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装电视剧请注意,上奏折这事儿可不是哪个朝代都有的
迪丽瓦拉
2025-06-25 13:33:33
0

在上至南北朝,下至明清的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起码一半会有大臣给皇帝上奏折或皇帝看奏折的桥段。无论是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还是京城某大臣偷偷娶了十三个老婆,只要有人给皇帝写一封奏折,皇帝就全都知道了。

这些电视剧没有夸大奏折的作用。但同样是上奏折的桥段,放在一些电视剧里就没有问题,放在另一些电视剧里,就是严重的不符合史实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

奏折制度,是在清代才出现的。

清红漆皮奏折匣故宫博物院藏

长30cm,宽15cm,高6.8cm

没想到吧!(图自故宫淘宝)

清代之前的明代,官员有事情上报皇帝,有题本和奏本两种文书可供选择。公事使用题本,私事使用奏本。清朝建立以后,起初是承袭明代制度,采用题本和奏本并行的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首先,公事与私事的界线是什么呢?比如说,大臣A最近受到皇帝赏识,官位连升三级,想写一封公文向皇帝谢恩。那么他该选用题本还是奏本?

有人说:官员升迁是人事变动,属于公事,应该用题本!

有人说:给皇帝谢恩是你和皇帝之间的私事,应该用奏本!

于是,官员们在选用章奏文书的形式时,便常常出错。

其次,即使各位官员都大公无私,一律采用题本向皇帝报告纯公事,官员的报告也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地方官员所上题本,先送通政使司,由通政使司转送内阁。中央官员的题本,直接送到内阁。

明代内阁大堂所在院落,现为中国紫禁城学会所在地

到了内阁,要先将题本的到达日期、是谁写的等信息登记好,再由内阁官员读一遍题本,看看语句通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并根据题本内容给出初步建议的处理意见,附在题本后面。之后再登记一遍,才能呈送皇帝批阅。

经过这么多环节,一封来自地方的题本,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送到皇帝手中。试想:某地三月开始闹饥荒,直到五月皇帝才知道这件事情;等到皇帝做出赈灾批示,再送回地方,早就来不及了……

另外,如果大臣A与大臣B有仇,看了大臣B的题本后,故意把题本扔在内阁的秘密角落,就是不给皇帝看,那么大臣B也只能苦苦守候……

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清代的康熙皇帝发明了一种新的公文制度——奏折制度。

清雍正“直隶摊丁入亩”奏折

奏折制度又称密折制度。在大臣撰写第一道奏折之前,皇帝会把撰写人叫到面前亲自训勉,并交给他一个奏折匣。匣子上有两道锁,钥匙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本人持有。

有了这个御赐的匣子,大臣就可以不定期地将一些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写成折子装入密匣,直接送交宫中的内奏事处,由皇帝亲自拆阅。可以说,这是皇帝给予自己信任的官员的“殊荣”。

奏折匣上的“奏”字

对奏折上写的事情,皇帝如果有指示或者意见,就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再重新密封,发还给原奏人。奏折上的内容除君臣二人外,无人知晓。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可谓既快速又保密。

保密是密折的基本特性。在奏折制度刚刚出现的康熙年间,康熙帝曾在江宁织造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爷爷)的奏折上批示:“明春联欲南方走走,未分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

曹寅画像

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两朝,统治者继续完善奏折制度,内容包括:扩大具折言事的官员范围,让更多的中央、地方官员呈递奏折;完善奏折呈递制度,严防大臣与内奏事处的人员勾结;鼓励官员在奏折中直抒胸臆,详细说明各项事务情况,等等。

通过奏折制度,清代皇帝建立起遍布全国的情报网络。各自独立、彼此隔绝的信息收集和传送渠道,可以相互比较印证,有利于防止错误信息的误导。通过奏折专递、折匣封装,减少转呈环节等措施,信息可以秘密传送,皇帝的行政效率也提高了。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奏折制度毕竟是为强化君主权力服务的。因此,君主制度固有的一些缺陷,必然会在奏折制度上有所体现。

例如:有权使用奏折的人,或为皇帝亲信,或为朝廷内外大臣。而最为了解民情民意和政策得失的下层官员,反而没有奏折使用权,是非常讽刺的一件事情。

另外,奏折制度实际上削弱了各级官员的权势,一封封密折上记载的事情,最终都需要皇帝处理,使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一律向皇帝集中。

如果碰上了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奏折制度可以说是皇帝成功的垫脚石。如果它为昏君、暴君所用,产生的恶劣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黄河文化焕发新活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大力保护...
原创 什... 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一块约9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藏南——一个淡漠在公众视野的中国固有领土。 有...
原创 原... 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逼迫唐高宗李渊禅位,李世民造了李渊的反,以...
原创 《... 作者:安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一部《越女剑》,这便是陪伴众多70、80、90后...
《黄埔军校史(1924-192...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广东...
让更多文物“浮出水面”(编辑手...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工作时间受限等原因,相较陆地考古,水下考古对能力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要掌握潜水等基...
忽必烈有位非常贤德的皇后察必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元世祖忽必烈的后宫中,有一位温柔贤淑的皇后,她的名字叫察必。察必皇后来自弘吉剌部...
原创 吾... 现代人都崇拜韩信,说他是兵仙战神,历史前三的名将,对于他的谋反更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是功高震主,被刘...
原创 嬴... 前言 嬴姓,源远流长,其后代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将领,而其中白起和李牧更是堪称战功赫赫的良将。然而,这两...
冬夜围炉,慢酌温酒 | 节气博...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从古籍《月令...
秦始皇暴毙之谜:千古一帝究竟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去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他的死亡至今仍...
原创 圆... 圆明园:“十二兽”已回归8尊,剩余的在什么地方? 说起圆明园,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最早之前我...
原创 八... 八路军旅长下令处死政委,警卫员擅自抗命:你快走吧,我不杀你 “把他拉到后院枪毙了!” 1945年4月...
辽宁“三阳开泰”话朝阳 | 宝... 编者按 近期,辽宁沈阳、辽阳、朝阳三座名为“阳”的城市在网上“刷屏”,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原创 他... 在革命年代,我军有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早年间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位,他毕业于黄埔军...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国军在天津仅仅坚持29个小...
雍正帝的登基之谜:篡位还是合法... 雍正帝的即位历来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围绕着他是否篡改康熙遗诏的问题,学界和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康熙帝...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皇帝见多识广,可第一次接触巧克力时却被搞懵了。 这份从西方传来的“稀罕...
原创 原... 顺治帝:清军入关第一个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一种说法是得天花死了,一种说法是出家当和尚了,还有最近一...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曾泽生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回顾那段激荡的岁月,人们常...