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八百年:最长皇朝到底有什么“长寿基因”?
迪丽瓦拉
2024-04-23 17:33:48
0

原标题:周朝八百年:最长皇朝到底有什么“长寿基因”?

西岐凤鸣开周运,封国八百泽绵长。

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寿命最长,那要数八百年老字号大周王朝莫属。

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往往都会相当的惨烈。唯有这个大周王朝,它是单纯的自然死亡,它的领土在八百年的时间里,一点点地丢失干净,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洛阳城,寿终正寝。

你说这不就是自然死亡吗?在他前面的夏朝商朝,再到后面的秦汉,这些偌大帝国哪个不是在短时间内轰然倒塌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大周王朝的长寿基因。

关于这一点在历史上有一个神秘的观点,传说当年周文王在渭水之滨请姜太公出山,姜太公让周文王拉车,文王拉了八百步,预示着大周江山八百年。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只能敬而远之了。但是,夏商周秦,作为当年大禹治水四大部落的后人,分别在之后的2000年时间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又不得不让人相信,冥冥之中似有天命。让人扑朔迷离啊!

那么大周八百年,是天命还是人为呢?古代的人包括周人,都相信这是天命,但是我觉得在这里都发挥更多作用的还是人力的因素。

王国维

三千年前的大变局

民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政治文化之变,莫剧于殷周之际。

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李鸿章也曾经说过:吾国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王国维所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剧烈变革的古今之变,稍微了解一点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两个时代之间的转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那么这句话的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在三千年前还有一场跟古今之变一样剧烈的变革,往前推三千年,正是殷周之变。

这一次历史变革有个重大转变——分封制被重新定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就是因为周人从商纣王的身上吸取了严重的教训。王权天然独断,总是想要把一切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可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和文化传播的限制,君王没有那么多的直属官僚管理那么多的人,只能把人委派给贵族管理。

说得透彻点当时地多人少,人口并不稠密,交通并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一个聚居地的生产剩余只能供养一家文化人,那这家人就是管理该地的贵族,那中央能把生产剩余收上来,供养一家听话的文化人,让他们去管理吗?

不行,人口稀疏导致交通成本很高,中央与地方发生政令传输物资交流都需要高成本。最好的办法是自治,自治贵族肯定就不那么听话了。后来人口稠密生产发达,情况就不同了,以前在一条道路上只有中央跟地方两人,收一次税的交通成本都由双方平摊,现在不一样了,路上有100个聚居地,平均成本自然大大降低。

回归正题,贵族天生跟皇权是竞争关系,纯粹是零和博弈游戏。那么王就没有办法跳过贵族直接管这么多人吗?

有人试过。商纣王就是这么干的。他不相信贵族,把战争掠夺来的人口进行直接管理,牧野之战的时候,他不就是搞出了一支奴隶军团吗?管理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人越多越没战斗力。至于商纣王管理不善的结果,没谁比周人看得更清楚了。

条件不成熟,直接搞暴力集权是不现实的。必须分封,各族的奴隶各自管好。但是一种社会制度,必须要有一种相应的文化来解释,同时一种政治制度可以被很多种文化解释,说得通就可以至于是不是真理不重要。

所以制度变革就一定会伴随着思想改革。最主要的改革领域就体现在天命观上面,以前的世界天然就处于分封制,部族们各过各的。

商朝要跟他们发生关系就搞出一套说法:天命降于商族。上天让我们商族去欺负你们,你们要认命。

可周人说:天命降于周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种族歧视。

以前天命是靠拜神取来,谁拜神最卖力谁就有天命,神明垂青最虔诚的信徒,这不是也说得通吗?那时是用人献祭,相当血腥。

周人说那是不对的,应该是以德配天,谁有德行谁就有天命,上天眷顾有德行的人,这也说得通,上天总不能眷顾无德的人吧。从此鬼神祭祀退出历史舞台,礼乐制度取而代之。

礼乐制度说白了也很简单:大周保护大家现有利益格局永远不变,丞相的儿子就算不识字也是丞相,将军的儿子就算提不动刀也是将军,绝不允许出现后来者居上,有能者居之。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们能不鼓掌吗?这可是天大的“德行”啊!这王位非周人莫属。

根植于人性的利益纽带

当社会上的人都被卷入了这套意识形态里。就算有个别的野心家的内心深处不相信这一套,可是禁不住社会上的人都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在这套意识形态体系里头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护自己的利益。

谁要是把这套体系的核心机制给毁灭了,那就是宣告这套体系终结,以前的游戏规则不算数了,社会上那些利益失去法理保障的人,一定会把你活生生给撕了。所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随便拎出一个都能轻松地把大周干掉,可是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为这些人哪怕明明是靠违背礼乐制度上位的,可当他们攒下偌大家业的时候,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也会皈依周王朝的这套规则,为自己的利益能延续千秋万代找依据。当然舍不得杀那个有名无实的周天子啦。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周皇朝虽然并没有像秦汉隋唐那样拥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物质控制力,但却荣获长寿冠军,因为人家靠的是软文化,这个文化构建的利益关系是如此的强大。

