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盟军打败德国后,丘吉尔为何被英国选民抛弃,鱼离开了水
迪丽瓦拉
2024-04-23 06:02:35
0

原标题:二战盟军打败德国后,丘吉尔为何被英国选民抛弃,鱼离开了水

二战期间,名人辈出。其中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并在战争中率领英军孤军奋战,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不仅如此,丘吉尔的铁嘴演讲和V字手势还成为了盟军胜利的象征。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被称为二战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在德国投降以后,在连任英国首相的竞选中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艾德礼,结果出来,不仅丘吉尔万分震惊,外界舆论也大跌眼睛。那么,被大多数人看好的丘吉尔,为何没有用二战胜利的果实换来首相宝座呢?

丘吉尔加入战时内阁并出任首相,完全是战局所限,虽然他有超强的感染力和领导才能,却缺乏对英国民众沟通的群众基础

1936年,第三帝国开始向外扩张,此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不仅没有对德国违背《凡尔赛和约》的行为提出制约,反而和法国一起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绥靖政策,目的就是梦想用德国的经济发展来偿还前期的高额战争赔款。

面对英法的妥协,丘吉尔迅速站出来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绥靖政策的害处并引起人们的注意。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后,张伯伦被迫宣布对德宣战,随即又邀请丘吉尔加入内阁并再度出任英国海军大臣。但随后英军在德军打击下,没有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张伯伦在下院质询中提出辞呈。

丘吉尔正是在这个危局下接手英国首相职务,在他眼里,如何率领英军打败德国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依靠自身外交和演讲的优势与美苏搞好关系,并与法国结成同盟。

但丘吉尔在渴望胜利的激情中,却忽视了群众基础的重要。他把工党领袖艾德礼请进了内阁,他在前方冲锋陷阵,艾德礼在后方默默耕耘,他带领英军在前线浴血奋战,艾德礼在后方笼络民心。深受战火苦难的民众早已对战争万分痛恶,和平和安稳的生活成为他们最大的希望。

英军在二战中所表现的不尽人意,完全凭丘吉尔一己硬撑,虽然也打过几场硬仗,却在战场上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不可否认的是,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对轴心国的强硬姿态是可圈可点的,正因为他的态度决定了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可能。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英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在北非战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英军的殖民地都被轴心国打得支离破碎,英军不是撤退就是投降。

但丘吉尔在任上也做了几件大事。首先是当他得知法国要投降德国后,迅速作出从法国撤回英军的决定,虽然这个发电机计划促使33万英军成功撤离敦刻尔克,却也给英军留下了打不赢德军的口实。其次是面对德国的空袭,英国经济实力有限,为了取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丘吉尔冒险来到美国,促使了美国的租借法案出台,不仅将英国在海外的基地交给美国,还从美国贷款了大量的军火装备,从而赢得了大不列颠战争的胜利。

再次。丘吉尔重用蒙哥马利终于在北非打败了隆美尔,为换了三位军长的英军第8军换回了面子。而让他最为自豪的当属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守住了航线,为盟军战略物资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说英军在二战中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却没有美苏军队的荣光。这不仅在于丘吉尔过分依赖美军的强势介入欧洲事务,也在于他对美苏占领德国后对英国带来的忧虑。因此,当盟军打败德国后,英国的地位只能屈居其次,甚至到德国抢占战利品的机会都没有。

德国投降后,丘吉尔活跃在胜利的光环里,他希望继续保持英国强势地位,却与民众想过上安稳的生活背道而驰

作为个人领导才能,丘吉尔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国领袖,丘吉尔却败走了一次麦城。当盟军登陆欧洲后,英国议会就开始酝酿首相竞选的事,但丘吉尔并不想从军事胜利上抽出精力,他仍然主张要对日作战胜利后再谈竞选的事。而此时,英国上下都在考虑如何重建经济,让人民更好地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而不是把精力再放到海外去与日军作战。

