得上一时人杰,尽管人各有志,政见不同,但二人始终对对方有着尊重和情谊。

陈独秀天生慷慨激昂、绝不妥协的性格,再加上时局的动荡黑暗,处境的艰难危险可想而知。他曾有过数次入狱的经历,每逢此时,胡适都会施以援手。

这一次,听说这个故人之子身陷囹圄、处境危险,胡适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他没有顾忌对这个年轻的革命者出手相助,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而是想着怎样才能像以前救出陈独秀一样,将陈延年从狱中解救出来。

胡适应该有很多考虑,但最后找到了吴稚晖。照常理推测下来,理由大概有这么几个:

吴稚晖是陈独秀的老朋友,相识甚早、交情颇深;吴稚晖跟陈延陈乔年兄弟很熟悉,早年还曾送兄弟两个到法国勤工俭学,兄弟俩一直亲热地叫他伯伯;吴稚晖是当时文化界名流,有一定影响力;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跟蒋介石走得很近,蒋对他的话还是很听信的。

胡适自以为考虑周全,应该是觉得,找吴稚晖出手搭救更有胜算。

但文人的天真与理想主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人心的歹毒龌龊与阴狠算计下,显得如此无力。

这一次,胡适还是失算了。

世间没有人能开上帝视角,胡适也不能。

之后,陈延年被杀的消息传来!

吴稚晖的心理有多强大,这样一封充满谄媚、血腥和丑恶的信,他不仅是写了,而且,还在陈延年牺牲后,刊登在那一年7月5日的上海知名报纸——《申报》上。

要有多无耻,才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那是个混乱的年代,妖魔可以遍地横行。

难怪他被人送外号“疯狗师爷”!

所谓的文化名人,那么多年的书,算是白读了。

自此之后,任他吴稚晖如何洗白,任他如何自视才高、睥睨四方,这封信,都将他永远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不知当年的胡适,事后看到吴稚晖写给上海警备司令部司令杨虎的那封信,内心会有何感想?

1928年2月27日,陈延年遇害7个月后。

胡适给吴稚晖写了一封信。

他说:“七月初我在杭州读先生与杨虎一书论陈延年的案子,我认为先生盛德之累,中心耿耿,不能释然。”

胡适以他一贯温文有礼的风格,含蓄讽刺了吴稚晖以如此名望和身份,推波助澜,蓄意加害陈延年的卑劣小人行径。

看来,时间过去,血迹难洗。胡适始终不能忘记那个惨死的热血青年,那么富有理想的晚生后辈。

而胡适这个人,尽管也有人说他立场有问题,不是坚定的革命者。但那是被时代裹挟的身不由己,我们在此不议。对于他的为人,人们一向的评价是:温厚平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刘渊自称为汉天子,建国并征战中原时,西晋的衰落和压力骤增终于达到了顶点。残余的晋军在匈奴的攻势下溃...
原创 论... 隋朝是一个富强但速亡的朝代,但隋朝的短命并不能影响隋朝的强大。事实上,隋朝在很多方面是强于唐朝的,它...
原创 李... 说起李世民大家对他的印象那是十分的熟悉啊!就是它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从自己的父亲手中夺取了政权。虽然从...
原创 看... 文/寂寞的红酒 苏联和美国是二战后的两大超级强国。凭借雄厚的国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和美国进行了长...
原创 北... 南朝是宋齐梁陈的更替,是军权更替和叛乱四起的交织,相比之下,北朝更加的混乱一些,无他,领土更大,实力...
原创 刘... 细说刘备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仁义之君”还是占到了大多数。 论出身,刘备是魏蜀吴三国创立者中最低的一...
原创 铁... 延和元年(432年),太武帝正式下诏讨伐北燕,消息传到和龙(龙城),刚刚即位的冯弘不淡定了。 在出兵...
原创 国... 匹夫之勇者,武功也;万人敌者,兵法也;灭国策略者,阳谋大势也! 唐朝时,是中华文化最巅峰时代,大唐在...
原创 三... 说起三国时期的智谋高手,大家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诸葛亮。然而,我们对于诸葛亮的很多了解来源于《三国演义...
原创 周... 在三国乱世,本就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那个年代挥洒属于自己的青春。 提起英雄豪...
这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没在李世... 如果谈到中国历史上相对活跃的时期,隋唐时代绝对有其重要性。 动荡的时代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和谋士,秦...
原创 司... 刘备辛苦打拼一辈子,创下蜀汉江山。他临终时,把后事全权委托诸葛亮,放心地闭眼而去。诸葛亮固然是天下奇...
原创 三... 红颜,指女子艳丽的容貌。可加上祸水以后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美女的出现会贻误整个国家。 在中国...
原创 春... #历史开讲# 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家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以忠...
原创 大... 这一集之前先讲讲辩证法: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也有偶然。 大汉朝400多年历史中,有两位皇帝是偶然,一...
原创 三... 荆州作为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割据一方的诸侯肯定会对其垂涎三尺,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提到:“荆州...
原创 华... 虽曹操被称为“乱世奸雄”但曹操对人才极为渴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是最为贴切的证明,关羽也是他...
原创 司... 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昭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身为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智勇双全的司马师的弟弟...
原创 刘... 英布造反后,刘邦想到能够替他征伐英布的人唯有太子刘盈。 这年,刘盈已经十六岁了,让他上前线去见识见...
原创 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01 建安十二年刘备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引三顾茅庐于隆中,请得诸葛亮出山,这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