之所以是大秦灭了大周并不是偶然,山东六国贵族势力庞大,他们都用得着周天子那套老古董给自己背书。唯有秦国变法彻底,铲除了旧贵族,追求有能者上,无能者免,秦法不允许国人功成名就后构建利益护城河的行为出现。所以也只有秦才能灭周。

周人之后再无礼乐

后来的朝代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在王朝衰落后还能延续个三十年就算得上是祖坟冒青烟了。

比如到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名存实亡到220年曹魏代汉彻底灭亡。为什么他们没有像大周皇朝那样,衰落后还能苟延残喘500年?难道他们的皇帝不是处在意识形态的中心地带吗?

两回事,周秦之变,是两套系统迭代。游戏规则全变了。后来的改朝换代只是系统更新而已。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周的系统里头,贵族是主力,他们每个家族都是坐地虎,都是从远古传下来的贵族,祖上往上数100代都是贵族,他们说贵者恒贵你能反驳吗?这是礼乐制度存在最大的基础,一套思想能否施行,无关它是不是真理,但必须要说得过去,不能被事实打脸。

比如后来的大汉是平民时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刘邦一个混混做得我就做不得?大汉是无法搞礼乐制度的,不然他根本解释不了刘邦是怎么回事.

魏晋南北朝是人类贵族的世家大族坐台,有了一些搞礼乐制度的条件。东晋司马家五百年世家,虽然从开国皇帝开始就是傀儡,却依然四平八稳活一百多年,期间许多意图篡位者都被世家自动干翻,游戏规则颇类周朝。

后来刘裕忍不住偷腥坏了规矩,结果宋齐梁陈跟走马灯一样换,没有一个能活过东晋。至于后来的朝代世家贵族早就没了,自然玩不转礼乐制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历史往往由小人物改写:从李自成到王君廓的命运启示 在历史长卷中,我们常把目光聚焦于帝王将相,却忽略...
北宋河湟之役的建立陇右都护府,... 北宋的西北边疆:陇右都护府与周边政权的博弈 引言 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强盛的王朝都怀有开疆拓土的雄...
原创 张... 三国名将张郃的传奇人生 张郃最初在黄巾起义时投军报国,成为韩馥麾下的军司马,参与平叛。当韩馥让出冀州...
原创 刘... 东汉初年,宫廷中曾发生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轶事。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后,对朝中一位德才兼备的大臣...
原创 明... 明朝有位皇帝因为体型特殊而闻名,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孙、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朱高...
原创 朱... 朱元璋的草根逆袭:从农民到皇帝的另类赏赐之道 出身贫寒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这位从放牛...
原创 孙... 孙吴阵营中能与许褚激战百回合的猛将是谁?细数这五位虎将,其中三人还曾击退过关羽!提到东吴将领,或许有...
原创 墙... 长城存废之争:一道城墙背后的文明密码 当辛亥革命的炮火终结了清王朝的统治,一股破旧立新的思潮席卷全...
北宋号称八十万禁军,当时的宫廷... 一、北宋的军事体系与禁军建设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中央禁军和地方厢军。其中,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控的精...
原创 福... 中国航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美国舆论场酸味十足 我国最新型航母福建舰近日成功完成三机同时电磁弹射测试...
原创 从... 【三国风云录:袁绍的崛起与陨落】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袁绍曾是最耀眼的明星。在建安五年(20...
蔡瑁和张允在赤壁之前被曹操处死... 【历史故事】赤壁之战: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经典战役 公元208年的长江之畔,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大战正...
原创 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三岁登基,却在懵懂无知中匆匆退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
原创 南... 【改写版:南宋与蒙古的恩怨纠葛:从联手灭金到兵戎相见】 13世纪初,面对北方强敌金国的威胁,南宋与...
原创 隋... 隋唐乱世中的盖世英雄 隋唐交替之际,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在这烽火连天的年代,涌现出无数令人热血沸腾...
曹魏最悲催的武将,地位极高却不... 在三国鼎立的时代,曹魏无疑是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与蜀汉和东吴相比,曹魏在人才储备上占据绝对优势,无论...
原创 三... 三国故事中,董卓之死是吕布所为,但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李肃。这位曾成功劝说吕布杀...
原创 朱... 明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沉浮人生 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是明朝开国时期的重要谋臣。他自幼聪慧好学...
原创 朱... 三筐稻谷定生死:朱元璋的另类殿试与刘伯温的惊心预言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放牛娃逆袭为开国皇帝的传奇人...
原创 元... 元朝艺术:草原与中原的文化交融 在中国历史长卷中,元朝(1271-1368年)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