1945年5月23日,德国投降后的半个月,丘吉尔递交了辞呈,并组建了看守政府。从这时起,作为保守党的领袖他与工党的艾德礼已经从同事成为了竞争对手。但丘吉尔眼里只看到了胜利的喜悦,却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丘吉尔在竞选中有三个方面的失误。一是在竞选中,他过于张扬。开着专列有时还坐着敞篷汽车到处游说拉票,他这种显赫张扬的做法与艾德里的低调出行形成了鲜明对比。与丘吉尔相反,艾德礼外出参加竞选,他既不带竞选班子也不带记者伴随,就让夫人开着一辆旧汽车,两人周游全国,所到之处又谦虚听取选民意见,谦和的态度马上吸引了众多选民。

第二是在竞选中,丘吉尔把艾德礼和工党作为攻击对象,无疑引起了选民及工党支持者的反感。而艾德礼并没针锋相对,以一种温和的态度来反击他,从而在民众中又多得一分。

第三,丘吉尔对自己在二战中的成绩沾沾自喜,自信满满。不仅他个人对自己连任信心百倍,保守党也把所有希望押在他身上,除此之外,丘吉尔还妄图用外界舆论来帮他宣传造势。这还不算,在选举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他居然把艾德礼带到波茨坦开会,一幅势在必得的样子。

1945年7月26日中午,满心欢喜的丘吉尔等来了选举的结果,艾德礼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英国首相,丘吉尔悲痛万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当然,丘吉尔不愧为二战三巨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痛定思痛吸取教训,终于在1951年的首相大选中重新连任,不得不说,这是他实至名归应有的结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巨人之战》

精彩推荐:二战盟军霸王行动,艾森豪威尔如何平衡相互关系,成功登陆诺曼底

二战苏军T-34坦克称霸战场,为何前期研发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二战苏德战争,苏德两军组建的御林军,为何都成为战场上的精锐

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为何隆美尔信心不足,手下有一批凑数士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女将秦良玉,如何力挫皇太极吓傻张献忠? 公元1629年,秦良玉接到命令,率兵奔赴北京阻击皇太极的突袭...
原创 明... 皇帝姓朱和老百姓杀猪吃猪肉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两者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古代,这确实是关系...
原创 把... 如果说从制度上为曹操上位而铺路的大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董昭了。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他被推举为孝...
原创 回... 在明代历史上,除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将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一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外,还有一个著名政...
原创 抗... 1910年一群革命志士设计暗杀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但因为行动泄密这群革命志士中有不少人被捕。其中一...
原创 1... 1691年,13岁雍正与那拉氏大婚,洞房花烛夜俩人正挽着胳膊喝交杯酒,雍正扭头见陪嫁女秀美,非要3个...
原创 “... “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是千古奇冤还是罪有应得?明朝的袁崇焕,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
原创 年... 说年羹尧4大特点,第一特点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屠杀江夏镇不留一人,连妇孺也不放过;第二大特点是贪财...
原创 1... 1843年,道光传召曾国藩,见他衣服打着补丁,遂大怒。岂料,曾国藩却说,每年俸禄只有129两,实在太...
原创 从... 引言 “逆袭人生”,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意为在逆境中取得成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原创 回... 【我虽姓钱,可我不爱钱!】 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艾跃进教授曾经有一段关于“富过三代”的演讲,...
原创 西... 01 古龙在《大人物》里写道: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 望见诸侯带着滚滚烟尘,从四面八方集...
原创 大... 一、从河东薛氏说起 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
原创 1... 1900年,65岁慈禧一份诏书单挑所有列强。8天后,她慌了,立马拟电报想通电各省勤王。不料,电报被盛...
原创 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瞎扯一下,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男女通吃的风流史。 武则天称帝,女权主义成了唐朝...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模... 隋炀帝杨广是史书上著名的昏君暴君,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隋炀帝的优点,即使有,史官也加了主观定论:全是...
原创 巴... 公元626年夏,太白经天,昼见长庚,“天下革、民更王”的谶语让皇宫里的大唐皇帝李渊惴惴不安。这时候太...
翔子:考古界元老早就做出震撼论... 近年来,关于黄帝及其家族的起源地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认为,黄...
原创 隆...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是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后,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大姓。 慈禧太后是她的姑母,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